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文章都是生命有所開展跟醒悟的時候,
不知何時開始,我的醒悟會又快又固定呢?
最近面臨組織發展的調適,
有關於「領導者和合作夥伴之間的互動模式可以如何開展」,
有趣的是這個世界從來都不一致,令人辛苦的事也來自於這些不一致,卻也因為這些不一致使得世界多元而有趣。
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個人所觀察、體悟、相信的過去、現在、未來去創建,
所以目前的靈感是將組織、個人,創建成一株母樹,
向都市人說,這裡將會有一棵母樹,想一起的就來吧。
經歷了過去一兩個月的洗禮,
觀察到人類行動的特質就像不同的生態係,
有些生物需要先驅者不斷地引領和奮鬥與決策,這是一個持續動態地平衡和演進,
不再需要初始生態環境、或是初始的照護方式時,生物會朝向其他領域逸散,
所以組織會需要不斷地調整,就像培育新生兒一樣,隨著他們發育的進程而不斷調整教養的方式。孩子不斷不斷地在變,沒有一刻是一樣地。所以主要照顧者也必須隨之滾動式調適。
母樹的概念,來自前陣子閱讀地一本書<<尋找母樹>>,在健康且蓬勃地森林裡,土壤中會有無數地真菌,這些真菌是樹健康成長的重要關鍵。
而任何接觸過土地表層以下的人,都經驗過,在一片死寂的地裡,形成土壤的是另一些物質。
那麼成為母樹的過程中,來自大自然的一切有好壞之分嗎?
我必須說不存在好壞。
就如同宇宙萬有的愛對於整個宇宙都是愛一樣,不管其中的組成成分是什麼,他是沒有區別的;但這能夠呼應到組織經營嗎?
我們會依據能不能讓組織朝向整體想要的樣貌而成長,來判斷來的人、事、物是好的,或不好的。但在#都會共生實驗#不太一樣。
所以#都會共生實驗#朝向整體想要的樣貌是什麼呢?我會說是向地球母親、整個宇宙學習的組織,來的人不存在好壞,只會創造出不同的菌絲和小群體。那如果遇到理念衝撞、削弱組織的各種事件呢?我會說因為這是一個屬於母樹所創建地空間,透過所有人事物的流動,我們的理念還是會傳遞出去,最後形塑一個我們想要的森林,而母樹向上邁向天際的渴望不會停歇,向下扎根的必然也不會停歇。也會歸零,並對當下狀態說Yes,或說No。
回到組織,幼苗生長有生長點、也需要有根系。是時候各自發揮功效了。
#生態動力農法
#Suzanne Simard, Finding The Mother Tree 尋找母樹
#都會共生實驗
#Bio-Dynamic 生物動態
#Steiner, Waldorf 史代納 華德福
#零極限
#地球花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