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往往為被描述為這樣一個過程,現在投入一些錢,希望未來能收回更多的錢。在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我們採用更高的標準,將投資定義為“現在將購買力讓渡給他人,合理期待未來支付明義收益稅率後,仍能獲得更高的購買力。簡言之,投資就是放棄現在的消費,以便將來有能力消費更多。
從我們的定義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衡量投資風險高低的指標不應是貝塔值(一個基於波動率的華爾街術語,常用於衡量風險),而是持有期滿後投資人出現購買力損失的(合理)概率。資產價格可能大幅波動,但只要有理由肯定投資期滿後它們帶來的購買力能得到提升,這項投資就沒有風險。稍後我們還會看到,價格沒有波動的資產也可能充滿風險。
網址:https://top1markets.com
基金、債券、按揭......可能風險大
市場上以特定貨幣結算的投資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債券、按揭、銀行存款和其他工具。大多數此類投資都被視為「安全」,但事實上卻是可能屬於最危險的資產。它們的貝塔值可能是零,但風險巨大。
上個世紀,這類投資工具摧毀了很多國家投資者的購買力,儘管投資者一直能夠按時收到支付的本息。而且,這樣的糟糕結果將來還會不斷重現。政府決定貨幣的最終價值,而政府的系統性力量有時會推動它們導致通脹的政策。這些政策一不留神就會失控。
第二類投資指的是永遠也不會有產出的資產,投資者買入時只是希望其他投資者——這些人同樣也明白這類資產永遠都不會有產出——將來會以更高的價格接手。最典型的就是鬱金香,17世紀時,它一度成為此類買家的最愛。
這類投資需要買家群體不斷壯大,而人們之所以決定買入,是因為他們相信未來買家群體還會繼續壯大。這類資產的持有者並不指望資產本身能有什麼產出——它永遠都不會有產出——而是相信未來,別人會更迫切地希望接手。
黃金的缺點
這類資產中的一個大類就是黃金,它當前極受避險投資者的追捧。這些投資者對其他幾乎所有資產都不放心,特別是紙幣(正如前述,鑑於紙幣的購買力,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黃金有兩個顯著的缺點。它用途有限,也不能自我繁殖。的確,黃金有一些工業和裝飾用途,但這些用途的需求有限,不足以消化新的產量。而且,如果某個投資者一直持有一盎司黃金,最終依然還是只持有一盎司黃金。
大多數投資者買入黃金是因為他們相信上述擔心會升級。過去十年證明這一信念是正確的。此後,金價的繼續走高是源於這波走勢激發的、更旺盛的購買熱情,很多人都將金價上漲視為這種投資觀點得到了驗證。隨著「跟風」投資者的湧入,他們短期內會建立起自己的真理。
起初合理的投資邏輯加上反复炒作的價格上漲便能造就巨大的資產泡沫,過去15年裡我們看到的互聯網泡沫和樓市泡沫便是典型。在這些泡沫中,很多最初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最終都向市場給出的「證據」低了頭,一時之間買家群體飛速擴張,足以維持泡沫的繼續膨脹。但泡沫大到一定程度,總是免不了會破滅。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聰明人起頭,傻瓜結尾」(What the wise man does in the beginning, the fool does in the end)。
今天,全球的黃金庫存有約17萬公噸。所有這些黃金熔合在一起會形成一個邊長68英尺的立方體。
(想像一下,差不多正好能夠放入一個棒球場內場。)以每盎司1,750美元(此文撰寫時的金價)計算,它的市值約為9.6萬億美元。我們將這個立方體稱為A組。
現在,我們用同樣金額創建一個B組。我們可以買下美國所有的耕地(4億英畝,年產值約2,000億美元)和16家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s)(全球最賺錢的公司,每年利潤額超過400億美元)。然後,還剩下約1萬億美元可用作活動資金(因此,就算這樣大手筆的投資後,也絲毫不會感到手頭緊張)。你認為一個擁有9.6萬億美元的投資者會選擇A組,還是B組?
除了庫存黃金的驚人市值,當前居高不下的金價也讓如今的黃金年產值達到了約1,600億美元。買家——不管是珠寶製造商、工業用戶,心存恐懼的個人,還是投機者——必須不斷地消化增加的供應,才能讓金價繼續在當前水平保持均衡。
從現在開始往後推100年,其間,4億英畝農田將產出無數的玉米、小麥、棉花和其他作物。而且不論我們採取什麼作為貨幣,它都會繼續帶來這樣豐富的物產。而埃克森美孚可能已向股東派發了幾萬億美元的股息,且持有資產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記住,選B組的投資者手頭擁有16家埃克森美孚)。
100年內17萬噸黃金的大小不會有絲毫變化,而且依然不會有任何產出。當然,你可以撫弄這個黃金立方體,但它不會有反應。
不可否認,100年後,當人們感到害怕時,很多人可能還是會搶購黃金。但我相信,A組的當前市值9.6萬億美元在這100年內的複合增長率將遠遜於B組。
市場的恐懼心理達到頂點時,第一、第二類投資最受追捧:經濟崩潰擔憂會促使人們買入依託於貨幣的資產,主要是美國債券;貨幣貶值擔憂會讓人們購入黃金等無產出資產。
2008年底時我們聽說「現金為王」,但事實上當時本應積極投資,而非持幣觀望。同樣,20世紀80年代初時我們又聽說「現金是垃圾」,但事實上當時的固定美元投資處於我們記憶中最具吸引力的水平。這兩次,跟風投資者們為求心安,都付出了沉重代價。
投資產出性資產
我自己最看好的——你知道,接下來我們就要談到了——是第三類投資:投資產出性資產,不管是企業、農場,還是房地產。理想的話,在通脹時期,這些資產只需最低水平的新資本投入,就能通過產出保持購買力價值。農場、房地產和許多企業,比如可口可樂(Coca-Cola)、IBM以及我們自己的See'sCandy都屬於這樣的優質資產。其他有些公司——比如受管制的公用事業公司——則稍遜一籌,因為通脹會給它們帶來沉重的資本投資負擔。為增加盈利,這些公司必須擴大投入。即便如此,這類公司還是優於無產出投資或基於貨幣的投資。
不管100年後貨幣的形式是黃金、貝殼、鯊魚牙,還是今天這樣的紙幣,人們還是會願意用幾分鐘日常勞動,換取一罐可口可樂或一些See's的花生薄脆糖。未來美國人將運輸更多商品、消費更多食品並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人們永遠需要將自己生產的東西與別人進行交換。
美國企業將繼續高效地生產出美國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例如,這些商業「奶牛」將存活幾百年,產出更多的“牛奶”。決定它們價值高低的不是交換介質,而是它們的產奶能力。對於奶牛主而言,賣奶收入將呈複合增長,就像20世紀一樣,瓊斯指數從66點增長到了11,497點(與此同時,還支付了大筆股息)。
伯克希爾的目標將是增加對一流企業的持股。我們首選全盤持股——但也會通過持有相當數量的可售股票成為股東。我相信在任何一個較長時期內,這類投資都將證明是我們所分析的三類投資中遙遙領先的優勝者。更重要的是,它也將遠比其他兩類投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