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日曜日式散步者」 --- 風車詩社歷史風華,文學映象光影重現!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我為了看靜物閉上眼睛…
夢中誕生的奇蹟
轉動的桃色的甘美…」 ---《日曜日式散步者》楊熾昌,1933年
在Giloo x 方格子「寫字的模樣」線上文學影展影片中,看了這部2016年9月14日曾在台北、台南與高雄上映的文學紀錄片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由導演黃亞歷執導,以1930年代台南「風車詩社」四位詩人楊熾昌、林永修、李張瑞與張良典為主題的實驗紀錄長片。片中主角們身處在日據時期的台灣,歷經了台灣光復後的228歷史事件,他們的命運,在歷史的大洪流中隨波起伏,感謝導演與幕後團隊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去蒐集整理當年的資訊,然後以獨特的文學映像手法,重現了這些曾在時間長河中湮沒,罕為人知的歷史與創作,為後代的人們保存了珍貴的紀錄。

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帶領觀眾回溯20世紀初1930年代,日治時期下的台灣,1933年由台南文人自發組織的詩人社團「風車詩社」,當時「風車詩社」主要參加同仁,一共有七位,包括了4位出生於台南,學習不同專業的台人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與張良典,以及3位日人尚梶鐵平、戶田房子與岸麗子,點出了台灣文學詩人在兼容並蓄西洋文學與日本文學後,創新寫下屬於台灣特有的詩作文學作品。
「風車詩社」是日據時期,台灣的現代文學詩人團體,更是台灣出現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當年取名為「風車」詩社,原因有三:
(一)受法國名劇場「風車」之影響;
(二)台南七股一帶鹽田常有一架架風車,頗為嚮往;
(三)認為台灣詩壇已走投無路,需要像風車一樣吹送一種新的風氣。
在台灣文學史上,特別是本土文學脈絡中的重要性上,具有極為獨特的歷史意義,卻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中,超過半個世紀,直到近20年才為後人所挖掘,「風車詩社」當中有兩位詩人李張瑞與張良典,曾遭受228 事件波及入獄後一死一傷,這段記憶,也成了家屬後輩心中永遠的傷痛。
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主要是採用其中四位台灣詩人的眼光,透過他們的詩作、日記與生平,一窺當時台灣詩人身處荒謬年代的日常生活與命運動盪,導演黃亞歷以前所未見兼據文學史實與電影藝術美學手法拍攝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從2015年8月在台南首映後,在國內外影展屢屢獲得肯定,一路屢創佳績。
★ 2015 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 DOX:AWARD 主競賽
★ 2016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首獎
★ 2016 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最佳聲音設計獎
★ 2016 鹿特丹國際影展「未來之光」單元
★ 2016 第 18 屆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前衛類型」競賽單元
★ 2016 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先驅競賽」單元
★ 2016 韓國第 17 屆全州國際影展「視界大觀:光譜」單元
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m8I9fZcdY
<電影本事>
1930年代,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近四十年後,進入了穩定的同化階段。於此時期,台灣出現了最早引介超現實主義的文學詩人團體 ─ 「風車詩社」。

「風車詩社」反映了二十世紀從西方(尤其是法國)到日本,再傳遞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折射出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之後,亞洲文藝創作者面對與回應在地及世界的態度與方式。

現代主義文學的前衛浪潮,究竟為當年年輕的台灣詩人,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異國文化的接收,究竟是一種純粹的想像? 又或是從紮根的土壤上所混合出的全新植種?生活在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透過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留下了什麼問題供後人反思?
