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8月5日

    今天焦點─日本侵略中國和亞洲的戰爭罪行
    1944年 日本在第2世界大戰期間侵略中國的戰線愈拉愈長,逐漸陷入動彈不得的泥淖,發布「勞動緊急動員對策綱領」,以「征集制」取代「募集制」,開始在佔領區內大規模擄掠勞工,經由無償占有大批勞工,驅使成千上萬無辜平民百姓,為日本侵略軍修橋築路、營造軍事工程或從事煤礦開採等繁重艱苦勞動,淪為戰場上的炮灰。
    日本強征的無償勞工數量極為驚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31年到1943年的12年間,日本侵略軍從山海關內騙招到的東北勞工即多達857萬多人,加上每年從關內劫掠到東北的200萬以上勞工,在各地劫掠的勞工,總數超過上千萬人,主要運往東北各地,其次是華北和內蒙古地區,約有4萬1,700多人被押往日本,分散在日本135個事業場當奴工,被迫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做苦工,對奴工折磨奴役最甚的企業是日本三菱礦業和三井礦山。
    被擄掠的勞工命運都極為悲慘,被裝入悶罐車或擁擠的船艙運往各地,途中必須忍受飢餓、疾病、以及各種非人的折磨,勞工死亡率極高,各礦山都留有許多萬人塜就是最好的證明。
    強征奴役中國勞工,是日本軍國主義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但日本政府在戰敗投降後,從未以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承擔起應盡的責任,成為與共產黨中國關係緊張對立的主要導火線之一,民間的仇恨則持續延燒,中國民間對日本索賠聯合會2004年10月要求三菱集團道歉,並賠償受害者或遺屬人民幣3億元,三菱集團在2015年7月做出善意正面回應,願意道歉並在完成司法程序後提出有賠償金的和解方案,為一個時代的罪行悲劇劃下句點。(延伸閱讀:20世紀全球戰火~日本侵略中國和亞洲的戰爭罪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