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20190530 六祖壇經《1》-- {啟動內在智慧的鑰匙+濟群法師講經+月明三更}討論題綱(鄭碧玉作)

    【親友網路讀書會第177次課程--討論題綱】

    20190530 六祖壇經《1{啟動內在智慧的鑰匙+濟群法師講經+月明三更-戲劇}

    由鄭碧玉鄭也津推薦,鄭碧玉引言。  

    【討論題綱 / 作者:鄭碧玉】

     

    一、  閱讀六祖壇經書本濟群法師講經,那一段文章或那一句話,讓您留下深刻印象呢?從中觀照您是否有所啟發?請分享之。

     

    二、  觀看《月明三更》戲劇,那一段劇情,讓您留下深刻印象呢?從中觀照您是否有所啟發?請分享之。

     

    三、  據說在惠能大師誕生時,家中來了二位奇異的出家人,主動為他取名作「惠能」,意即「惠施眾生,能作佛事」;預言他將來必能把佛法惠施給世間一切需要的人。

    惠能大師的籍貫,本為河北省范陽縣人,由於父親被降職流放到嶺南,因而在新州落戶。從小家庭貧窮,生活十分艱難困苦,他沒錢讀書,只靠賣柴維生。後來因送柴至客店,在門外聽到有一位客人讀誦《金剛經》,心有所感悟,想學習佛法。後來經一位客人的鼓勵贊助,而到黃梅五祖弘忍大師處學習佛法。

    【請分享:您對惠能大師生平的了解及明白?

     

    四、  《壇經》載六祖初聞《金剛經》,當下即悟: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

    「悟」即六祖得法的關鍵,最須注意。「悟」字寫作「吾」「心」。中國文字著實奧妙,吾心就是本心;所謂開悟,就是將本來具足的佛性發明出來。

     

    六祖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六祖壇經‧般若品》悟與不悟,即佛與眾生之別。

     

    佛性眾生皆有,佛與眾生不二,這是佛陀當年菩提樹下悟道,不可思議的體悟。佛陀讚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句中字字流露平等心與慈悲心。徹悟宇宙人生究竟真理的佛陀,最深切的體悟竟是眾生與佛不二,何以不二?因為皆具佛性。

     

    【請分享:您認為佛陀徹悟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是什麼?

     

    五、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我們這一生縱然修了福德,若迷失了自性,仍會隨業流轉。業,分為引業、滿業。引業,就是引我們到三塗惡道、人道乃至天道。不論是人道或是天道,福報享完了,終究還是輪迴生死。所以,假使只知道修福,不知道明心見性,不積極尋求了生死的法門,「福何可救?」福報也救不了自己。

     

    過去,梁武帝造寺安僧、集結經典,修了種種福報,自認為這樣修行的境界很高,福德、功德很大,見到達磨祖師就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祖師回答:「沒有功德。」梁武帝在事相上修了很多福,希望獲得讚歎;但是達磨祖師認為這只是人天小果,並沒有得到佛法的真實功德,為了提升梁武帝,使他更上一層樓,進而明心見性,脫離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所以就告訴他無功德。

    佛法是應根機而說的,五祖所開示的道理是要告訴大眾,除了修福田以外,更重要的還要脫離生死苦海。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五祖這麼說,就不再修福了。修行要福慧雙修,除了修福田之外,還要有清楚明白的智慧,知道如何了生脫死。

     

    【請分享:什麼是「生死事大」?什麼是「福慧雙修」?

     

    六、  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書寫之前,神秀思量:「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書寫之後,神秀復思量:「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甚且感慨聖意難測,於是懷此得失之心,「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神秀作偈呈心所見,所用之心不是本心,因此顛倒夢想,不得清淨。

    五祖不待見偈,「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待忽見其偈,隨即方便說法,借婉轉辭退盧供奉繪畫圖相,開示神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慈悲引導神秀破除我執我相,以證入無相。

     

    【請分享:您認為神秀大師書寫此偈前後之心境如何?您如何解讀此偈?

     

    七、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云。亦未見性。眾人疑息。

    惠能之偈,句句無相,五祖一見便知。他故意將偈擦掉,是在開示:無相本身亦是相,執著於無,則尚有一空見在,不是究竟之義。五祖「將鞋擦了」的動作,是以方便說法,他在教導惠能連對無的執著都要放下。由有相入無相,不可落在有無兩端,方能證入中道實相。

     

    【請分享:您對惠能大師此偈之解讀及五祖大師為何擦此偈?

     

    八、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前四句揭示自性本體,後一句揭示本體妙用。佛法之殊勝就在於性體妙用,像天上明月,體圓滿則能起大用,光照大地。「能生萬法」就是取自本性而讓佛光普照,成就眾生,所以佛法真是不二法、真究竟法。

     

    【請分享:您對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言這段經文的了解及體悟?

     

    九、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心法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請分享: 您如何解讀五祖將心法傳授給六祖的這段囑付呢?

    十、  惠能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請分享:您認為惠明為何能言下大悟?

     

    十一、  六祖於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

    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

    菜寄煮肉鍋 :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請分享:您對六祖在這樣惡劣環境中都能修道之體悟為何?

     

    十二、  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

    一僧云「風動」, 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能進曰:「不

    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一眾駭然。

    【請分享:您如何解讀仁者心動?

     

    十三、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無,唯

    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謂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師講涅槃經,經

    明見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經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 :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 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 :

    善根有二 :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請分享:您對這二段經文之解讀? 為何佛法是不二之法 ?

    本次討論不採逐條探討,請大家選擇其中一、二點 自由發言!

     

    照片拼圖引自網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668d70102wwi3.htm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