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不修蝙蝠的告訴你秘密

前幾日去看圖坦卡門的展覽,因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吸引了我的眼球並感到驚奇,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蝙蝠的骨頭結構,小而精緻,像極了藝術品,不過自從離開故土宜蘭後,許久沒看見蝙蝠蹤影。宜蘭家的屋簷是瓷磚材質,瓷磚下的縫隙就會有很多蝙蝠躲在裡面,每到晚上時屋頂上就有一群夜精靈在盤旋,看起來有營造鬼屋的FU….不過在東方文化裡蝙蝠是代表財富與祝福,所以我與家人一致認為本家是挺有"蝠"氣。

台灣葉鼻蝠骨架(圖  ∕  仙艸拍攝)

台灣葉鼻蝠骨架(圖 ∕ 仙艸拍攝)

A翼手: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飛行時常急轉彎並持續拍動翅膀;而鳥類翅膀是不透明,以弧度曲線飛行,不時也會做出滑翔動作。

B尾翼:攔截獵物。台灣目前有38種蝙蝠,除了狐蝠和果蝠食花粉與果實為主,其餘大多都是以昆蟲為主食。

C腳趾:用來吊掛於岩石或樹枝上,因接觸面積只有腳趾,所以吊掛能為牠們省去能量的消耗。另外也能確保牠們不會被蛇或鼬或其他天敵掠食,不然短腳跑起來可能也來不及(⁰▿⁰),不過與人類較親近的東亞家會以趴臥姿態休息,可能會躲在屋簷磁磚的縫隙或樹皮裡等。

D鼻子:大家都知道蝙蝠是利用迴聲定位移動與獵食,而鼻子對他們來說非常重
要。科學家曾經製作馬蹄鼻蝠的頭部模型來觀察蝙蝠是如何發出聲波,研究發現牠們發出聲波時會先經過鼻子,再透過鼻子的皺褶使聲音變緊且集中,也能降低環境的噪音干擾。

E耳朵:當聲波發射出去反折回來的回聲頻率、方向或時程,透入蝙蝠耳朵再經由神經連接大腦作用下,能讓蝙蝠更精準偵測到獵物的所在位置,包含體型大小、移動速度與方向等,不得不佩服蝙蝠超強聽力!不過並非所有有蝙蝠都會使用回聲定位,像是剛剛上述提及到的狐蝠以花蜜水果為主食,所以主要是靠視覺與嗅覺來尋找。


過去新冠病毒剛爆發時,人們曾經一度認為病毒來源於蝙蝠,不過在2020年10月《BBC》發布一篇文章----【肺炎疫情:科學家稱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不能怪罪蝙蝠】,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且從古自今因為文化偏見導致人們對牠注入恐懼和負面象徵,其實蝙蝠在生態圈裡是挺重要的角色,像是食昆蟲蝙蝠能夠降低農作物的蟲害以及吸蜜蝙蝠也能幫植物傳粉授精,現在我(們)得告訴自己不再用刻板印象來看待牠們了。除了北極、南極和一些孤立島嶼外,牠們幾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也讓大家看一下世界上驚奇既極端的蝙蝠究竟長什麼樣!

世界最大蝙蝠 – 菲律賓金冠果蝠(圖 ∕ 取自Nextshark)

世界最小蝙蝠 – 豬鼻蝠(圖 ∕ 取自Pinterest用戶@victorien)

世界上長得最藝術的蝙蝠? – 在越南發現的葉鼻蝠(圖 ∕ 取自NATIONAL GEOGRAPHIC、提供VU DINH THONG)

世界上最白的蝙蝠? – 宏都拉斯白蝙蝠(圖 ∕ 取自IG用戶@rainforest_photo_tours)

參考資料:
https://wuo-wuo.com/infographics/littlesecret/1739-bat-secret 動物冷知識|蝙蝠小秘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PvPUV0RQI 暗黑精靈!解密蝙蝠倒掛高空秘密【發現科學】
科學教育月刊 第 276 期《蝙蝠的回聲定位》—吳忠信



🏷️仙卜掛知識:吊掛著的蝙蝠去世後也不會掉下來喔
如果你有更多不同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與交流~ 仙(*ˇ艸ˇ*)執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