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尋覓張愛玲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樂,更形我的淒清!別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無論怎樣,我倆總有蘊著淚珠撒手的一日。《不幸的她》

    一直以來,我其實有點抗拒看第三者評論張愛玲的書籍。總覺得,閱讀從來是讀者與作者之間,一種近乎靈魂相認的交流。心之相通又何需別人來說三道四呢。但當然,每回看到人家寫張愛玲我總會帶著一份不屑和好奇的心理翻它幾頁。《尋覓張愛玲》我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在一個下雨的星期六一口氣讀完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每一次看完有關張愛玲生平的故事,內心總有點難以平復的戚戚然的感覺。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至少在我心目中是這樣想的。但成長經歷在她的內心留下了一道很深很深的傷痕。如果父親是每一個女孩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是女孩心中的理想對象的設計藍圖。我深深覺得,張愛玲自小其實是很崇拜她父親的。而事實是,她的父親是她的文學啟蒙。以後的決裂,對張愛玲而言應該是一個不能磨滅的傷痛。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張愛玲遇上胡蘭成會不能自拔。只要細心將兩人比較,你就會發現二人頗有點共通之處。


    一直以來,我對於張愛玲總有一份憐惜的心。一個11歲的小女孩可以寫出以上的文字。除了讚嘆她的天才,怎能不慨嘆她透視世情的通曉呢。11歲的女孩,應該還在理直氣壯地做盡一切最幼稚最可笑的勾當。可她卻在那裡嗟嘆人生聚散,本是無常。記得她曾經說過。小時候因為搬家告別一個兒時朋友,安頓後她寫了一封長信給她,鉅細無遺地將豪宅畫在信中。可她的朋友沒有回信。她曾經在文中輕描淡寫地形容這件陳年往事。然而,從這段文字當中,我看到的,是經歷過失去之後的一個人生總結。


    欣賞作者為了探尋張愛玲的第一份處女作,又或是彌清了她第一篇英文作品的時間點。我不是張迷,對張學亦一無所知。但讀到「張愛玲大事年表」的最後一段,我的心都不覺沉了下來了。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於洛杉磯家中逝世,終年七十四歲,死因是心血管疾病。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張愛玲朋友莊信正的大學同學)在《有緣得識張愛玲》裏寫道:「張愛玲是躺在房裏唯一的一張靠牆的行軍牀上去世的。身下墊着一牀藍灰色的毯子,沒有蓋任何東西,頭朝着房門,臉向外,眼和嘴都閉着,頭髮很短,手和腳都很自然地平放着。她的遺容很安詳,只是出奇的瘦,保暖的日光燈在房東發現時還亮着。」

    有看過天才夢的人,應該都會記得張愛玲自言她是一個在天才以外,在現實世界裡的一個白痴。到底她經歷過什麼,才會學懂在臨死前準備好一切。墊着一牀藍灰色的毯子,開著一記保暖的日光燈。心痛著妳喔。如果可以,我很想跟你說。下次請你不要隨便愛上別人啊!除非那個人,像我。一樣的愛你,寵你,疼惜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