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會好起來的|瀑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不起!我沒有把握寫好這篇
2021疫情改變了世界,臉上的口罩遮住了感情的傳遞,居家工作透過網路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可是與家人摩擦則隨著相處的時間等比增加⋯
我將從(不按順序)的角度度來看這部戲,來看看這部戲兩位女主角的轉換歷程

我生病了

女主角品文一個外商公司的主管,在疫情期間女兒的同學因為確診而迫使自己必須暫時離開工作在家隔離。
頻繁的原相處本就不和睦的母女關係,則因為相處的時間變長而更顯得劍拔弩張,一場晚餐的戲碼就可以感受出兩個人的關係
品文對於面對孤獨的害怕及女兒對於相處的排斥」
面對母女關係越來越緊張的品文找來前夫幫助協助處理女兒的問題,但在前夫前品文展現出自己對前夫思念的慾望。第一次看的這段時我以為這是品文的眷戀,但看了第二次才發現這是警訊,這是品文生病的警訊她在求助,原來品文患上了–精神官能症
失去工作、緊繃的母女關係,內心孤獨她崩潰了,她生病了
一開始生病的品文對於自己生病的事覺得難堪、無法接受,甚至於用憤怒、生氣來表達。劇中的一幕品文將吃藥的那口水吐向盯著自己吃藥的女兒,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我必須說這顆鏡頭拍得很好,拍出了品文內心的氣憤,當然品文
氣憤的是自己看著自己生病的人
猜忌、幻想、幻聽慢慢的佔據了品文的腦袋,就在品文煮菜時引發一場火災後品文被送進了”精神科”。
我生病了
而在住院期間品文從病友裡得到了共識感,品文也漸漸不排斥自己生病了的事實。就算雖然偶爾還是會陷入情緒裡,但是這時品文的女兒小靜會待在她身邊將她拉出自我的幻想,並且陪著品文好好面對現在(實)的生活,直到品文開始決定
好好的面對生活,就是讓自己能夠獨立自處,找到安身之處
重新走進職場的品文,代表品文開始走進(融入)社會,這時的她也許還無法能夠良好的人際互動
但此時的品文已經不再害怕,不再害怕被否定
劇中一段品文出手教訓奧客的過程,其實可以看到品文開始肯定自己了,她能夠對自己做的事展現出自我判斷自信
面對

賈靜雯飾演品文

賈靜雯表演得真很好,從自信的女強人,到迷惘的病人最後演出認識自己的品文,整個過程從昂首闊步低頭駝背失去自信的肢體表現到位外。
她的眼神從強勢懦弱到最後的堅定及對於女兒的感謝信任的眼神流露,真的演得很到位,我真的很佩服她的表演

她生病了

女主角小靜是一個正值叛逆期的青春少女,面對自己的母親患了精神官能症並且同時引發家裏的打掃阿姨薪水沒給、貸款催繳、大樓管理費...等,一連串接踵而來的麻煩事,這個未滿20歲的少女要如何面對?
又或者說她必須要面對那父親呢
當母親第一次病發精神官能症在醫院就診時,已經跟母親離婚的父親為了緩和小靜的情緒,將小靜帶到自己新組的家庭。
沒想到敏感小靜看著眼前的男孩Frank發現父親是在跟母親已婚就外遇的事實,這對於本來就缺乏父愛及母親生病的小靜又是一個打擊,她沒想到的是
家本是一個幸福集合的地方,此時對於小靜來說家卻是個謊言的集合
離開父親家之後,小靜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狀況,這時小靜發現這個社會不會給自己任何的同情及體諒,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她內心知道房子可以賣掉,但母親卻是無法割捨的
社會不會給自己任何的同情及體諒
小靜開始解決打掃阿姨的欠款,開始盤點家中的財務,甚至必須開始規劃自己跟品文的”下半生“,當然過程裡少不了身邊那些是非耳語,但這對於一個不滿20歲的孩子來說這不是件簡單的事,但小靜沒有怨言
因為小靜知道,最愛的她(母親)生病了
現在她沒辦法放棄母親,因為她已經失去一個父親,面對這些雜亂她學會放下,例如:搬離原有的住處、放棄對於父親的期待,她了解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肯定自己,並且肯定自己來肯定自己的母親,就算當時全世界都在否定自己的母親時,她也將做為母親最後的後盾。
保護她擁有的

王靜飾演的小靜

在戲裡一開始是小靜是一個衣食無缺甚至有點任性的孩子,可是當母親發生狀況後她才發現物質上的無缺卻彌補不了內心的缺憾,王靜將這種感覺呈現得很到位。
特別是將小靜的眼神演出。從一個叛逆到少女,面對母親的生病及父親的背叛的徬徨無助,到最後扛起整個家眼神傳達出的堅韌,詮釋到
而在肢體語言上從一開始頂撞母親的趾高氣昂,到為了收拾母親因生病帶給別人困擾的低頭妥協,及到最後決定帶著母親活出自己的驕傲及韌性都表現的絲絲入扣
就像在戲裡有一段王靜(小靜)去母親賈靜雯(品文)公司辦理離職時,明確的要求遣散費部分現金(是為了給打掃阿姨薪水)、部分匯款時
演出那種氣憤公司對於母親少了同理心,卻又必須為眼前要解決事情的那種那眼神演得真的很好