先來介紹片中四位詩人的生平與創作,再來聊聊看過紀錄片的感受。
楊熾昌(1908 ~ 1994)
本名楊熾昌,筆名水蔭萍、南潤、島亞夫、柳原橋等。1908年11月29日出生於台南市,詩人、新聞人,台灣文學界引進現代主義的先驅人物。
父親楊宜綠為當時的台南名士,號蓬萊客,曾與連雅堂、陳瘦雲重振「浪吟詩社」。
1924年考入臺南州第二中學,於此時大量閱讀日本、歐美、法國文學作品,並開始發表文學創作於校刊及「台南新報」上。
1930年赴日本東京文化學院留學,攻讀日本文學,課餘之暇常於喫茶店流連,並結識不少藝文人士,浸淫於西洋現代文藝的時代氛圍。其間常有詩作發表在「椎の木」、「神戶詩人」、「詩學」等日本刊物。
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日文詩集「熱帶魚」。
1931年因父重病返臺,後受聘於「臺南新報」。
1933年與林永修、李張瑞、張良典共同組織「風車」詩社,並發行「風車詩誌」雜誌,倡導超現實主義詩風,別於當時盛行的現實主義風格。
1934年「風車」停刊之後文學創作有消沉跡象。
1935年12月報考「台灣日日新報」記者獲錄用,而後長年任職於報社,1938年加入西川滿主導的日本詩會台灣支會及1939年成立的台灣詩人協會(1940年改組為台灣文藝家協會,發行機關誌「文藝台灣」)
1937年發表<薔薇的皮膚>,獲得「台灣日日新報」小說首獎。
1939年加入「台灣詩人協會」。
1941年台灣詩人協會改組,成立台灣文藝家協會,楊加入並於其會誌「文藝台灣」發表作品。光復後,仍繼續從事新聞記者工作,並曾任職臺南市文獻委員。
1947年二二八事件蒙冤入獄。出獄後轉任「公論報」台南分社主任。
1952年詩人李張瑞被捕後,楊辭職並封筆。
1953年任職於台南扶輪社和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等單位。
1978年與詩人羊子喬首度接觸重出文壇,並獲「鹽分地帶文藝營」所頒贈的台灣新文學特別貢獻獎,終獲文壇肯定。
1994年因病逝於台南新樓醫院,享年86歲。
林永修(1914 ~ 1944)
本名林永修,筆名林修二、南山修,1914年生於台南縣麻豆,為麻豆名門林家子弟,與詩人張良典為台南第一中學校同級生,中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中,主要是新詩,小品文亦多。作品多投稿於「台南新報」、「台灣新聞」,赴日期間作品除發表於校刊「三田文學」、同仁雜誌「四季」之外,也常在台灣新聞媒體,「台南新報」、「台灣新聞」、「台灣日日新報」上刊載。
其創作風格傾向於日本「四季」派詩,「寄物陳思」,藉物來寄託內面的情緒 (如孤獨感、喪失感,嗜好捕捉追憶情緒,運用象徵主義的感覺(色彩、香味、聽覺),來表現心靈感受與精神氣氛。
1923年,9歲入麻豆公學校
1925年,11歲考入以日童為主的麻豆小學校。
1934年,20歲赴日留學,就讀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英文科,師學西脇順三郎。
1935年楊熾昌(水蔭萍)組織現代派第一個詩社「風車詩社」,林修二成為最年輕詩社同仁,開始大量創作,大學受超現實主義詩人西脇順三郎啟迪影響,詩風為明亮情感的抒發。
1940年 因罹患結核病無法留日就業,返回台灣靜養;6月18日,與相識一年的熊本人原妙子女士結婚,育有一子。
1944年卒於台南,享年30歲。
李張瑞(1912年-1952年)

本名李張瑞,筆名利野蒼,1912年10月27日出生於台南關廟。台南縣關廟人,關廟公學校畢業,後全家隨著在糖廠工作的父親居住於車路墘糖廠。
與楊熾昌為台南第二中學同級生,接觸了接觸諸多西洋文學作品,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之「在斯旺家那邊」(山內義雄譯)、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等等,1931年赴日留學,日本農業大學肄業。返台後,因工作關係,住居台南新化,長年任職於嘉南大圳水利會。
他是風車詩社的代表者之一,其詩富有鄉土氣息、同情弱者。作品發表於《台南新報》、《台灣新文學》、《台灣新聞》等報刊雜誌。
