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lash 閃電俠》北美上映首週末以5510萬美元創下 DC 宇宙倒數第二低的記錄。《Elemental 元素方城市》則以3100萬成為史上開票最低的 Pixar 電影。後者非常幸運地仰賴正面口碑傳播,而在第二週票房只有39%下滑速度,並在國際市場陸續開出好成績。然而《閃電俠》可就沒那麼幸運,在第二週以73.8%的雪崩式票房下滑成為下滑速度最快的 DC 宇宙電影。
媒體估計《閃電俠》預計需要6.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才能回本,而依據上週劇烈下滑的票房趨勢,該片最終票房很可能落在遠低於預期的3億,並成為1997年的《Batman & Robin 蝙蝠俠4:急凍人》以來第7部賣座低於4億的DC 電影。儘管主打兩位蝙蝠俠登場的賣點而且早先傳出不錯的口碑和評論,加上在北美投入超過2000萬美元的鋪天蓋地電視廣告,最終《閃電俠》令人失望的票房表現可能意謂著 DC 宇宙難再趨使大眾出門買票。
暑假大片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1975年的夏天 Steven Spielberg 的《Jaws 大白鯊》創造了如今這種全球同步上映模式。這些大片必須把所有行銷資源押注在衝高首週票房,並在四個星期左右的急速下滑之後完全退出首輪電影院。
除了今年夏天連續幾部電影未能在首週衝出高票房之外,其實這兩年還有更多例外——比如《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 黑豹2:瓦干達萬歲》的高票房發生在冷門的11月,而《Top Gun: Maverick 捍衛戰士:獨行俠》和《Avatar: The Way of Water 阿凡達:水之道》則是在電影院停留遠超過1個月,達到1970年代之前多數好萊塢電影採用的巡迴上映(roadshow)模式的首輪映演長度。
包含《Grey's Anatomy 實習醫生》在內高達12部入榜的節目是從版權方取得授權的舊節目。而整個串流產業一整年投注230億美元,只換到三個新節目入榜。而這三個新節目包含《Stranger Things 怪奇物語》、《Ozark黑錢聖地》和《Wednesday 星期三》更清一色是續集和既有 IP 衍生宇宙。也就是說嚴格定義下的原創節目拿了零分的成績單。
續集、重開機、超級英雄宇宙既是結果也是原因。好萊塢因為原創頻繁踩雷,而更加傾向安全一點的 IP 衍生宇宙。然而保守的 IP 衍生又使得觀眾更加遠離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