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們的民主感到恐懼」: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警鐘為何震驚全美?

「為我們的民主感到恐懼」: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警鐘為何震驚全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我們的民主感到恐懼。」這句話出自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索尼亞·索托馬約爾之口,在她對特朗普訴美國案的異議書中,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敲響了美國民主的警鐘。


索托�yor大法官是誰?她是一位來自紐約貧民窟的波多黎各裔美國人,通過自身努力考入耶魯法學院,畢業後成為檢察官,後被老布什提名為聯邦地區法官。作為一位自由派法官,她卻比大多數人都更相信美國夢和制度的力量。


正因如此,當這樣一位堅定的制度捍衛者說出「為民主感到恐懼」時,我們不得不重視。這句話代表著什麼?它意味著美國民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讓我們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2024年7月,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裁定,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的官方行為享有刑事豁免權。這一裁決引發了廣泛爭議,索托馬約爾大法官在近60頁的異議書中,對多數派意見進行了嚴厲批評。


她指出,這一裁決不僅違背了先例和歷史,更與邏輯和特朗普自己的論點相矛盾。她引用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約瑟夫·斯托里等開國元勛的話,暗示即便是這些被認為不太民主的人物,也不會支持如此荒謬的決定。


索托馬約爾大法官的異議書不僅僅是法律層面的批評,更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深刻擔憂。她看到的是一個正在走向專制的國家,一個可能失去法治精神的社會。


這讓我想起了2016年的一個案例。當時,特朗普剛當選總統不久,就頒布了著名的「穆斯林禁令」行政令。最高法院最終以5比4的投票支持了這一禁令。當時,許多法律專家認為這一決定違背了美國的憲法精神和價值觀。


然而,那時的爭議似乎還局限於具體政策層面。而今天,我們討論的已經是總統是否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根本問題。從「穆斯林禁令」到「總統豁免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權力真空,以及日益脆弱的制衡機制。


索托馬約爾大法官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美國政治的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社會撕裂加劇,對民主制度的信心不斷下降。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21/10/31/majority-of-americans-continue-to-favor-moving-away-from-electoral-college/),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選舉制度和民主機制失去信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最高法院的裁決無疑是雪上加霜。它不僅可能影響2024年的總統大選,更可能永久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如果總統真的享有無限的豁免權,那麼權力的濫用將變得難以制止。


索托馬約爾大法官的話語之所以如此震撼,正是因為它來自一個「體制內人士」。她不是激進分子,不是街頭抗議者,而是最高法院的一員。當這樣一個人也開始「為民主感到恐懼」時,我們就不得不認真思考:美國的民主制度是否真的陷入了危機?


也許,索托馨爾大法官的異議書會成為未來歷史學家研究美國民主衰落的重要文獻。也許,它會成為喚醒美國人民的一記警鐘。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認真聆聽這位經歷過美國社會各個階層的法官的忠告。


美國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民主制度能否經受住這次考驗?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要等到2024年大選才能揭曉。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當連最樂觀的制度守護者都開始擔憂時,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捍衛民主貢獻自己的力量。

avatar-img
罗叔说事儿的沙龍
0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罗叔说事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羅馬帝國的輝煌歷史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驚人事蹟——他們竟然將重達400噸的埃及方尖碑,從尼羅河畔運送到地中海彼岸的羅馬城。這不僅是一項工程奇蹟,更揭示了古代文明之間錯綜複雜的權力角力與文化交融。 想像一下,公元前30年,奧古斯都剛剛征服埃及,站在金字塔腳下,目光卻被遠處高聳入雲的方尖碑所吸引。
加里寧格勒,這個被波蘭和立陶宛夾在中間的俄羅斯飛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作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戰略重地,加里寧格勒不僅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大本營,更是俄羅斯唯一一個冬季不結冰的波羅的海港口。然而,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這塊土地的命運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我等不及被告了。」路易斯安那州長蘭德里在一場籌款活動上如此宣稱。這番話並非出於某種自我懲戒的衝動,而是針對他剛簽署的一項新法——要求該州所有公立學校教室懸掛《十誡》。 這項法案引發了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這是弘揚美國建國精神的舉措;反對者則指出,這明顯違反了政教分離原則。然而,無論站在哪一方
羅馬帝國的輝煌歷史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驚人事蹟——他們竟然將重達400噸的埃及方尖碑,從尼羅河畔運送到地中海彼岸的羅馬城。這不僅是一項工程奇蹟,更揭示了古代文明之間錯綜複雜的權力角力與文化交融。 想像一下,公元前30年,奧古斯都剛剛征服埃及,站在金字塔腳下,目光卻被遠處高聳入雲的方尖碑所吸引。
加里寧格勒,這個被波蘭和立陶宛夾在中間的俄羅斯飛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作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戰略重地,加里寧格勒不僅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大本營,更是俄羅斯唯一一個冬季不結冰的波羅的海港口。然而,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這塊土地的命運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我等不及被告了。」路易斯安那州長蘭德里在一場籌款活動上如此宣稱。這番話並非出於某種自我懲戒的衝動,而是針對他剛簽署的一項新法——要求該州所有公立學校教室懸掛《十誡》。 這項法案引發了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這是弘揚美國建國精神的舉措;反對者則指出,這明顯違反了政教分離原則。然而,無論站在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