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摘要與心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閱讀文獻: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996),頁147-183

一、前言:
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作為一種「社會記憶」,所呈現的「過去」並非是「全部的過去」,而是選擇性的過去,不是所有人的過去,而是部分人的過去。
二、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中的社會記憶結構
(一)自傳:對於許多歷史學者而言,自傳包含許多當事人親身經歷的過去,可做為相當可靠的歷史材料。當然,自傳中的確有許多「史實」,或「被修飾的史實」。我們同時也得承認,這些「史實」都是「選擇性的過去」。自傳寫作通常是讀者取向,現實取向的;他不是為作者保留「過去」,而更像是為「讀者」解釋「現實」;寫作的動機,來自於社會給予他的評價(或社會對於他的忽略)。
(二)口述歷史:口述歷史作為史學的一支,它的重要性愈來愈被重視。許多口述歷史學者強調它的「原始性」與「可靠性」。它更與女性主義、地方史研究、馬克思主義史學結合,被用來建立地方史、婦女史以及社會少數族群的歷史。口述歷史學者努力呈現「過去」的多重聲音,接近「中下層群眾」,較平民化,而傾向於多種媒體(如聲音、影像等)來表現。
(三)人物傳記:傳記寫作主要賴大量已出版或未出版的的文獻資料。將這所有的資料集結起來,以組織與修辭賦予它們新的意義,如此將原本靜態的社會記憶(檔案、文獻),活化成動態的社會記憶(被閱讀、談論的書籍)。傳記作者容易選擇、忽略或組織各種資料,來支持心中的定見,並不比自傳作者更客觀。傳記作者對傳主的定見,是他選擇、解釋與組織資料的基礎。傳記成為比自傳更強而有力的社會記憶,因為它的觀點被宣稱是「客觀」的。作為一種社會記憶,它選擇性、虛構性的一面,經常被忽略。
我們可將自傳、當代人物傳記與口述歷史寫作的出版,作為一種社會回憶活動(social remembering)。
三、誰在回憶、誰被回憶
(一)誰在回憶:在《編目》中所收錄的自傳、回憶錄與口述歷史著作共有490種(年代範圍為1945-1994,十年為一單位,如1945-1954、1955-1964……等)。這些回憶是以男性為主;女性只佔總數的9.6%。而且,許多女性「回憶者」的主要回憶內容與某一男性有關;1985-1994年,有關個人回憶的出版品,比起前一階段幾乎增長了一倍。
(二)誰被回憶:台籍人士,只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來才有明顯的增加。政界人士顯然最常被回憶,1975-1994年間,有大量政治人物傳記出版。此期間之前十年,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政治人物傳記出現較多;後十年,則以當代台灣政治人物的傳記為多。另外,兩種在九十年代頗受重視的「記憶」,在本本表中無法顯現出來,那就是:(1)二二八事件親歷者與受害者的記憶;(2)婦女對過去的記憶。這兩者大多不是以「單人專刊」方式出版或是許多工作仍在進行中,所以在本表中無法顯現。
無論在哪一時期,政治人物都是社會上主要的「回憶者」與「被回憶者」。無論在哪一時期,男性與知識分子都是「過去」的主要組織者與詮釋者。非台籍人士者一向掌握台灣主要社會記憶。這些在台灣社會記憶中大量的「非台籍人士」,許多是從未到過台灣的「辛亥革命參與者」。台籍人士的「過去」,在近十年來愈來愈受社會的重視。這也反映這十年來台灣在政治、文化各方面本土化的成果;1975之後,愈來愈多財經界領導人物的「過去」被回憶。顯然,台灣社會藉著這些人的過去,來詮釋台灣的經濟奇蹟。一些在「心靈與精神」方面工作的人,也受到社會普遍的重視。近十年來文學、藝術、宗教界人士的「過去」,成為相當受重視的社會記憶,即反映此一現象。
四、那些主題被回憶
在政治人物的傳記及自傳中,最常出現的主題便是有關「辛亥革命」的記憶。對於「中華民國」這一群體來說,辛亥革命就是這樣的「起源記憶」;台灣近年來,尤其在重要選舉之前,各種自傳、傳記大量出現,都顯示「社會記憶」是對社會現實的理解與詮釋的主要戰場之一;在某種主觀評價上,我們也能發現起源的魔力,許多特定職業群體的傳記傳主、口述歷史受訪者,被冠上「台灣第一位…」或「中國第一位…」,或被稱為「某某之父」。凡此種種,皆以起源創造一個傳統,以凝聚一個群體。我們也應注意,當一個「起源」被創造,許多舊傳統與人物也同時被切斷及遺忘。
五、個人記憶、社會記憶與社會本質
當個人作為某群體的一分子,與外在世界的個人與群體互動時,透過這心理構圖的回憶(remembering),個人得以建立其社會認同體系;我們必需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從社會記憶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社會」究竟有那些特質?或者說,從社會記憶研究中,我們是否能更了解人類社會的本質;自傳、傳記、口述歷史的書寫與出版流傳顯示,社會中每一個人都不願自己被忽略,或不願自己所屬的群體被忽略。
六、結論:誰的歷史?
