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他在威尼斯威尼斯,我在床上威尼斯

我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學姊去威尼斯玩,於是順口問她有沒有去總督府,她說有,接著我問了一個問題使他嚇了一跳,總督府旁邊是不是有一座漂亮的橋,她說她不清楚,我說旁邊有座橋,稱為嘆息橋,英國大詩人拜倫遊經此處,聽聞當地人說,當地的罪犯判除死刑要押往監牢前,皆經過此橋,透過橋上的小孔看向窗外的天空,而這一眼將會是他們最後一次看見天空,感嘆生命的逝去,而嘆下長長的一口氣,拜倫聽了很有感觸,於是將這座橋命名為嘆息橋。


何其可悲!大部分人認為旅遊的意義在於身歷其境,而耗費一整個月的工資買機票、三點起床趕飛機、擠在窄小的座位五個小時、拖著十公斤重的行李穿越整個航廈,氣喘吁吁到到一個語言、文化天差地遠的地方,去看那些網紅們所推崇的“此生必來、不看可惜”的“著名景點”,卻不知淵源、不知她在人類文化中所代表的意義,當你"親身經歷"、站在羅馬的卡庇多神殿山下,嘗試去感受歷史的厚重時,更不可能如愛德華.吉朋般“有感而發,而動筆寫下歷史學名作羅馬帝國衰亡史”[1],或如尼采般“瑞士的山巒中散步時,看見自然美景,而啟發她寫下哲學名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只“揮揮衣袖,PO了幾張限動”。


進一步說,要"身歷"才能"其境"是一種荒謬的論點,因為我們都受到現實上的限制。"歷代名畫裡"記記載一段故事,"宗炳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凡所遊歷,皆圖於壁,坐臥向之,其高情如此[2]",宋朝畫家宗炳年輕的時候喜歡去遊歷山水,但年老後體衰,沒辦法實際去看這些名山,所以只好將這些畫貼在牆壁上,躺在床上看畫,去欣賞、去想像這些名山的樣子,"臥以遊之"。又說,在現實中去體驗壯舉,如尼爾阿姆斯朗般體驗登陸月球、如查理林白般獨自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或如菲利普珀蒂般在世貿大樓上走鋼索的壯舉[3],不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更需要意志堅訂的去執行、突破種種的困難。刺激的體驗如此之多,但現實又處處設下限制,你做了這件事情、就沒空做另一件,如果尊崇“身歷其境”,會使得你只知此處,不知外面的大千世界。


"身歷"不但有現實上的限制,也受到時間上的限制。你能夠站在帕德嫩神殿面前,卻不可能感受到希臘曾經的輝煌,因為在希臘被鄂圖曼帝國統治期間,其中一場鄂圖曼與威尼斯的戰鬥中,有枚砲彈落在神殿內,瞬間引燃鄂圖曼軍隊的彈藥,引發劇烈的爆炸,而摧毀建築物的大部分結構,後來英國人入侵希臘,拆下最精華的雕塑、建築雕飾,運回大英博物館,所以你眼前所見的早已是破爛不堪的大理石建築,毫無繁華可言。英國詩人貝根曾寫下著名詩句:一座玫瑰紅的城市有著人類歷史一半之久[4],後來幾年後他造訪筆下詩中的古城佩特拉,但到了當地卻大失所望,因為在文獻中記載佩特拉最輝煌的模樣,殊不知現實中她早已落寞,眼前所見只是土黃色的廢墟。人類的歷史之寬廣、演變如此之快,"身歷"只能見到狹隘的當下,見到高聳林立的聯邦政府大樓以及整潔的街道,卻無法體驗如今被稱為政府中心(Government Center)的地方曾是斯卡雷廣場(Scollay Square),在1950年代曾是劇院招牌掛著Monday is ladies night、上演脫衣舞,治安混亂的紅燈區,又曾作為黑奴偷渡往加拿大的中轉站、廢奴運動中象徵解放的聖地[5]。所以如果以狹隘的現實體驗為依據,使得你只知現在,不知過去,這多麽可惜。


總而言之,這種走馬看花、實際體驗式的生活方式是有問題的,是用膝蓋在體驗、用眼睛去感受,而不是用腦袋瓜去體驗、用心在感受。你也許會說,可是我平常工作很忙啊!根本就沒空去研究。那我說,你搞錯了重點。當你拼了老命去工作只為了要一睹著名景點的“真容”,而在下班後,只想當沙發馬鈴薯(coach potato):滑手機、吸收毫無深意的娛樂。但這些你認為是在“放鬆”的事卻反而造成想像力匱乏、智性上的貧瘠,正因為如此,使得你覺得要“實際走一遭”才能“充實自己”,這些體驗耗資巨大,使得平常又要拼命工作,所以根本不是"你去旅遊",而是“遊在旅你”,正像梭羅所說:"不是人吃牛排,而是牛排在吃人"[6]。


當我們轉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往外追求現實的體驗,而是往內追求靈魂的提升,如梭羅所提倡般,一週中花六天的時間不是在工作上,是在休息、是在充實自己、是在培養智性,並用剩下的一天使自己溫飽[7]。當你花六天的時間使自己的智性提升、使自己的充滿創造力,久而久之,便不會被“牛排”或是地球一端的“美景”所吸引,而會去追求更高層的、更抽象的智性,因爲他正是如此的抽象、所以你可以自由的、不受拘束的用想像力把他填補起來,如阿根廷的超現實主義文學家博爾赫斯所做的詩“關於天賜的詩”,失明何以為“天賜”?因為現實的經歷只出現在“現在”、現實的體驗太花錢、現實使你過的太"現實"。正因"現實太現實了",所以要“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去取代那個可愛的現實“。



Reference

1. "1764年10月15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廢墟上沈思,忽然傳來神殿裡赤腳僧的晚禱聲,我的心中首度浮出寫作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愛德華.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

2. 歷代名畫記 第六卷 5

3. 後來被翻拍成電影“走鋼索的人”

4. Match me such marvel save in Eastern clime, A rose-red city half as old as time. John William Burgon,Petra (1845)

5. 斯卡雷廣場(scollay square),位於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市,在1990年代,波士頓市政府改建此地成政府中心(Governement Center)。

6. 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7. 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