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漫畫 話 小說

作為一個創作媒材,漫畫自然有能力承載既有的小說作品,轉化為新的作品,但在這個分類下,似乎不是那麼單純,例如寫小說作者畫的漫畫,雖不確定這些漫畫是否也以文字形式出版過,但我還是直接假定是僅以漫畫出版,而這個選擇也是作者或出版社的選擇下促成的,所以這些作品可以單純以漫畫的角度觀看。以下就讓我再次以圖書館可以找到的漫畫來瞎扯一下。

承接以上觀點,我們可以先看到 知岸老師的妖怪絮語,他的角色設計和故事場景可以看得出漫畫常見的一些風格或形式,但當我們細看漫畫劇情,會發現一些細節的安排有小說的縝密感存在,作為一個遲鈍的讀者,我是先感受到某種阻力(漫畫透過類型、簡化 消除的質地?),後來看作者結束才猜測出以上的原因。本例子是同時能貼合兩種媒材本身的既定架構的作者的情況。


此外,有一種極端的特例,沒有常見漫畫固有的形式,但仍然積極透過漫畫將手邊的故事(可能原始是小說材料?)快速展現給大家,漫畫的特性使得大家都能快速簡單地畫出一個故事,複雜的情緒可透過符號代替、無法描述的複雜景物可用文字(或是相片?)取代、一時想到的姿態可用簡筆勾勒,這時就產生了有別於一般漫畫的質地,除了 早前已經被人發掘的夏刃,我私自認為 蘆葦草的漫畫也算是此種類型,有點武俠背景的故事,作者用了一些特效去表現角色的招式,角色配合著照片背景的空間戰鬥對峙著,這種有別於一般日式漫畫的風格對我們一般漫畫讀者來說也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最後讓我們回到主題吧,漫畫自然能夠帶有文學的質感(懷疑的人可以去看看 曾耀慶老師的漫畫),但這邊想要提的是智海 老師和 江康泉 老師一起製作的 「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雖然受限於地域沒辦法窺探那些文學作品,但每一篇都可以感受到漫畫家對小說原作的不同詮釋,除了更直接的漫畫形式來表現文學的內容,更融合漫畫和文學特有的質地,兩位老師的後記更讓我們窺探到那些轉化過程,讓我這種遲鈍的讀者也能說出些具體的心得。這類漫畫讓人發現漫畫的可能性,但這份可能性並非來自漫畫自身,而是需要更多不同人事物介入其中,改變才會慢慢顯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