1931年,赴日就讀東京農業大學。
1933年,東京農業大學專科二年肄業返台,成為風車詩社創社社員,筆名為利野蒼。
1934年12月23日,與王玉嬌結婚。
1935年12月,任職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灌溉技師。
1947年7月,任職水利局斗六工程處灌溉副工程師。
1949年1月,組織讀書會,會員約15人,會員合資購買雜誌閱讀。同年6月,因經費不足,讀書會解散。同年9月,讀書會的成員蘇榮生加入匪諜組織。
1952年1月11日,因蘇榮生案被牽連而被逮捕入獄,原判決有期徒刑15年,12月30日,李張瑞卻遭槍決冤死,年僅40歲。
張良典(1915年 ~ 2014)
本名張良典,筆名丘英二、椿翠葉,台南縣仁德鄉人,台北醫專畢業,行醫為業。由於父親工作於車路墘糖廠(今仁德糖廠),從小居住於糖廠宿舍。
就讀台南第一中學校期間與林永修認識,早在高中時期,就開始以詩歌為主的文學創作,常向《台南新報》等報刊投寄詩稿,中學畢業之後,順利考入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
作品不多,以詩為主,以散文詩的方式寫成,受感傷派萩原朔太郎作品影響,帶有強烈感傷的鄉愁情緒。
1935年秋與楊熾昌、李張瑞、林修二等人共創風車詩社,發行《風車詩刊》。此後詩風,頗受超現實主義影響,他用日文創作,詩作散見於《台灣文藝》、《台灣新聞》、《台南新報》等報刊。主要作品有〈秋雨〉(1935)、〈鄉愁之冬〉(1935)、〈孤獨〉(1935)、〈沒有星星的夜晚〉(1935)等。
詩歌〈鄉愁之冬〉原載1935年《台灣文藝》第二卷第六號,表達了一個流浪者尋找心靈棲身處的渴望和哀婉之情。丘英二的詩作大多以散文詩形式寫成,在當時的台灣頗具新意。
戰後曾遭二二八事件波及,入獄數月,之後在台南市大同路開設「良典醫院」,2014年過世,享壽100歲。
了解了四位詩人一生成長與學習背景與詩作後,再來回顧「風車詩社」,1933年十月出刊「風車詩誌」第一輯,僅發行75本,到第四輯後即停刊。然而風車詩社的同仁們並未因此停止創作,繼續於各大報刊發表文章。

「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導演黃亞歷,在紀錄片中,以充滿詩意與藝術美學的獨特映像與文學旁敘手法,包括了過感性的日文旁白配音,類舞台劇的簡約場景,輔以演員復古的妝髮服裝、道具與光影映像,重現了當年「風車詩社」詩人們的家庭與創作的過程,反映出20世紀初,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先到日本、再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也引領觀眾跟著片中場景與敘述,回顧了台灣在日治中期、皇民化運動、國民政府來台與二二八事件的歷史過程,緬懷當年這些成長於日據時期的台灣詩人現代文學創作者,如何以流暢的日文創作寫詩,藉由他們筆下的詩作,留下了台灣日據時期中後歷史文學的見證與美學。
這些詩化感人的復古圖文影像,對映冷冽的歷史真實新聞片,細細描摹了當年「風車詩社」四位詩人林永修、楊熾昌、李張瑞與張良典,身處西方文化對於戰前東亞文藝的影響中,如何憑藉筆下的力量,創造出日治時期台灣文壇的獨特樣貌,觀眾在充滿擬相與超現實的暗喻中,感受了那個年代「風車詩社」詩夢人生,在大洪流中所經歷的人生悲歡與無奈。
文學紀錄片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全片影像風格充滿藝術感,可以感受導演與製作團隊,從拍攝前的田野調查準備作業開始,就花費了巨大的考證與心力,還要克服日文、法文等異國語言的隔閤,特別是屬於詩作文字翻譯上特有的美感、文字韻角與風格,才能在正式拍攝時,精準地還原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氛圍。
片中的演員除了少數幾位,都是以不露面只聞其聲的方式出現,但透過那些細膩的道具、考究的服裝與場景的美術設計,也讓人彷彿走回了日據時代時光的甬道,感受了那個年代人們,所經歷大時代戰爭無情摧殘的身心痛楚,與以文字創作寄情抒發己身的黯然隱密感觸。