結語–你(們)會好起來

這部戲後半段當小靜品文在生活上漸漸都穩定後,品文在吃飯時對著小靜說了
「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
我看到這幕差點淚奔,從這樣的對話我感受到了,品文知道現在她們的生活會變成如此,是因為自己,女兒會這麼辛苦也是因為自己,現在她沒有要放棄自己,所以他會努力想辦法好起來,品文小靜救贖,而小靜也因為品文的病找到了物質以外內心的滿足
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

試著嘗試聆聽

這部戲我看了感觸很深,特別是許瑋甯演出心理醫生那段告訴小靜如何面對這樣的病人
「需要理解她,不要否定她,並且換位思考
我看到這段時我就在思考,這是面對病人才需要?還是面對都需要「肯定對方,理解對方並且換位思考」不要只想表達自己想說的,而是嘗試聆聽別人想說的!
這是一部好戲,對我來說是一部給我自己的心靈雞湯,看完也許沈重,但卻感覺這部戲說出了自己內心的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個努力生活的生活者⁣ 健身、美食 / 平價大叔​⁣ 喜歡日系穿搭,喜歡寫部落格​⁣,寫超實用、真心話的開箱及評論 買東西都講求CP值⁣,直到財富自由才能隨意購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沒有$3,100,又害怕會變胖或是變瘦(這個好難),那你可以考慮UNIQ Aspen Apple Watch 防潑水高彈力編織錶帶。 一樣採取彈力編織材質設計,但是可以調整大小及價格不超過$1,000這不就是魚與熊掌都可以兼得嗎?
如果你擁有Apple Watch,建議買一個吧!這樣一來就再也不怕臨時沒電了!
如果你沒有$3,100,又害怕會變胖或是變瘦(這個好難),那你可以考慮UNIQ Aspen Apple Watch 防潑水高彈力編織錶帶。 一樣採取彈力編織材質設計,但是可以調整大小及價格不超過$1,000這不就是魚與熊掌都可以兼得嗎?
如果你擁有Apple Watch,建議買一個吧!這樣一來就再也不怕臨時沒電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起心動念 這個月初娘水腫地像豬頭一樣,急診住院一星期。(在疫情高峰時,選擇住院是無可奈何的事)出院後,變成另外一種狀態。失語,昏睡,無法吞嚥。啊!走向失智的另外一階了。 倒數計時開始,我心裡暗自盤算著,作某些選擇很困難,內在也著實地掙扎好多天才接受事實,謝謝這陣子陪伴我的好朋友們,跟恩師 王輔天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意雯的女生,她的母親幾年前遭遇了中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意雯的生活徹底改變。母親曾是家中的支柱,總是以堅強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但現在,她需要意雯的幫助來完成最基本的日常活動。 意雯決定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母親。她學會了如何協助母親進食、穿衣,以及進行
Thumbnail
15年前,小茶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待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治療,那時晴天霹靂彷佛認為死神隨時都可能召喚他走了。意氣消沉之外整天病懨懨的猶如活屍在家行走而已。他的腦袋分不清楚真實世界還是幻覺產生,他很害怕卻無法阻止內心的恐懼。   小茶母親說:(生病了,自己要堅強,不堅強誰替你受著苦,不就是自己得受苦)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起心動念 這個月初娘水腫地像豬頭一樣,急診住院一星期。(在疫情高峰時,選擇住院是無可奈何的事)出院後,變成另外一種狀態。失語,昏睡,無法吞嚥。啊!走向失智的另外一階了。 倒數計時開始,我心裡暗自盤算著,作某些選擇很困難,內在也著實地掙扎好多天才接受事實,謝謝這陣子陪伴我的好朋友們,跟恩師 王輔天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意雯的女生,她的母親幾年前遭遇了中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意雯的生活徹底改變。母親曾是家中的支柱,總是以堅強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但現在,她需要意雯的幫助來完成最基本的日常活動。 意雯決定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母親。她學會了如何協助母親進食、穿衣,以及進行
Thumbnail
15年前,小茶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待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治療,那時晴天霹靂彷佛認為死神隨時都可能召喚他走了。意氣消沉之外整天病懨懨的猶如活屍在家行走而已。他的腦袋分不清楚真實世界還是幻覺產生,他很害怕卻無法阻止內心的恐懼。   小茶母親說:(生病了,自己要堅強,不堅強誰替你受著苦,不就是自己得受苦)
Thumbnail
以後的幾個星期,珍開始了她在精神護理病房的治療,第一個星期她並不太合作,整天閉著眼睛,想把自己與世界隔絕,但耳朵還是讓她離不開現實。珍聽到總有一把熟悉的女生聲音在陪伴她,她也聽到父母來過探望自己,還有一兩個陌生的男人聲音,他們說什麼,珍沒有放在心裡,她只想獨自一人。
Thumbnail
小蓮一邊在護理辦公室翻閱新接收的病人個案病歷,一邊輕輕嘆氣說了一句:「怎麼又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累事?」她想起了剛剛才出院的一個華裔青年,本來是醫科學生,他因為承受不了功課和家人的壓力,屢次想自尋了結生命,所以被送到精神專科部門治療。經過一連串的心理輔導、抗抑鬱藥物和小組互動的療癒過程,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Thumbnail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