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我發現旅程中有一項挑戰—安排購物點或遊樂園。
讓孩子購買潮牌衣物或在遊樂園裡衝鋒陷陣,成為一件大事。孩子似乎難以融入大自然的節奏。
記得那年盛夏,日本的氣溫逼近38度。孩子寧可選擇在遊覽車上吹冷氣,也不願頂著烈日到訪難得一遊的合掌村。
「多可惜啊!」我在心中發出驚歎號。
但回想年輕時的自己,不也如此?
當年我也愛購物勝於看風景,
總急著尋找購物點,在片刻的寧靜裡感到不安。
孩子,不過是複製了那個曾經的我。
百貨商場裡擁擠的人潮,讓我思索——
為什麼人們如此迷戀購物?
心理學家說,購物的快感,來自「掌控」與「獎賞」,
年輕人追尋及時快感,
購物的步驟「挑選、結帳、擁有」,使大腦分泌快樂多巴胺,完全符合年輕人需求。
大部分的孩子需要實質被看見、被滿足,
而大自然的風景太安靜,他們難以體會。
也許得等到經歷千帆,人才能懂得在風景中微笑與感動。
我早已不再計畫要去「買什麼」,反而更期待「能感受到什麼」。
雖然我仍會走進商店逛逛,也偶爾採購可愛的小玩意兒,
不過,那只是旅程中的點綴。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無聲山水中,找到我的感動與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