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因應軸心國德國、義大利與日本對歐亞的侵略,歐美三大強權的領導人定期展開會議,討論如何粉碎軸心國的野心。但這只是檯面上的同盟,檯面下,每個領導人莫不思索著如何透過這場大戰,將自身國家的影響力散播到世界的各角落,在打得火熱的戰場之下,暗潮洶湧的冷戰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首次會議(卡薩布蘭卡會議):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將蘇聯的戰略目標訂為對各國的政治滲透;美國為國內生產力為三大強權中之最,擁有資源優勢,無論是想要增加軍力推進戰線,或是開發原子彈,都有著豐厚的資源可運用,因而在談判桌上顯得不慌不忙,伺機而動;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於是否能推進各地區戰線沒有特別關心,反而比較關心英國在各殖民地的利益,因此完全沒有人將推進戰線的議題排進會議的議題討論排程中,尤其邱吉爾更在會議後實行了殖民主義,強化各國對英國的政治向心力,使得蘇聯雖然將間諜滲透至東歐各國,但始終無法將國家政權染紅,而美國也因英國的殖民地保護主義而面臨相同的窘境,英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大增,於是史達林透過熱線與羅斯福對話且達成協議,決定在下次的會議中共同在全球國際議題上杯葛邱吉爾,逼迫英國放棄其殖民地保護主義的主張。
第二場會議(華盛頓會議):羅斯福在談判桌上對殖民地的開放與否掌握話語權,再加上史達林頻頻助攻,終於迫使邱吉爾放棄殖民主義,開放分享殖民地利益。而史達林則趁羅斯福與邱吉爾針對殖民地議題唇槍舌戰之時,在本次會議中獲得歐洲及太平洋2戰場的戰略主導權,並在會議結束後,將大量兵力佈署在遠東戰場及東線戰場,成功打擊該2處的軸心國軍隊,使戰線雙雙往德國及日本本土推進,而美國夾帶著豐沛的資源,持續增兵西線,並擴充太平洋戰場的海軍能量,準備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但即使美國在西線戰場已做足準備,戰爭的勝負卻令人難以捉摸,美軍遲遲無法朝博萊羅推進,而太平洋戰線亦因海軍準備不充分,遲遲無法推進戰線。
第三場會議(魁北克會議):蘇聯為持續拉攏美國壓制英國,避免英國再次提議將殖民地納為己有,持續對美國釋出善意,表示可以共同研發原子彈,讓世界看到美蘇雙方的實力,提高美蘇在國際間的威望。
會議中再次遭到杯葛的邱吉爾決定自立自強,提出許多要求美國增援戰場的議題,例如要求美國派兵支援中緬印戰線,往日本本土推進,且態度強勢,屢屢掌握發話權,最終迫使美軍增援,隨後也因為有了美軍的助攻,英國得以成功推進戰線。
第四場會議(開羅會議):先前在全球議題遭到羅斯福及史達林杯葛的邱吉爾決定堅持殖民主義的路線,針對此議題頻頻展現其強勢主張,迫使羅斯福及史達林讓步,也因為邱吉爾決心在殖民地展開保護主義,使得羅斯福為了削弱其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只好專心於安插親美人士在各國,培植親美政治基層人員,以備後續影響各國政治傾向。
至於史達林在政爭上討不到便宜,於是著眼於軍事,要求英美雙方提供戰力,使紅軍能往軸心國本土推進,專注於政治談判的邱吉爾、羅斯福因為無暇顧及軍事議題,於是雙雙同意史達林的軍事規劃,而在會議後,紅軍在東線獲得來自美軍的奧援,再加上德軍幾乎都去抵擋西線及地中海戰線,使得蘇聯紅軍在東線幾乎是毫無遇到攔阻,成功往德國本土推進。
第五場會議(德黑蘭會議):本次會議開始前,羅斯福就獲報德軍增援西線戰事,使得羅斯福對推進戰線的期望不高,於是仍然將本次開會目的定調為培植各國親美人士,與英、蘇協商政治影響的勢力劃分,並且與史達林合作在全球議題上逼迫邱吉爾放棄殖民主義,企圖撼動各殖民地傾向英國的政治態度,也由於美、蘇合作的關係,使得邱吉爾不得不再度放棄殖民主義,三方約定均不可干涉殖民地的政治傾向,保持中立。
而史達林在本次會議中除了在全球議題上與羅斯福攜手合作外,也把對日宣戰的議題提出讓另外2位盟友討論,最終獲得首肯,紅軍隨後在遠東戰線成功地推進至滿洲。
但因為史達林為了杯葛邱吉爾,多次拉攏羅斯福,並且在外交政治的議題上讓利給羅斯福,使得羅斯福在幾次的會議中,得以達成其設定的政治目標,尤以在各國安插多數間諜網,逐步干擾各國政治傾向的影響最大,原本英、美、蘇在世界影響力不相上下,幾次會議後,美國成為影響力最大的國家(註:美得分30、蘇得分13、英得分13),使得邱吉爾及史達林感到威脅,於是在第五次會議後私下密約,約定雙方必須逐漸掃除美國在各國安插的間諜網路,將世界重新平衡、重新定義。
