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豐寧北票鱘 (Peiapiaosteus fengningensis )

raw-image

豐寧北票鱘 (Peiapiaosteus fengningensis)

 Osteichthyes 硬骨魚綱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eipiaosteidae 北票鱘科

        Peipiaosteus  北票鱘屬

年代:晚侏羅至早白堊紀 (Late Jurassic  ~ Early Cretaceous  150 mya~125 mya)

產地:中國內蒙赤峰、河北 (Chif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

豐寧北票鱘(P.fengningensis)為 1983 年由白勇軍先生所分類命名,模式標本採自於中國河北省豐寧縣森吉圖地區,其外型與潘氏北票鱘相近,但仍有些許的不同,體長由5公分至30 公分不等,呈長梭狀,頭略低平,吻圓鈍,上無牙齒,鰓蓋骨小,下鰓蓋骨大,具有鰓條骨。具有一到小的側鱗。尾全歪型,裸露無鱗或上葉具有退化的尾擦鱗。

豐寧北票鱘與潘氏北票鱘的主要差異於:

(1)豐寧北票鱘的背鰭起點位於臀鰭的起點稍前,潘氏北票鱘背鰭起點約與腹鰭終點相對。(2)豐寧北票鱘的尾鰭上葉背緣具有退化的尾棘鱗,下葉凹切明顯,渦氏北票鱘的尾鰭上葉背緣無棘鱗,下葉不呈叉裂狀,而呈三角旗形。(3)豐寧北票鱘的背鰭及臀鰭鰭條數目52根,潘氏北票鱘的背鰭及臀鰭鰭條數目32根。(4)豐寧北票鱘的胸鰭較小,鰭條數為36 根,潘氏北票鱘的胸鰭較大,鰭條數為40餘根。在同層位中可發現狼鰭魚及其他昆蟲化石,為熱河化石群的生物之一。

豐寧北票鱘分佈於遼寧及內蒙及河北北部,由於產出的地層及年代的不同,顏色上有些許的不同,部份地區出產的魚皮較黑,當地俗稱黑皮鱘。 

幼魚 6cm

正壓

產地:圍場 (Weicha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