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會鼓吹長輩打疫苗?關於新冠肺炎,我的那些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早想動筆,但又覺得麻煩。可不寫嘛!時間又拉遠了,索性趁著還有興致,留點整理。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但其他人徵詢意見,我會選擇告知我認知的風險,但我覺得每個人都不應該替別人做「我是對你好」的決定,因為,說到底,你根本擔不起出事是因為你一手促成的風險。
身為媒體圈有很深的感觸,群眾真的是很好操弄的對象,疫情死亡新聞一熱,大家瘋搶疫苗;疫苗猝死新聞一來,大家「你先打,我OK」;然後再次特權偷打新聞一吵,又變成「我也要,怎麼可以只有你有」。
其實我們家討論過這個話題,我對先生說,如果你決定要施打疫苗,那麼不應該被這些新聞所左右,因為基本上那些訊息跟事實,都是早就存在的,
染疫有沒有風險?有!會不會死人?會!
打疫苗有沒有風險?有!會不會有機會死人?會!
這裡必須要說,疫情接種後死亡累積300多例,我相信那真的大部分跟疫苗沒有關係,畢竟你把全台最接近死亡的高危險群全聚集在一起了,就算沒打針這件事,他們依舊是高危險群。
但你如果要跟我說全世界疫情接種後死亡案例,真的都跟疫苗沒有關係唷~揪咪!我覺得你八成也是個傻子,怎麼會相信這種事。這些攤在陽光底下的事一直都存在著,只是多數人選擇視而不見或忽略它。
我都跟被我老母洗腦的女兒說,不是大家喜歡去打疫苗,而是因為大家沒得選,因為新冠病毒現在沒有更好的武器,而且它越變越厲害,你根本打不過,所以我們才只好去打疫苗,來對抗病毒。兩相權取其輕,這才是現在多數人的真正選擇。
緊急授權是什麼?我個人的解讀就是,正常程序它沒跑完,但來不及了,成千上萬的喪屍就要撲過來咬你了,所以什麼疫苗都給它先打下去,至少這是眼前「最有效」的武器。但安全性什麼的,你只能說風險是一定有,但「目前」看起來好像在可接受範圍。
所以,我認為目前情況,人人都是白老鼠,只可惜多數是沒自覺的白老鼠,所以老是被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煽動。也基於這個論點,雖然我不排斥打疫苗,但我一定不會去搶先。輪到了,打就是了。
記得疫情一開始,我家怕死的那位,嚷著要等別人都打完他再打,當大部分的人都打了疫苗,就算自己沒打,這樣依舊達到群眾免疫的效果;但殊不知又過了一陣子朋友圈紛紛獻臂,讓他完全忘記初衷,自己也憑著第九類跑去預約。
這世界最有趣的是,存在著持有各種觀點的人。
我爸媽就是完全「反疫苗」的支持者,不但炫耀自己因為工作關係早就可以打嬌生而拒絕好幾次,並且大肆鼓吹疫苗會改變基因、政府陰謀等假訊息,深怕自己不打不會死,一打翹辮子。
雖然受不了老人對假訊息的愚昧,但我只問說「你們知道不打疫苗的風險了嗎?」,我明白的告訴他們,我不會要他們去打疫苗,但是他們也不需要透過謠言影片,告訴我這些垃圾訊息。
疫苗絕對有風險,只是目前看起來,染疫的風險大很多。
疫苗的風險是猝死,染疫的風險可能是呼吸不到氧氣的窒息死。
疫苗你死前還有機會多點告白,染疫可能就是視訊沒有最後一面。
疫苗死亡受害補助最高600萬,染疫可能就是政府那10萬塊。
疫苗一定是個趨勢,因為無法完全滅絕,只能和平相處,努力讓染疫就像感冒,症狀輕微,最後每年固定打個預防針什麼的。所以我認為,疫苗走到最後一定是會人人都打,只是早打或是晚打。但也不可諱言,越晚打一定越安全,因為時間會讓它有機會進步,只要你還沒先死於新冠。
但儘管如此,疫苗再怎麼好,現實是目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我常說,當人碰到風險,那什麼統計學就是個屁,對於你那就是100%,就是所謂的全世界。所以你的選擇最終都要回到對半的機率去思考。
同樣的用於防疫,每天那幾例死亡案例,在新聞上像個數字,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它後面代表著的每一個家庭。生離死別、全家走得整整齊齊又或者接二連三,這些形容詞都不是揶揄,而是就在這兩個多月裡,台灣各個角落,實實在在發生的悲劇。
如果你曾經震驚於交友圈裡的訊息,發現原來疫情離你這麼近,就不應該忘記,它此時此刻依舊離你這麼近。
前陣子有個新聞,大意是說,家屬痛哭逼著長輩去打疫苗,結果好端端的隔天就走了,懊悔不已。老公看了很震驚,我只是淡淡的回他,今天如果新聞改成,沒逼長輩打疫苗,最後染疫死了,那結局一樣是懊悔不已。
我要說的是,風險都是存在的,這是事實,也才是現況。所以我們都該多想一點,也讓家人多點選擇權。因為當事人才是承擔結果的人,每個成年人都該有替自己選擇的權利。
講到後面,順便提醒幾個常看到的觀念問題:
打疫苗是為了防止染疫?(X)
打疫苗是為了染疫後不容易重症死掉(O )
老人打莫德納比AZ好?(X)
要看身體狀況,國外AZ是特別留給老人,因為副作用低(O )
增加抵抗力就不會得肺炎?(X)
增加抵抗力可以降低染疫風險吧(O )
認識的人就是安全的(X)
接觸你的人都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O )
疫情不知何時停歇,後疫情時代,我們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是:防疫還沒有停止,你要賭就要心知肚明。
avatar-img
3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一開始那時候,不知從哪位KOL粉專上看到一句話很有印象,大意是這樣「因為疫情,想離婚的同學們請等一等,2位當事人外加1位律師跟2離婚證人,就違反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的規定。就算你再想要離婚,也要忍耐到疫情解禁後。」
換季整理衣服,發現的蟲卵,總共12顆呈現半孵化狀態。 每到3、4月後的換季時節,網路上常會陸續出現關於「蟲卵」的問題,衣服也好襪子也罷,紗窗更是常有,這一顆顆黏在上面的蟲卵,該不會是惡名昭彰的荔枝椿象吧?
疫情一開始那時候,不知從哪位KOL粉專上看到一句話很有印象,大意是這樣「因為疫情,想離婚的同學們請等一等,2位當事人外加1位律師跟2離婚證人,就違反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的規定。就算你再想要離婚,也要忍耐到疫情解禁後。」
換季整理衣服,發現的蟲卵,總共12顆呈現半孵化狀態。 每到3、4月後的換季時節,網路上常會陸續出現關於「蟲卵」的問題,衣服也好襪子也罷,紗窗更是常有,這一顆顆黏在上面的蟲卵,該不會是惡名昭彰的荔枝椿象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