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媽媽,我想自己過馬路

【育兒】 媽媽,我想自己過馬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兒剛滿5歲半。昨天傍晚,從女兒嫲嫲家接回女兒,乘輕鐵回家。

下車時,女兒在月台說:「媽媽,我想自己過馬路。」

忙著出閘的我,有點不解地問了一句:「為什麼呀?」

女兒即刻睜大眼睛,發出一點亮光,有點兒興奮地說:「因為我大個啦,我升(幼稚園)高班啦!」

望著女兒期待的眼神,我問:「你想怎樣自己過馬路呀?」

其實輕鐵月台和我們家屋苑只是相隔著兩條輕鐵路軌,小童大約十步就可以走過對面。輕鐵在路軌行走,不算頻繁,且能輕易看見,所以這段馬路不算危險。

女兒答:「你不用拖著我手過馬路,我會自己過!」

我微笑點了一下頭,但是心裏有一點兒難過。

從女兒自己走路開始,每次過馬路或紅綠燈,我們都會叫她和我們或身邊長輩拖著手過,以免發生危險。現在寶貝女兒卻說不要媽媽手拖著過馬路,令我覺得我們手拖手時的溫暖仿佛正在心頭徐徐飄散遠去。我努力跑上去,追趕著那遠去的溫度,但捉不到,也留不住。

一家人手拖手是溫馨的回憶,溫暖我們內心,幫助我們面對日後的大挑戰!

一家人手拖手是溫馨的回憶,溫暖我們內心,幫助我們面對日後的大挑戰!

不過,我知道女兒這個要求是認真的,這要求對女兒是重要的,是她長大的見證。

一如以往,在安全及時間許可的情況下,我會讓女兒作出嘗試,更何況這是她主動提出的要求。

所以,在馬路前,我克制著自己不去拖女兒,只是問她過馬路前要怎樣做。

她答我:「要看看兩邊有沒有車行駛過來。」

我們一起左望望右望望,兩邊沒有輕鐵駛近。

然後,我們並排著一起走過馬路,回家去。

女兒在屋苑內,連跑帶跳地走回家,我慢慢地走在後面。望著她漸漸遠去的小身影,我感慨著女兒長大得這麼快,既捨不得但又欣慰她的成長。

毋忘初衷,寶貝女兒,願你繼續健康快樂成長!

後記:

我曾經在育兒路上迷失,但我現在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風格的媽媽,我的女兒需要我們怎樣去幫助她成長。這要多謝朋友送我的一本關於《卡爾威特的早期成功教育》的書籍,日後有機會再詳談這本書如何幫助我掌握0~6歲教育關鍵期,及協助女兒的幼兒早期發展。

博客來找不到《卡爾威特的早期成功教育》,只找到以下相似的書籍供大家參考。

卡爾威特精華全解讀:哈佛天才教育經典,19世紀德國原著精選&21世紀專家導讀,最適合華人父母的潛能開發實踐書

最近閱讀了以下這本書,和自己的育兒理念頗有共鳴。不過,有時我覺得自己不但是慢養,更是放養,因為很多時候都會順著女兒的意願,例如去遊樂場玩甚麼,挑選餐廳吃飯等。當然,女兒犯了錯,我還是會指出她過失,更正她的行為及思想。

慢養:用等待和陪伴,教出開朗從容的孩子

延伸閱讀 :

專題系列:


avatar-img
Emma的沙龍
60會員
158內容數
2019年開始,我決定以「極簡生活」及「零廢棄生活」為目標,並努力在生活中減廢,達至簡單生活。 現時未能做到極簡主義者,但我追求簡單生活,以及一個容易打理的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香港政府今年4月又派發消費券,這一次每位本地市民總共可以領取5千元。 隨著消費券的派發,再加上香港的疫情緩和,感染人數由高峰時期的2萬七千多宗,減至現在的三千多宗,市民逐漸放下戒心,開始外出消費。 相信在得到消費券後,更多的市民願意外出消費,振興經濟。
丈夫工作的公司有快篩試劑,所以他一直有留意本地市場上各個牌子的銷售價,他可謂見證著這些試劑如何坐了一遍雲霄飛車。
香港政府今年4月又派發消費券,這一次每位本地市民總共可以領取5千元。 隨著消費券的派發,再加上香港的疫情緩和,感染人數由高峰時期的2萬七千多宗,減至現在的三千多宗,市民逐漸放下戒心,開始外出消費。 相信在得到消費券後,更多的市民願意外出消費,振興經濟。
丈夫工作的公司有快篩試劑,所以他一直有留意本地市場上各個牌子的銷售價,他可謂見證著這些試劑如何坐了一遍雲霄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