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病毒的距離,獨家專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我們與病毒的距離,獨家專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去年 (2020年) 三月初鬧的沸沸揚揚的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確診新冠肺炎一事,不只牽動了與國家交響樂團,也在音樂界掀起一波風浪,除了疾病為人們帶來的恐慌之外,媒體扮演居中角色,也為這一起事件徒增了無數節外生枝的可能。

我想一般媒體所忽略的恐怕是他的音樂成就,他是國際間重量級的人物,身兼中提琴家、作曲家、指揮家,前柏林愛樂管絃樂團的中提琴家,擔任NSO的駐團音樂家,並且與各大知名的交響樂團樂團合作,同時也是倫敦愛樂交響樂團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德勒斯登愛樂交響樂團 (Dresden Philharmonic)、瑞典室內管絃樂團 (Swedish Chamber Orchestra) 駐團藝術家與作曲家。




Brett Dean 2020年2月26日 NSO記者會

Brett Dean 2020年2月26日 NSO記者會

或許就讓我來彌補一點小小的缺憾,有幸在去年2月專訪狄恩,是用藝術的角度支撐整個報導架構,我們就來聽聽他的聲音與他的音樂。延伸閱讀:

臺灣音聲100年》〈 媒體識讀?媒體釋毒?以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確診新冠肺炎事件為例 (作者/劉馬利)


關鍵評論網 武漢肺炎大敵當前,更要嚴防「媒體釋毒」成為新的防疫漏洞 (作者/劉馬利)


avatar-img
馬傳媒的沙龍
10會員
15內容數
「音樂再進化」系列報導,在疫情下測量我們與科技的距離,與世界的脈動。 從遠古以來,藝術也用獨特的方式表述時代的脈動與文化的進程,不論是作品本身與展演形式,也是與當下的社會氛圍緊密相扣。進入21世紀,無論生態文明是如何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節奏不斷更新,藝術又是如何的與之相伴共舞、與時俱進呢?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重要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傳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