在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長達近3小時的片長,一開場是充滿詩作文字的幽靜美感,後來隨著時勢變化,歷史發展急轉直下,不僅成功地重現了那個年代詩人的創作實境,也透過真假影像交錯穿插中,娓娓道出「風車詩社」詩人們穿梭在日本異族統治時期,與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掀起的228事件歷史中的創作艱難與心境輾轉,讓人看過在殷羨那些美好的詩作文字之餘,又不免對於歷史的捉弄感到無限的欷噓。
日曜日式散步者 Le Moulin
類 型:紀錄片
出 品 國:台灣
片 長:2時50分鐘
上映日期:
2016.09.14 台北|國賓長春、光點台北、喜樂時代
2016.10.14 台南|國賓、高雄|IN89 駁二
字 幕:中 / 英 Mandarin / English Subtitles
語 言:日語 / 中文 Japanese / Chinese
出 品:本木工作室/ 目宿媒體
製 作:本木工作室/正派映像
監 製:閻鴻亞
導 演:黃亞歷
紀錄人物:
1930年代台南「風車詩社」四位詩人楊熾昌、林永修、李張瑞與張良典
製片統籌:黃亞歷 張紋佩
田野調查:黃亞歷 張紋佩 周志美
製 片:黃亞歷 張紋佩 張明浩
製作協力:郭亮吟
文學顧問:呂興昌 和田博文 劉紀蕙 陳允元 方婉禎 黃建銘
日本協力 :小川道幸
日文翻譯: 戴開成 黃莉惠 黃意晴
日文文獻翻譯:楊雨樵 林貞嫻 鄭曉蘭 方婉禎 陳允元 彭善豪 周佳吟
法文翻譯: 張懿德 蔡宛璇 楊雨樵
演 出:
楊熾昌(水蔭萍)由梁俊文飾演
李張瑞(利野蒼)由李銘偉飾演
林修二由沈君石/沈華良飾演
張良典由何裕天飾演
老人由戴吾明飾演
林妙子由陳必綺飾演
女人由鄭宜府飾演
日本女人由周佳吟飾演
老年妙子由范竹華飾演
福井敬一由彭思逢飾演
太田利一由鄭偉宏飾演
相館師傅由沈青羽飾演
特高警察由杜逸帆飾演
妙子父由沈青羽飾演
小慶由林谷謙飾演
女僕由陳恩甄飾演
女給由李怡穎飾演
中國官兵由王聖一、李慕恩與黃琮徽飾演
<拍攝期製作>
製片/副導: 黃丹琪
執行製片: 郭潔渝 林君翰
內景攝影: 蔡維隆
外景攝影: 黃亞歷 蔡維隆
燈 光: 葉明廣
美術指導: 張軼峰
剪 輯: 黃亞歷
聲音設計: 黃亞歷 澎葉生
同步配音: 胡旭嵩 周柏超
場景設計: 廖音喬
道具(平面設計):劉邑琳
道具(雕塑): 董明晉 張書瑋 曾俊豪
道具(餐飲): 卓淑娟 林碧花
唱片顧問: 李坤城
服裝設計: 陳必綺
服妝助理: 游雅鈞 張可芸
梳 化: 李怡穎
和服指導: Yukari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引用自《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電影官方粉絲團FB 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pg/lemoulin1933/photos/?ref=page_internal ),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本木工作室與正派映像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m8I9fZcdY),版權歸屬本木工作室/正派映像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8會員
526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輕煙跟你聊聊 的其他內容
「你總是知道,一如過往…」  《痛苦與榮耀》(Dolor y gloria/ Pain and Glory)全片拍得行雲流水,劇本轉折極為高明,從小處見細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扇智慧之門,只有遇到了對的心靈導師,才得以真正開啟。  生命來來去去,來日並不方長,圍繞在身邊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並非理所當然,  電梯上上下下...
