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立竿見影的針&藥物--類固醇(注射&口服)

    昨天看診時,有位網球肘的患者,是第二次的治療,詢問下得知第一次的治療,已有改善,可是還沒完全好,在我針灸完後,她詢問我說要治療幾次才會好 ? 說之前西醫打一針維持到最近才又發作。
    對於網球肘,真的是年輕人打羽球、網球、桌球等之類造成的,我有治療過針灸一次就好的患者,當然因為疼痛短短兩三天內也不可能再打球去反覆加重受傷,隔幾天很高興地帶他女朋友過來看其他問題,順便來加強下療效,我才得知。
    但我也治療過反覆多次治療不好的中年婦女,因仍需要做些家事,斷斷續續反覆不斷發生,可能治療後好一兩天,就又開始的棘手網球肘,這類型通常是西醫也看了很多次才來找中醫。
    現在我對於網球肘的認知,已經比當初處理這些患者時的理解與掌握更提升了不少,知道嚴重的需要去處理其他部位的骨骼與肌肉,不敢說都一定能掌握,但能掌握的範圍應該大了不少。但這位患者的狀況沒那麼嚴重,我解釋了嚴重網球肘的治療,與強調她回去之後的復健,可加速療效,作為回覆。因為這是她生活上一些動作的習慣,或必須反覆使用所造成的勞損,真的要一勞永逸,真的就是平時的一些舒緩的復健需要患者配合,這才有辦法根本。
    這一針就好的治療,應該是局部注射類固醇,其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太過頻繁的治療,以下整理相關的資訊給予參考

    類固醇

    名稱 : 又稱「腎上腺皮質素」
    來源 : 是人體正常情況下的就會分泌的賀爾蒙,用來控制身體養分的代謝平衡影 響免疫系統。
    作用 : 類固醇藥物,不管是口服或是注射,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調節(抑制)身體 免疫系統。
    適應症 :
    1. 急性發炎(常出現很明顯的紅、腫、熱、痛) (ex)肩膀的鈣化性肌腱炎、關節水腫(如膝蓋的滑囊炎,腫脹到走路都出問題)、關節沾黏的急性期(例如五十肩急性期)導致晚上睡覺時被痛醒、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或其他發炎性關節炎。這時候打針的主要目的就是止痛消炎,迅速減緩疼痛,讓病人可以好好休息。
    2. 慢性發炎疼痛剩一點久治不癒(ex)肌筋膜疼痛症導致一大片上背部都在痛,慢慢好到只剩下脊椎上小韌帶的發炎,脖子轉動時還是會卡會痛,造成很大的困擾。這時如果直接注射類固醇在受傷的韌帶上,就有可能就疼痛全消
    副作用 :
    局部注射類固醇
    (a)剛打完類固醇後,肌腱會脆弱、肌肉耐受性降低。
    (b)在同一部位反覆施打類固醇,也可能會造成骨骼骨質密度的流失、還有肌肉及軟組織的萎縮。如果打類固醇的時機、位置、劑量不對,只要有意外發生,或是身體過度勞動,就很有可能發生肌腱斷裂或是骨折。
    長期服用類固醇
    (a)提高感染風險 : 類固醇抑制免疫系統、減少身體發炎的能力,但這時免疫系統 被抑制後,無法在細菌、病毒入侵時殺敵保衛,就會比較容易發生感染。而且患者不僅比較容易感染,還可能會發生不常見的感染,得到一般人不容易得到的傳染病,或一感染就變得非常嚴重,如口腔黴菌感染。
    (b)水腫、血壓升高、眼壓高(水分、鹽分堆積) : 類固醇劑量過高,可能造成體內水分及鹽分的堆積而引發水腫,這並不是 類固醇傷害的腎臟的緣故,而是鈉滯留作用所致。只要在服用期間避免吃太鹹、醃製、加工食物,就可以減少水腫的發生。故可能發生腳比較容易水腫,血壓也會因而難控制。也可能讓眼壓上升,導致青光眼的危機。
    (c)情緒變化大 : 使用比較大量的類固醇時,患者情緒可能更容易毫無原因地起起伏伏,有的則是一路走低好憂鬱或變得很焦慮,開始出現記憶力差和混亂行為。
    (d)體重上升(變胖、影響脂肪分佈) : 剛開始服用類固醇時,許多人可能會因此增加食慾、容易饑餓,食量提高、運動量少的情況下,就容易變胖。另外,若是服用劑量較高者,如每天吃四顆類固醇,就有可能造成脂肪重新分佈,使臉頰變圓、身軀肥胖、水牛肩等現象出現。若是出現這些副作用也不用過度擔心,這些現象通常會隨著類固醇的用量減少、飲食控制,慢慢恢復正常。
    (e) 高血糖 : 類固醇造成高血糖的原因為:當類固醇作用於胰臟,會導致過度的蛋白質分解,而蛋白質分解所釋放的胺基酸,會透過肝臟轉為葡萄糖。另一方面也會抑制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阻抗,多重原因之下就造成高血糖,不過這種副作用通常是在長期、過量使用類固醇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f) 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 並不是服用類固醇一定會造成骨質疏鬆,這種情況較可能出現在高劑量、長期服用的患者身上。原因是類固醇的作用可能減少鈣質在小腸的吸收、抑制成骨細胞的增生。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多攝取牛奶、乳製品、小魚乾、菠菜、芝麻、大豆等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也可以搭配食用鈣片,加上適當運動、戒除菸酒,就可以減少骨質流失。
    =當長期使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類固醇後,患者可能會 : 感染多、血壓血糖難控制、骨質疏鬆、腎上腺功能不足(因為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而讓身體覺得類固醇太多,原本該分泌類固醇的腎上腺便停止作用,不再製造類固醇,患者因而感到疲憊、關節疼痛、肌肉僵硬。)
    注意事項 :
    (1)打完針會比較不痛,只是代表發炎狀況減輕,但並不是代表傷已經好了。剛打完針組織可能會更脆弱,這時候反而要更小心,所以務必在二周內不要劇烈或長時間運動。
    (2)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建議類固醇注射在半年之內於同一個部位不要施打超過三次,而且每次要間隔一個月以上。
    (3)有些情況並不適合類固醇注射治療,像是注射部位皮膚有細菌感染,或是關節內有細菌性關節炎、關節本身不穩定、換過人工關節等。有罹患菌血症、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本身有凝血問題的病人,容易出血也不適合用類固醇注射來消炎止痛。
    (4)類固醇注射不應該是疼痛時治療的第一個選擇!國外的醫學報導建議,應該在適度休息並接受口服藥物、復健、使用輔具等保守治療無效之後,才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千萬不要因為求快而造成濫用。
    ps 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有什麼益處呢?
    局部類固醇注射病患都能適應良好,遠比其他口服或靜脈類固醇注射不會產生嚴重副作用。也有助於減少服用類固醇的劑量或是避免需要服用類固醇,因為口服類固醇副作用較大。在關節注射類固醇之前,可以將關節液抽出檢驗,有助於診斷病因。關節注射類固醇能減少關節發炎,有助於保持關節表面的完好及維持關節的功能。
    ps 局部類固醇注射有何缺點?
    局部類固醇注射是能減輕疼痛和改善功能的最有效治療方式之一,但是它並不能治癒疾病。在少數的情況下可能發生併發感染、發生藥物過敏、局部的出血、肌腱斷裂、皮膚變色的副作用。在同一部位多次重覆的注射,將會造成韌帶和肌腱的脆弱。並非每個病人都會發生副作用,依每位病人而有不同。若於3至4個月內不重覆注射類固醇,很少會發生副作用的。
    整理資料來源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