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先說好的地方,這部非常好下飯,輕鬆熱鬧,沒有什麼太嚴肅的議題,太令人糾結的沈重情緒和張力,就是連兒子早逝這部分都處理得非常軟,悲傷都在嘻嘻哈哈中的打鬧中帶過,雖然偶爾提到,但都不是本劇的重點,不像韓劇「鬼媽媽」,一位新手媽媽的逝去,悲傷和眼淚集集逆流成河,令人每集都哭腫眼,也許這樣的調性很「台灣」,也很適合作為在疫情中,喘一口氣的調劑。
不輪轉也不講究的台南腔 整體主調輕鬆緩慢,畢竟有四十集,出場角色非常多,多數角色算是有切中一些台灣特色,令人會心一笑,但是對於台北人要強行講台語,而且講得不夠道地,就令人出戲,例如小鷗的閨密大美跟她用台語對話,都有點生澀和尷尬。珍賀齋一家台南兒女的台語也滿勉強,兒女間的對話硬用台語也是有點不自然,台南腔也沒有特別強調,不知道台南人看了有什麼想法?雖然看到後來,習慣了也是一笑帶過,但是一開始追時,的確是一個卡點。
綜藝式的卡通笑料 個人不愛為搞笑而搞笑的情節,例如什麼騎機車飛起來,三兄弟來店裡鬧,扮鬼搞怪嚇三兄弟,太過誇張的手法有時會讓人物塑造看起來卡通而膚淺,笑料應該是要來自個性和情境的衝突,生活事件碰撞產生的情節,荒謬但又不脫現實,例如美劇「生活大爆炸」不同角色產生的火花,這部劇中偶爾也有這樣的花火,但是大多是太刻意的笑點,反而有點考驗耐性,很想跳過這些插科打諢、不痛不癢的情節。
專業劇呈現過於鬆散 這部劇主要是要講傳統漢餅的特色和沒落,但是卻又沒真正讓人看到漢餅的專業內容和傳統文化的內涵,只有看到身為老店資深師傅的發貴亂敲烘焙器材,要不然就是搞笑、賣情懷,很好的題材卻沒有深入挖掘,表現漢餅文化深刻的一面,小鷗帶發貴去吃西式烘焙,發貴卻顯得興趣缺缺,能酸就酸,滿心只想把妹,實在不像一個熱情專業的烘培師傅應有的素養。節目中烘焙的漢餅也不夠精緻,有一集大型祝壽用的紅龜粿,卻作得像素人作品,看不出台南老餅店的底蘊和火候,連彩香老闆娘都烤不出像樣的麵糰,全部人都靠發貴,也難怪這樣「鬆」的餅店會沒落。
老年心境詮釋到位 晚年喪夫的彩香(鍾欣凌飾)失去生活重心,兒女們也都無心經營餅店,她到兒女家中生活,如同無根的浮萍,不受重視,處處委屈求全,這一段流浪記是全劇中我最喜歡的部分,也是最能反眏現實的橋段。彩香想要依賴兒女,沒想到兒女們都只想從她身上拿錢,她的生活品質都要靠著其他人的施捨,對她最重視和尊重的人,反而都是「外人」,小鷗還給她賣餅的錢,發貴想要把餅店作起來,一哥對她情意綿綿,帶彩香去檢查身體、去玩、去購物,真心地為她考慮,而不再以自己的兒女和孫子作重心,她才發現自己的人生還很長,依賴別人的日子,真的很難過下去。
另外兩位很不錯的角色是一哥和上雲,一哥流利道地的台語,高腰褲打扮,對彩香一往情深的模樣,雖然偶爾誇張,但是本土務農阿伯的形象,俗又有力,算是成功的角色。上雲姑姑雖然專業部分勉強過關,但是她對發貴的情感和壓抑的表演,有時也令人感到心疼,希望對封閉生活圈中,中年女性的情感描寫,能有更多的發揮。大美後來的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對姊妹阿莎力的付出,還有一點任勞任怨的無奈,也是滿可愛的表現。
維持基本盤的主角 沒提到兩位年輕主角,發貴跟小鷗的愛情,因為完全可以預期,沒什麼可看性,兩個人的表演算是本色演出,女主角就是個正格的台灣女孩,很聰明有主見,但是心地軟,又有點呆萌,至少比她在「彼岸之嫁」的演出自然生動多了。發貴也有演出那種台灣直男的靦腆和生澀感,雖然他喜歡小鷗,但是又受傳統觀念所囿,不夠有自信,所以不敢表白,內心卻還默默希望女性主動,想當被動的愛人,等待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咳咳,這種的,老實說令人滿煩躁的。
唉…這部劇主要是來看婆婆的啊!還是把焦點放回婆婆身上吧!一哥跟彩香的愛情才是值的敲碗的一對。
台灣很多傳統父母受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所苦,對兒女又愛又疼、又心煩的矛盾情節,不時上演,受折磨的往往不止自己,還有身邊關心自己的人,人永遠只能過自己的人生,兒女有兒女的人生,有自己的承擔和磨練,把自己照顧好,永遠是最重要的課題。 #台劇 #2020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