 從鄉下奔波到台北,她闖蕩演藝圈的試鏡人生,  像極了那一列直駛而去的台鐵列車與北捷,  在看到盡頭的光明之前,要先穿過暗黑冰冷的隧道,  從神智不清、絕望、心碎、覺醒,到放
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末期,戰爭孤兒漂與信淪為奴隸, 卻不喪志從小苦練劍法武藝,期盼有朝一日能成為威震沙場的大將軍; 果然因緣際會,因同父異母兄弟鬩牆,慘遭政變流王的少年秦王贏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知人知面不知心,當「愛」偏離了正軌,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  一場暗夜的人妻謀殺案背後,牽扯出三對夫妻的人性愛恨糾葛,  誰是真兇? 誰是真愛? 誰又是真正的受害者呢?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鄉村音樂三個和弦,就能唱出最真實的感受,  但真實的人生,並不像三個和弦那樣地簡單。  她擁有清亮厚實的嗓音,快慢歌都能輕鬆駕御, 育有一子一女卻因故入獄,服獄期間全賴母
「你總是知道,一如過往…」  《痛苦與榮耀》(Dolor y gloria/ Pain and Glory)全片拍得行雲流水,劇本轉折極為高明,從小處見細膩...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扇智慧之門,只有遇到了對的心靈導師,才得以真正開啟。  生命來來去去,來日並不方長,圍繞在身邊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並非理所當然,  電梯上上下下...
 從鄉下奔波到台北,她闖蕩演藝圈的試鏡人生,  像極了那一列直駛而去的台鐵列車與北捷,  在看到盡頭的光明之前,要先穿過暗黑冰冷的隧道,  從神智不清、絕望、心碎、覺醒,到放
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末期,戰爭孤兒漂與信淪為奴隸, 卻不喪志從小苦練劍法武藝,期盼有朝一日能成為威震沙場的大將軍; 果然因緣際會,因同父異母兄弟鬩牆,慘遭政變流王的少年秦王贏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知人知面不知心,當「愛」偏離了正軌,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  一場暗夜的人妻謀殺案背後,牽扯出三對夫妻的人性愛恨糾葛,  誰是真兇? 誰是真愛? 誰又是真正的受害者呢?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鄉村音樂三個和弦,就能唱出最真實的感受,  但真實的人生,並不像三個和弦那樣地簡單。  她擁有清亮厚實的嗓音,快慢歌都能輕鬆駕御, 育有一子一女卻因故入獄,服獄期間全賴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艋舺謀殺事件》故事敘述日本明治年間,台灣特務巡查池中光,與報社記者花野艷雄在萬華散步發牢騷時,無意間在龍山寺的水池裡發現屍體。而著手展開調查,而沒想到幕後牽動一連傳日本、中國與台灣人之間的爭議和事件。這是一部1898年,連在在台灣報刊上的犯罪小說,也是目前台灣已知最早的犯罪作品,但作者卻身份不明。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艋舺謀殺事件》故事敘述日本明治年間,台灣特務巡查池中光,與報社記者花野艷雄在萬華散步發牢騷時,無意間在龍山寺的水池裡發現屍體。而著手展開調查,而沒想到幕後牽動一連傳日本、中國與台灣人之間的爭議和事件。這是一部1898年,連在在台灣報刊上的犯罪小說,也是目前台灣已知最早的犯罪作品,但作者卻身份不明。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