對於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標準歷史」,我們都可以問:那是誰的歷史?以中國正史而言,可以說,那是漢人的歷史,男人的歷史,統治階層的歷史,士人階層的歷史;我們至少可以在三個層面上看待人物傳記、自傳與口述歷史。首先,在「過去事實」層面上,這三種資料都告訴我們一些過去的事實,等待我們去探索。其次,在社會記憶的層面,人物傳記、自傳與口述歷史都可以被作為一種社會記憶。第三,在社會道德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層面,人物傳記與口述歷史的作者,能透過這兩種寫作方式為社會創造新的「記憶」,位受迫害、被忽略的社會人群爭取他們應得的注意、尊重與社會福利。
學者可以思考什麼是一個「理想的社會」,什麼樣的歷史(或傳記)寫作有助於達成這樣的社會。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我們不深入了解人類社會記憶的本質,那麼,我們永遠難以撥開層層偽裝以發掘「過去事實」。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資源競爭或支持另一種社會剝削關係;口述歷史本身是歷史學的一部分,問題在於:在傳統史學之外,口述歷史能為史學做些什麼?一方面,有些人的「過去」常被社會忽略,他們是少數族群、婦女、勞工、鄉間平民、低教育程度者或文盲;將口述歷史只當作是「恢復過去史實」的工具,顯然過於低估了口述歷史的研究價值。或者願意去探觸一個更廣大範疇中被扭曲、遺忘、重建的「過去」?口述歷史提供我們的是一種「社會記憶」或「活的歷史」。因此,研究當代的人如何在社會中選擇、扭曲、遺忘「過去」,可能給歷史學者依些啟發:所有的史料都可當做一種「社會記憶遺存」。
心得:
頁159註14提到「印刷不多的書,因政治理由被查禁的書,與大量只存於檔案為出版的書,都不見於《編目》……這樣的缺漏也顯示社會記憶的「失憶」功能。這些缺漏《編目》中的書所做的相關統計,來分析它反應的社會記憶結構,是有其記憶的。」感覺很會將缺點自圓其說。
頁163註19提到未將孫中山與蔣中正的傳記列入,因為數量過於浩繁,會影響、扭曲統計的意義。這點現象也十分有趣,值得探究背後的意義。而如果放在近期的出版品統計,可能又是不同樣貌。
頁164表五顯示的1985-1994所出版的政治人物傳記最多。推測跟選舉宣傳不無關係,過去在出版業時,得知只要花點錢,出版社就能幫你出自傳甚至提供寫手,尤其是政治人物每到選舉前,這方面的需求量特別多。
頁165提到的「非台籍人士者一向掌握台灣主要社會記憶。」如今在透過教育以及本土化加深的影響下,現在應該與本文的當時的狀況有所翻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49內容數
    影評、電影分析及觀後感、電影快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卵生水筆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70年代左右台灣本土研究興起,除了區域史、原住民史、方誌的編纂也開始受到重視。儘管學界或地方人士都正視到修史的必要,文獻的不足,卻是這項工作最大的挑戰,筆者在撰寫《二水鄉志》〈歷史篇〉時,也遭逢這樣的問題;本文內容將說明田野工作的進行、地方文獻收集的成果,並闡述利用地方文獻,配合現有的歷史資料、
    (有雷) 一個瘋狂的突擊組織劫持一艘納粹德國U 型潛艦,奉命將重要物資原子彈核心鈾原料偷運到紐約,以完成美國曼哈頓核彈計劃。一方面也為了避免落入納粹希特勒之手,製造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這場行動幾乎是敢死隊的不可能的任務,途中充滿許多德國納粹潛艇及反潛驅逐艦的追擊場面,躲避魚雷攻擊、對抗反潛驅逐艦等