第六場會議(倫敦會議):羅斯福剛坐上談判桌不久,就明顯感受到來自邱吉爾及史達林的針對性,羅斯福若主張應開放三方自由競逐殖民地國家政治資源的全球議題主張時,邱吉爾就會強硬地打斷羅斯福的表達,史達林也會刻意幫腔邱吉爾,使得全球議題的主導權持續由邱吉爾掌控,而邱吉爾趁機在談判桌上提出美國過分在各國安插間諜網路,影響英、美、蘇三大勢力平衡的情況,因此要求美國間諜退出部分國家,並在會議結束後著眼清除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內應、眼線,重新塑造對英國的忠誠。而史達林自知在政治議題上無法與西方國家抗衡,因此向羅斯福提出借兵、借資源的要求,持續推進歐洲東線及太平洋遠東戰線,朝德國及日本本土邁進。
在兩大勢力領導人的圍攻下,本場會議中羅斯福並未取得甜頭,連在會議中提出完成原子彈研發的要求,都並未獲得與會成員的同意,或許因為這場會議的氣氛針對性太過強烈,羅斯福返國後,原本健康狀況就不佳的羅斯福,身體狀況急速惡化,旋即過世,美國也宣布由杜魯門接任總統一職,領導美國人民。
第七場會議(魁北克會議):由於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控制權已經被英國盡收囊中,因此杜魯門本次會議就打算針對歐洲的政治版圖染指,主張彼此公平競爭歐洲各國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在全球議題的主導權爭奪地異常執著,而本次會議的會期期間,因為邱吉爾於國內治療心臟病,因此無法出席,即使英國幕僚團頻頻阻止杜魯門主導全球議題的討論方向,仍不敵杜魯門身為領導人的代表性及立場堅定性,而由於史達林認為蘇聯不應該著重在與英美政治鬥爭,倚靠紅軍強大的軍力解放軸心國佔領之處,才是蘇聯撼動世界的最有利方式,因此當邱吉爾與杜魯門激烈辯論時,史達林並未幫腔邱吉爾,而是默默持續向美國要求資源及軍事援助。
獲得美軍援助的蘇聯紅軍順利將戰線推進至東德邊境及南韓,即將挺進德國及日本本土終結這場戰爭,這項消息傳遍世界各地,使得蘇聯的國際威望大幅提升,對於國際的影響力超越英、美,而美國則因遭到英、蘇的政治夾殺而並無太大作為(註:蘇得分39、英得分37、美得分33)。但由於蘇聯在歐洲及太平洋戰場順利推進的關係,邱吉爾及杜魯門評估依據紅軍的戰力,極有可能終結戰爭,屆時蘇聯的國際聲望將使英、美望其項背,雙方均不容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因此彼此約定在後續的會議中,將剝奪蘇聯最有力的武器──軍事力量。
第八場會議(莫斯科會議):眼看蘇聯即將攻破德、日本土防線,這樣的戰果將導致蘇聯在世界上的威望居於遙不可及的領先地位,於是邱吉爾及杜魯門彼此有默契地在本次會議中全力阻止蘇聯進軍軸心國本土,以戰事告急為由,共同強迫蘇聯派遣軍力支援其他戰線,使蘇聯在本次會議後,不得不將紅軍戰力分配到遠東及東線以外的戰線上,暫緩攻入德、日本土。
第九場會議(雅爾達會議):由於美軍在西線遲未發動第二戰線的計畫,使得德軍抽調西線防線戰力,下令進行本土防衛,舉國上下均傾全力抵抗蘇聯紅軍,史達林考量若非將所有資源投入,難以突破德軍的反擊,而遠東戰線則因為欠缺海軍,準備不足,還無法攻入日本本土,於是果斷放棄在本次會議中提出軍事佈署,決定在會議中從政治議題下手,與英、美爭奪各國的勢力版圖劃分,然而,蘇聯幕僚團大多以軍事思維基礎做考量,政治手腕難以與英、美幕僚團抗衡,導致在本次會議後,蘇聯既無法在戰場有所作為,也無法參與歐洲各國勢力劃分,對蘇聯一方而言,本場會議可說是極具災難性。
第十場會議(波茨坦會議):由於前一場會議的挫敗,史達林認為蘇聯在政治手段上玩不贏英、美,決定走回打仗的老路,用戰勝來建立威望,但問題是蘇聯本身的資源並不豐厚,難以支撐大量軍隊的消耗,因此,史達林決定逼迫英國幫忙出兵攻打日本,至於德國方面戰事,因為德國對於東線的防禦並未鬆懈,即使集結所有紅軍戰力,仍難以推進德國本土,史達林於是決定作罷。因此,史達林在會議中以防止美國勢力深入亞洲的理由,不斷強力地要求英國出兵日本,並提供資源給蘇聯,供蘇聯用於對日本本土的攻略戰。至於英國方面,邱吉爾的目的與史達林並不一致,英國的方針並不是要擊潰軸心國,而是要趁這場大戰,在混亂的局勢中維護英國在亞洲殖民地的利益,以及盡可能地在歐洲各國培植親英國團體,就在英、蘇雙方在彼此的議題上互相角力時,杜魯門趁勢在歐洲培植親美政治團體,並且顛覆原本支持英、蘇的東歐及北歐國家,美國在歐洲的勢力逐漸坐大。
最後,蘇聯如願獲得英國提供的資源,日本本土被蘇聯紅軍攻入,宣告投降,蘇聯雖然因此在亞洲建立起威信,但由於美國在歐洲暗地建立起許多親美政權,使得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仍遠遠超越英、蘇2國,成為世界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