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書籍】倒風內海 第五、六章

    第五章是「貿易隊」,西元1627-28年,這章描述了麻豆社的特使貿易隊前往大員堡的經過,主要描述路上遇到另一個西拉雅族群赤嵌社的經過。
    這章描述了沙喃一行人第一次見到漢人的耕作方式,很明顯的與前一章提到的火耕不同,最大的差異是土地的利用。火耕是在收成後放火將田地裡的植物燒光,這些殘渣就會成為下一次種植的肥料,但這樣的轉換有限,所以一塊田地燒過幾次後就沒辦法再種作物了。但是漢人利用翻土將土地深層的養分翻出來,並且收成後的殘枝也會被埋進土裡腐敗形成養分儲存起來,形成一種長期循環的方式。而這樣的農耕方式要點就在於土要翻得夠深,但西拉雅人單純利用木棍等等的翻土並沒有這樣的效果,而漢人利用牛來耕耘才達成這樣的耕作方式。這也是沙喃等人第一次見到牛。也顯示了漢人利用牛等動物當作勞力,比西拉雅人還在使用人力為主的生產方式有效率。在這裡沙喃遇到了一個赤嵌社族人叫大羅皆,他在以後的故事地位也很重,而從他的介紹中,也看出了當外來文化入侵,與自身文化產生碰撞時的矛盾景象。大羅皆象徵了想要吸收外來文化的進步派,而長老們則是對改變產生不安,並有些許反抗意識的保守派。赤嵌一位戰士對沙喃說的話很有趣:「把力量強大的火槍與鋼刀抵住你脖子,雙手又捧上誘人的財寶,你要選擇臣服或是反抗?赤嵌社是不得已的,朋友,別步上我們的後塵。」
    這章另一個重點是講到了荷蘭人開始帶著天主修士下鄉傳道。比起物質體制上的文化入侵,這種宗教心靈式的文化入侵或許更值得注意,因為這是從心理思想開始的同化過程,歐洲在大航海時代散布全球各地殖民時總會帶著傳教士,散播宗教思想,畢竟各地原住民的原生信仰通常衍生自祖先流傳下來的生活方式,而當轉向信仰其他宗教時,可能也會開始遺忘或放棄原有的傳統,並且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進而達成從內而外的同化。而天主教義強烈的排他性,與西拉雅人傳統信仰的衝突,在後續章節也一直被提起。
    第六章是「鯨骨之海」,時間接續上一章,繼續描述麻豆貿易隊前往大員堡的旅程,以及抵達大員堡後在市集上發生的小小衝突,帶出了郭懷一這號人物。
    這章一開始大羅皆就向沙楠等人介紹了荷蘭人正在赤嵌這邊興建第二座城堡,也就是現在知名的赤嵌樓,當時興建的目的是與熱蘭遮城,也就是安平古堡,相呼應,保護荷蘭人的基地。赤嵌樓後來成為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的商業中心。而進入熱蘭遮城時,沙喃等人也感嘆著不斷湧入的荷蘭人、漢人,壓縮了原先居住此地的大員社人的生活空間。也導致了一些原住民與外來人之間的衝突,像沙喃到黑市進行交易時遇見的大員社女人阿蘭納被漢人欺負的事件。而漢人無止境的索求資源,對原住民的壓榨,更加深了兩個族群之間的嫌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