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鹿鼎記》與《世界上最爛的人》

凌晨交了最後一部《鹿鼎記》校對檔案,終於來到最後一哩路,剩下最後這五部金庸小說的紙本校對,雖然還有最難的文案待寫,但至少快結束了。

raw-image

小時候因為梁朝偉和劉德華的關係,我很喜歡《鹿鼎記》,當時也沒去想《鹿鼎記》其實不大像傳統武俠小說的設定,後來長大了,想得比較多,才明白成人對於價值的認定比較複雜,甚至在無意識中摻雜了社會價值觀的灌輸,反而是小時候單純,只覺得小說人物有血有肉,那就是我的朋友啊,我可以跟著他們闖江湖。其實,俠與義無須受限於武功是否高強,底層小人物也可以是俠義之士。昨晚校對到《鹿鼎記》的後記,金庸寫道:

❝但小說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說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造人物;好人、壞人、有缺點的好人、有優點的壞人等等,都可以寫。在康熙時代的中國,有韋小寶那樣的人物並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寫一個人物,用意並不一定是肯定這樣的典型。哈姆萊特優柔寡斷,羅亭能說不能行,「紅字」中的牧師與人通姦,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作者只是描寫有那樣的人物,並不是鼓勵讀者模仿他們的行為。「水滸」的讀者最好不要像李逵那樣,賭輸了就搶錢,也不要像宋江那樣,將不斷勒索的情婦一刀殺了。林黛玉顯然不是現代婦女讀者模仿的對象。韋小寶與之發生性關係的女性,並沒有賈寶玉那麼多,至少,韋小寶不像賈寶玉那樣搞同性戀,既有秦鍾,又有蔣玉函。魯迅寫阿Q,並不是鼓吹精神勝利。

小說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實的。小說反映社會,現實社會中並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小說並不是道德教科書。❞

這段話讓我想到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漫畫家艾克索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跟主播之間的爭論。主播認為艾克索的漫畫角色有歧視女性之嫌,艾克索回答,他畫那人物做什麼事,不代表他認同或提倡大家效法,我想艾克索想說的,和金庸的想法是一致的──不論是小說,還是漫畫,藝術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的心胸更寬大,而非受限於是非或價值判斷,狹隘了。藝術讓我們看見,世上並非只有黑白兩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錢可兒在小寒遇見夏天 editor & writer & translator @Taipei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