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

人生路上,總是需要善知識來教導我們,就算是俱足智慧與福德的善財童子,依然努力尋師問道向善知識請益學習,何況是凡夫俗子的我。

於是,一直想要以此為題,將內容整理出來,體會其中的深意。


Style : Oil painting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 / 第一類【經義】 / 016-018佛法真義(共3冊) / 018佛法真義3 / 佛門行事 / p297 五十三參

五十三參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只要經濟、條件許可,都希望能有機會到國外留學、旅行,增廣見聞。在佛教的《華嚴經‭ '‬入法界品》中,也記載了一位佛教的青年,叫做善財童子,他因為受到文殊菩薩的啟發,於是發心到處尋師訪道,先後總共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位善財童子,可以說是佛教青年遊學參訪的代表;藉由「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實也在告訴我們,參訪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參訪的意義與重要。


Style : Oil painting


首先,在出發之前,文殊菩薩就提醒了善財童子,參訪時要具備正確的心態,他說:「善知識們在度化眾生時,都有許多的善巧方便智,調伏、攝受一切眾生,你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傲慢,你要謙卑的去學習善知識的優點,不要去注意、在乎別人的缺點。」 另外,善財童子參訪的對象裡,可以說不分尊卑、職業、性別、身分,不但有菩薩、國王、長者、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信眾,也有外道、婆羅門,甚至企業家、開香鋪的老板、家庭主婦、藝術家、數學家、妓女、船師、青少年等。在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女性朋友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此中,自在優婆夷以蔬食美味供養眾生,他先從色身存活的基本需求予以滿足,然後再到思想上的引導,助人解脫;而女菩薩婆須密多,則是只要你和他擁抱一下,互相握個手,你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從這許多善知識各種不同的方便善巧,說明世間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只要契理契機,講經說法是弘揚佛法,音樂歌唱、藝術文化、媒體傳播、體育運動等等,只要能夠淨化人心,都是弘揚佛法。


Style : Oil painting


AI生成文

一、德雲比丘,寄發心住

德雲比丘是《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的第一位善知識,象徵初發心住。此比丘引導善財童子觀察佛法的微妙功德,並強調悲智相導的重要性。透過對一切諸佛智慧的憶念,德雲比丘幫助他建立大悲心,追求無上正等正覺。這一過程被視為修行的基礎,標誌著信心的啟發和對佛法的深入理解。

德雲比丘的寄發心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要內容:

菩提心:發起追求佛道的心,強調修行的根本動機。 大悲心:將眾生的苦難視為自己的苦難,無私地幫助他人。 方便心:根據眾生的不同需求,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來度化眾生。 這些內容構成了菩薩行者的核心理念,促進自利與利他的實踐。

德雲比丘的寄發心住開始於善財童子向文殊菩薩請教,尋求菩薩行的修學方法。文殊菩薩指引他前往勝樂國的妙峰山,尋找德雲比丘以獲得教導。善財童子在七天後見到德雲比丘,並向其頂禮,表示對其德行的尊敬。在此過程中,他發起了對菩提心的渴望,這標誌著他修行的初步階段和對佛法的深入追求。

德雲比丘在寄發心住期間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修行與教化:德雲比丘專注於修行,時常以大海作為修道的比喻,思維其廣大、深邃和包容,象徵著大悲心和安住心。 親近善知識:他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鼓勵信徒要虛懷若谷,隨順教誨,並避免懶惰與懈怠。 日常實踐:德雲比丘的生活中融入了六波羅蜜的實踐,從早到晚都與菩薩行相應,並不斷增長自己的信心和慈悲心。 這些日常活動不僅促進了他的修行,也為他人提供了榜樣和指導。


Style : Oil painting


二、海雲比丘,寄治地住

海雲比丘的寄治地住主要是以大海作為修行的象徵,強調心靈的廣大與深邃。他在海門國生活了十二年,經常思惟大海的特性,如廣大無量、深不可測、包容一切等,這些都比喻著菩薩的慈悲心和安住心。他能夠詳細解說發菩提心的因緣,幫助修行者建立廣大的善根力量,並引導他們進入菩薩行的境界。

海雲比丘的教導對善財童子有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的廣大:海雲比丘以大海的特性來比喻修行者的心,強調要像大海一樣包容萬象,這促使善財童子理解到慈悲和忍耐的重要性。 智慧的明澈:他教導善財童子學習海的變化,讓他明白修行者應具備清晰的智慧,以應對不同的境遇和挑戰。 利樂眾生:海雲比丘指出,真正的利樂眾生需要具備大海般的胸懷和品德,這激勵善財童子在未來的修行中更加注重對眾生的關懷和利益。 這些教導不僅增強了善財童子的菩提心,也指引他在後續修行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海雲比丘的教導對善財童子的修行進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海雲比丘以大海的特性為比喻,教導善財童子要具備廣大、深邃和包容的心,這些理念幫助他深化了對菩提心和慈悲心的理解。此外,海雲比丘強調修行中的靈活應變,使善財童子在面對不同境遇時能夠隨機應變,進一步增強了他的修行信心和能力。


Style : Oil painting


三、善住比丘,寄修行住

善住比丘在寄修行住的教導中,強調了修行的實踐與內心的穩定。善財童子在此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專注於善知識的教誨,並透過實踐菩薩行來深化自己的修行。這段時間,他學會了如何將理論轉化為行動,以達到自利利他的境界。 此外,善住比丘的教導也促使善財童子理解修行中的自在與無所住,幫助他在精神上獲得平靜與穩定,進而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善住比丘的教導對善財童子在生活中實踐菩薩行有顯著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理論與實踐結合:善住比丘強調修行的實踐,鼓勵善財童子將所學的佛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實現自利利他的目標。 心靈的穩定:他教導善財童子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使其能在面對生活挑戰時不失慈悲心和智慧。 廣泛的學習:善住比丘鼓勵善財童子向各類善知識學習,這種開放的態度使他能夠從不同領域吸收智慧,豐富自己的修行經驗。 這些教導不僅增強了善財童子的修行信心,也促進了他在生活中更有效地實踐菩薩行。

善住比丘的教導對善財童子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發揮了關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穩定:善住比丘強調內心的安定與清明,幫助善財童子在遭遇挑戰時不被情緒所左右,保持冷靜與理智。 實踐菩薩行:他教導善財童子如何將菩薩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讓他在面對困難時能夠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應對。 增強信心:善住比丘的教誨增強了善財童子的信心,使他能勇敢面對各種困境,並堅持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目標。 這些指導使善財童子在修行過程中更加堅定,能夠有效地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善住比丘的教導對善財童子在求道過程中解脫煩惱起到了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清淨心的培養:善住比丘強調修行者應保持清淨心,這使善財童子學會如何去除內心的雜念與煩惱,專注於修行。 實踐菩薩行:他引導善財童子將菩薩行應用於日常生活,透過自利利他來轉化煩惱,增強對眾生的慈悲心。 面對困難的智慧:善住比丘教導善財童子在面對挑戰時運用智慧和耐心,這幫助他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困擾,而不被其影響。 這些教導促進了善財童子在修行過程中逐步解脫煩惱,達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二: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