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談止觀禪修

許多上師在教導止觀禪修時,往往都是按照慣例先將止與觀分開講授,然後再告訴弟子要達到究竟的證悟必須止觀融合而修,我當時沒有實際修行,所以完全接受並牢記這種說法。隨著自己稍稍做點修持之後,雖然我修得不怎麼樣,也很容易散亂,卻覺得這種教導方式大有問題,它只是徒增弟子見地上的混亂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發現打從一開始止與觀就是分不開的,所以哪裡需要分止的禪修與觀的禪修,然後再止觀無二的禪修,這種分別是不正確的,也做不到。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修止的時候,有沒有用到觀?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倘若我們沒有用到觀,怎麼會知道自己在修持中有沒有分心呢?所以觀是一直都在的,而所謂的「觀」,其實就是我們本具的覺知,我們那個能夠知道的能力,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佛性,也叫覺性。

因此,所有佛法的訓練一開始都只是在訓練止而已,藉由止的訓練讓我們的覺知不要到處亂跑,而真正的止是必須藉由觀才能達成;沒有觀,就不知道止,也無法修止。比如說我們觀想蓮師,不就是用心想出蓮師的樣子,而在想的同時不就「知道」自己有沒有想正確嗎?而在這個觀想的過程也讓我們的心逐漸安靜下來,不會那麼散亂,但也不會昏沉想睡覺,所以觀想,也就是生起次第,本身就是一種止的禪修。

在所有止的禪修之中大多數都會有參考點,而參考點的選擇最好不要挑選外在的物品,因為以我們目前的修持要讓外在物品消融是很困難的,但念頭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觀想的本尊就是一種念頭,因為是念頭,所以可以很容易消融,也就是從有念的禪修進入到無念的禪修,這也是生起次第能夠進入圓滿次第的原因。

除了密宗的本尊修法,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教導了月輪觀,我個人覺得這個觀想十分簡單與殊勝,簡單的原因是因為滿月大家都見過,它本身也不是複雜的幾何圖形,就只是一個圓形,而殊勝的原因是這個圓形會發出銀白色的光芒,所以當我們持咒或是念聖號時,同時想著滿月輪,大小隨自己喜歡,這樣很容易就讓自己的覺知安住在月輪上。修持過程中如果感到困倦,我們會發現觀想的月輪會變得黯淡,此時可以提醒自己要睜大眼睛,當我們睜大眼睛時,月輪就會再次變得明亮;我們也可以觀想將月輪不斷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遍滿整個宇宙,之後我們就安住在這明空無二的狀態中,這樣也很容易達到無念的禪修,有興趣的師兄們可以試試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