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雞寫日常EP.1》重新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四十歲,是一個怎麼樣的年紀。
整天煩惱老公小孩嗎?
因為資深而成為一個企業的主管?
或是當個普通的上班族?
或是面臨中年失業?
為家裡老小出去工作貼補家用?
在我人生每個階段,都看過不同的各式各樣的四十歲女生,我叫她們姐姐、有時也叫阿姨。
我曾經以為,也許40歲一到也要跟她們一樣,可能結婚、可能要走入不同的人生;我也以為在40歲生日那天,會跟仙度瑞拉聽到午夜鐘響一樣,變成完全不同的自己。
結果輪到我時才發現,一切看似就像以前,外表也沒起什麼大變化。
我依然早上起床運動、磨好咖啡豆並且悠閒地沖一杯有堅果和可可香氣的黑咖啡給自己配上營養均衡的早餐,棒,充滿「儀式感」。

還是一樣抽時間看書、研究香氛配方、看3D列印的軟硬體操作影片,安排幾個時間好實踐影片中的作法,時間一到就去上班;放假時去看展、有時去烏來的步道散步呼吸、累了看電子書喝咖啡。
還是喜歡上網學新的技能、看看國內外大學平台的MOOCs有沒有什麼可旁聽的課、順便學英文;在批踢踢、Reddit閒晃,看到八卦版、黑特版、兩性版還是繞著走。

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像是開始熬不了通宵的夜、打遊戲容易睏;有些以前很執著在意的事變得雲淡風清,更重視健康了;願意挑戰以前無法駕馭的畫風技法,想辦法努力突破自己弱的地方,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但可惜還沒完成QQ)。
最不變的是,很多時候忍不住好奇心跟想像力在大腦裡二創這個大家已知的世界;總是不想太受人生規範限制,專心在自己想做的工作和事物中。
在普世大原則中,最大限度的做自己。
『什麼年紀要做什麼事』不是普世大原則,只是前幾輩人建構出的社會觀念告訴我們必須這麼做。
  • 普世大原則是什麼呢?
    尊重他人、保有道德良知、不做觸法的事;做自己也不是任性妄為,而是為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往目標努力靠近,放手一搏。

我很喜歡一句話:『只有自己,才能定義自己的樣子。』
不管到幾歲都別被過去的框架限制自己、全力以赴、成就自己重要的人事物;也希望當我奮力完成一些目標時,能讓未來的我,感到驕傲。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20歲那天,一覺醒來,突然破產然後家沒了;30歲前,我常對人生感到挫折、茫然和不公平;而我四十歲,卻希望如果可以請讓我帶著這個靈魂再重來一次,因為我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我希望告訴那些茫然的、感到挫折的人,別怕跌到谷底,只要留著力氣,就能爬上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