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大片王國的衰落:解析漫威電影宇宙為何失去初心,沉迷於自我複製

    漫威電影宇宙(MCU)曾經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卻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究其原因,不僅僅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或「多元化」,而是更深層次的「講故事熵」問題。


    讓我們以《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的一個場景為例。在最後的大戰中,所有女性超級英雄突然集結在一起,這一幕在當時引發了不少討論。表面上,這是為了彰顯女性力量,但實際上,這種刻意安排的場景反而暴露了劇本的生硬與刻意。


    這種現象被稱為「講故事熵」,源自於湯姆·范德林登(Tom van der Linden)的一篇影評。他認為,當一個故事達到了其精華的極限,創作者要麼保持原樣,要麼開始添加複雜性,稀釋原有的概念。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奇怪的光劍設計,或者是不合邏輯的劇情安排。


    范德林登的視頻《The Marvelization of Cinem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Mq0ysw8Gg 深入探討了這一現象。他指出,反熵式的講故事才是真正吸引觀眾的方式,因為它能將豐富的思想濃縮成簡潔明瞭的形式。然而,資本主義的邏輯卻要求不斷擠壓已被證明成功的IP,這就導致了「公司熱情」取代了「藝術熱情」。


    迪士尼 2023 年推出的《願望》就是這種趨勢的集大成者。這部只有 90 分鐘的電影中,塞進了多達 100 到 150 個對其他迪士尼電影的元素引用。華爾街日報影評人凱爾·史密斯(Kyle Smith)諷刺道:「基於其半成品的劇本,好萊塢編劇們對人工智能取代他們的工作的恐懼似乎是有道理的。這部電影似乎以回收其他童話故事的碎片為榮。」


    然而,並非所有的續集或重啟都是如此。《壯志凌雲:獨行俠》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它利用了懷舊元素,但並不依賴於此。相反,它將原作的精髓壓縮成了一個更緊湊、更連貫的故事。


    可悲的是,許多左派評論家卻忽視了這種藝術上的退化,而將焦點放在了政治正確上。他們認為,只要電影傳達了「正確」的政治信息,就應該得到支持。這種態度不僅忽視了藝術的本質,也給了保守派批評家攻擊的機會。


    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邏輯對藝術創作的侵蝕。大製片廠並不真正關心「覺醒」或社會正義,他們只關心如何最大化利潤。因此,我們看到的所謂「進步」元素,往往只是一種市場策略,而非真正的藝術表達。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曾警告過這種現象。他指出,人們總是傾向於將理想當作已經存在的現實。這種將道德信念轉化為知識信條的做法,會讓我們誤以為已經取得了尚未贏得的勝利。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對電影藝術的期待。真正優秀的作品應該能夠通過其藝術性來傳達信息,而不是淪為簡單的宣傳品。只有這樣,電影才能真正觸動人心,引發思考,而不是僅僅滿足於表面的政治正確。


    作為觀眾,我們應該更加批判性地看待這些商業大片,而不是簡單地被表面的「進步」元素所迷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推動電影藝術的真正發展,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自我複製和空洞的政治表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