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影評】明月幾時有

許鞍華堪稱將哀愁導入堅毅、將中國人性格鋪陳至生活哲學、再將文學高度引入細膩的影像流動之操影手。
哭點大概有130個,正好跟此片的分鐘長度一樣。 許鞍華對於家庭細節這種天底下最微不足道但卻最重要的事的描寫真的爐火純青,那似乎也帶出了一個家庭的世界通則:兒女們為理想投身入危險的廣大世界中,但父母總會在身後默默地為他們擔心---許鞍華將葉德嫻的背影放在鏡頭的正中間,陽光灑進,看得出來她正等著女兒回來,我想光是這一個鏡頭就可以在書上寫出不下500字的文學描述;這正是許鞍華這麼一個堅持自我、默默耕耘的溫柔女性之溫情創作。 有稍具娛樂性的刺激感、緊張度,有許式生活描寫,有外表冷靜到爆但內心澎湃洶湧的愛情,甚至連色調跟運鏡還有構圖都媲美王家衛的呈現,非常豐富。
日本侵華,但又孺慕中華文化---但見錦榮的日本長官,一心向錦榮學習中華文化,此即第一層矛盾;在漸漸學習到更多文化精髓後,旋即以對待俘虜的方式要求錦榮作詩,此即其第二層矛盾(我們也可從錦榮的表情得知他對於這種屈辱的憤怒及忍耐);在片中結尾,錦榮助華之事敗露,日本長官氣急敗壞,此時我們才藉由日本長官口中的「這是我跟你的事。」得知:他需要的是個朋友(但誰會在被那樣的對待和愛國情懷裡跟他真心交朋友?),此即第三層矛盾;所以錦榮的拒絕,其實是贏了,但他走出門後的槍聲,是否代表了錦榮的死亡?不得而知。 這是本片其中一段耐人尋味的細膩情感。
亂世出風骨、盛世滿敗德。
以時間的推移作為情感醚味的發酵累積,實令人跟著激動,我們要說片中的三角愛情到底誰對誰錯?似乎完全沒有個答案,那是那個時代的逼迫;但在那個時代,他們卻活出了自己的風骨。
除卻唯一的一次不成熟的爆破動畫,本片所有的服裝、背景、生活小物、時代氛圍都做得令人讚嘆,那些牆壁上的斑駁、看得出歲月痕跡的茶壺,除了讓人一頭栽入那氛圍裡,也讓觀眾認同本片所有的考究之努力。
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方姑的表姊結婚,那些中國傳統的繁文縟節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下看來,不免讓人有嚴重的矛盾感(遵循傳統與迎合現實),那也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看來,似乎是無謂且多餘的,那份矛盾的確是吸引人。
此片描述香港抗日,但音樂卻是由久石讓所做,值得一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