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始思惟「我的想法和我的感覺只有我自己覺得是真的」的這件事。覺得所有事情根本就不是我想像的,即使結果和我預料的如出一徹,它也不是我想像的那種因緣的和合方式,裡面每個人的想法跟感受,都和我截然不同。我相信的只有我自己的世界。感恩我粗淺的認識到了這點。
如果說,我的內心曾經因為一些體貼的禮遇而有被捧起的感覺,那並不是誰捧起了我的心,而是內在的“自我”被捧起來了。“我”的存在被禮遇並且確定。是我的傲慢和自尊被捧起來了。那裡根本沒有什麼我的心。一開始就只有被放置著傲慢、自尊、貪婪、憎恨等等的“我的所在”。感恩我粗淺地認識到了這點。
avatar-img
1會員
1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hou S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恩我能感觸到風,腳能感觸到柔軟的草地,屁股能坐在堅固的石階上;感恩我能嗅到青草的香氣,嗅到紅豆餡的甜;感恩我能咀嚼,小麥發後的氣泡,感恩我能吞嚥,感恩我的胃能夠消化;感恩我能聽見草裡的蟲鳴,高空鳥叫,飛機引擎,能聽見割草機的聲音;感恩我能看見蝴蝶飛舞,鳥低空盤旋,看見割草機移動,看見髮絲飄散;感恩
一切皆是夢境。反過來說,我們在這個夢境之中,不但可以真實地感覺到並享受夢中的一切,也能夠自主地做出選擇,我到底要體驗怎樣的夢境。這難道不算是奇蹟嗎?
發現我的妄想,幾乎都和「想和他人有所連結」有關。
這個物質世界一直在損耗著。 我的身體,現在並沒有因為打下來的雨滴是硫酸而有明顯的損害。但確實,現在淋到的雨,濕氣滲透進我的身體,長遠地有機率成為風濕的隱患。不只是雨而已。太陽、風、空氣…吃下去的食物、不留意撞到了桌沿;甚至他人的言語、目光,善意、惡意…。 我目光所見之物,耳朵聽聞之物,鼻尖嗅到之物,
所有的痛苦都不會超過眼、耳、鼻、舌、身、意的範圍。
或許我們是一直都活在黑暗裡。 漫長的無明中要遭受到痛苦何其容易。是困厄了,我們才知道自己需要光。 藉由光,而照出了我們活在黑暗的事實。
感恩我能感觸到風,腳能感觸到柔軟的草地,屁股能坐在堅固的石階上;感恩我能嗅到青草的香氣,嗅到紅豆餡的甜;感恩我能咀嚼,小麥發後的氣泡,感恩我能吞嚥,感恩我的胃能夠消化;感恩我能聽見草裡的蟲鳴,高空鳥叫,飛機引擎,能聽見割草機的聲音;感恩我能看見蝴蝶飛舞,鳥低空盤旋,看見割草機移動,看見髮絲飄散;感恩
一切皆是夢境。反過來說,我們在這個夢境之中,不但可以真實地感覺到並享受夢中的一切,也能夠自主地做出選擇,我到底要體驗怎樣的夢境。這難道不算是奇蹟嗎?
發現我的妄想,幾乎都和「想和他人有所連結」有關。
這個物質世界一直在損耗著。 我的身體,現在並沒有因為打下來的雨滴是硫酸而有明顯的損害。但確實,現在淋到的雨,濕氣滲透進我的身體,長遠地有機率成為風濕的隱患。不只是雨而已。太陽、風、空氣…吃下去的食物、不留意撞到了桌沿;甚至他人的言語、目光,善意、惡意…。 我目光所見之物,耳朵聽聞之物,鼻尖嗅到之物,
所有的痛苦都不會超過眼、耳、鼻、舌、身、意的範圍。
或許我們是一直都活在黑暗裡。 漫長的無明中要遭受到痛苦何其容易。是困厄了,我們才知道自己需要光。 藉由光,而照出了我們活在黑暗的事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我的自我價值在我心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廢話,但確實是我現在才越來越領悟的道理。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我擔心,自己內心的喜悅,僅是源於想像力。我看著你開心,我也開心,而你的痛苦,一定非常無法忍受,於是想安撫,想讓你感受到陪伴,但這一切,我所有的給予,也許只是一種自我觀照後的以此類推,常常我覺得我關心的不是你,不是他人,而是「如果那是我」的那個我。 如此一來,我便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體察他人,唯一真確的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主觀認知的自我,那個自我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我,是現實與理想妥協之後,比較最完美的自我。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我的自我價值在我心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廢話,但確實是我現在才越來越領悟的道理。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我擔心,自己內心的喜悅,僅是源於想像力。我看著你開心,我也開心,而你的痛苦,一定非常無法忍受,於是想安撫,想讓你感受到陪伴,但這一切,我所有的給予,也許只是一種自我觀照後的以此類推,常常我覺得我關心的不是你,不是他人,而是「如果那是我」的那個我。 如此一來,我便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體察他人,唯一真確的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主觀認知的自我,那個自我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我,是現實與理想妥協之後,比較最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