    建醮、普渡是台灣漢人的重要民俗活動,然而在令人在意的是19世紀的熟蕃也有建醮,固然受漢人的影響,但本身的部落民俗傳統也雜揉在其中,不像是單純的漢人建醮。本文受岸裡大社所遺留下來的文書,以及受「清帝國」介入岸裡行政社群的形成與社會生活實況的釐清。
    文中關鍵字 國二那年,因為暗戀班上的女生,卻又沒什麼情緒出口,每天晚上都在想她而失眠了一整年,到了快要聯考的前一兩個月時候,身心狀況變得非常差,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著,成績一落千丈,本來是升學A1班前五名的我掉到班上倒數幾名。 真正幫助我很大的是國中的歷史老師張老師
    對下層者而言,上層菁英的傲慢令人備覺難堪。沒有人喜歡被人瞧不起,但才德至上論不只造成挫折,還帶來了羞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和『只要去試就會成功』的想法是一把雙面刃,既能激勵人心,也能惹人不快;雖然褒獎贏家,卻正大光明詆毀輸家。找不到糊口工作的人很難擺脫這樣一個令人喪氣的想法,失敗是他個人問題。
    沙鹿登山步道,或者稱之為休閒景觀步道,實在是非常好走,泰半是平地,偶爾有一些坡度,但幾乎都很平緩,幾乎跟走潭雅神綠園道沒太多差別,甚至可以用慢跑的。
    1970年代左右台灣本土研究興起,除了區域史、原住民史、方誌的編纂也開始受到重視。儘管學界或地方人士都正視到修史的必要,文獻的不足,卻是這項工作最大的挑戰,筆者在撰寫《二水鄉志》〈歷史篇〉時,也遭逢這樣的問題;本文內容將說明田野工作的進行、地方文獻收集的成果,並闡述利用地方文獻,配合現有的歷史資料、
    (有雷) 一個瘋狂的突擊組織劫持一艘納粹德國U 型潛艦,奉命將重要物資原子彈核心鈾原料偷運到紐約,以完成美國曼哈頓核彈計劃。一方面也為了避免落入納粹希特勒之手,製造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這場行動幾乎是敢死隊的不可能的任務,途中充滿許多德國納粹潛艇及反潛驅逐艦的追擊場面,躲避魚雷攻擊、對抗反潛驅逐艦等
    建醮、普渡是台灣漢人的重要民俗活動,然而在令人在意的是19世紀的熟蕃也有建醮,固然受漢人的影響,但本身的部落民俗傳統也雜揉在其中,不像是單純的漢人建醮。本文受岸裡大社所遺留下來的文書,以及受「清帝國」介入岸裡行政社群的形成與社會生活實況的釐清。
    文中關鍵字 國二那年,因為暗戀班上的女生,卻又沒什麼情緒出口,每天晚上都在想她而失眠了一整年,到了快要聯考的前一兩個月時候,身心狀況變得非常差,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著,成績一落千丈,本來是升學A1班前五名的我掉到班上倒數幾名。 真正幫助我很大的是國中的歷史老師張老師
    對下層者而言,上層菁英的傲慢令人備覺難堪。沒有人喜歡被人瞧不起,但才德至上論不只造成挫折,還帶來了羞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和『只要去試就會成功』的想法是一把雙面刃,既能激勵人心,也能惹人不快;雖然褒獎贏家,卻正大光明詆毀輸家。找不到糊口工作的人很難擺脫這樣一個令人喪氣的想法,失敗是他個人問題。
    沙鹿登山步道,或者稱之為休閒景觀步道,實在是非常好走,泰半是平地,偶爾有一些坡度,但幾乎都很平緩,幾乎跟走潭雅神綠園道沒太多差別,甚至可以用慢跑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