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燃燒殆盡的「完美主義」,錯了嗎?(心智系列-9)

有個主管總是要求極高的標準,不論你做得多好,他總是擔心你會因此自滿,於是給你設定更高的目標,讓你追逐那些卓越的榜樣,不留任何喘息的空間。反之,當你遭遇失敗或挫折時,他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你,讓你感到內疚與自責。對於新挑戰,他總覺得你準備不足,要求你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無法讓你真正去嘗試。如果你的主管是這樣一個「高標」,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你能忍受多久而不選擇離開呢?

然而,當這個主管並非他人,而是你內心的「完美主義」時,你無法辭職,只能一輩子與這個“主管”共處。這會帶來多大的壓力呢?

燃燒殆盡的「完美主義」

每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一個「完美主義」的自己,只是程度和展現方式各有不同。那些在職場上表現卓越的同事和主管,常受益於自己的「完美主義」,但隨著年資增長,他們也可能被這種心態所困,漸漸失去動力和成就感而不自知。他們常見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如下:

1. 不放過任何細節

「完美主義」者無法容忍「不完美」,對每個細節都反覆調整,即使周圍的人都已經認為夠好了,他們仍然無法釋懷。例如,在報告中,他們可能會花上數小時反覆調整字體間距,只為追求那個理想的標準,即使因此熬夜也在所不惜。這樣的行為雖然顯示出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但卻可能讓人感到壓力大增,最終可能導致職場倦怠。

2.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完美主義」者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即使在職場中表現出色,他們仍低估自己的能力,總認為自己永遠有不足的地方。他們專注於那些達不到的標杆,忽略了自己的成就,從而不斷感受到職場壓力,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幸福感。

3. 「非黑即白」的思維

「完美主義」者習慣以絕對化的方式看待事情,無法容忍中間地帶。他們認為如果事情沒有達到「完美」,就是失敗。因此,他們在面對新挑戰時,往往選擇放棄而非嘗試。這種二元思維導致他們無法靈活適應變化,也無法體會到面對挑戰時的自我成長機會。

4. 難以接受反饋

雖然「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嚴厲批評,但當別人給予反饋時,他們卻難以接受。他們常把批評視為對自己「不完美」的指責,這讓他們感到壓力大增,無法有效進行壓力管理。這樣的防禦心理讓他們不容易改變,也不容易自我實現。

5. 無法自我肯定

矛盾的是,「完美主義」者渴望別人的認可,但對自己的肯定卻總是抱有懷疑。他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難以接受自己的貢獻和優勢。當被要求自我肯定時,他們多半用「認真」、「努力」等泛泛之詞回應,卻難以真正承認自己的創造力或對團隊的積極影響。這樣的心態使他們無法真正體會到成就感,並可能進一步加深心理壓力和倦怠感。

「完美主義」錯了嗎?

追求「完美」並沒有錯,但若脫離現實、無限上綱的「完美主義」就需要重新審視。根據積極心理學和認知行為療法(CBT)的原則,我們需要培養一種動態、靈活的心態,以避免陷入固化思維。

「完美」是持續進化

以蘋果的iPhone為例,哪一代才是「完美」的呢?即使經典如iPhone 4s或iPhone 6,也並沒有一代可以稱之為「完美」。這是因為,現實中的「完美」是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想像一下,如果蘋果在初代iPhone時就停滯不前,那麼之後的進步和變革又從何而來呢?同樣地,在職場中,我們也應該接受不完美,並視其為一種成長的機會。

「完美」是刻意成長

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靈活、敏捷的心態,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一旦停滯不前,不願變革,便可能陷入自我設限,甚至影響心理健康。Nokia、百視達、柯達這些曾經的巨頭,因無法超越自我、跟上時代的變化而逐漸衰敗。因此,要在職場中維持競爭力,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克服完美主義,培養成長型思維,並持續刻意成長。

動態「完美」而非靜態「完美」

在快速變化的VUCA時代,僵化的「完美」已經不再適用,唯有保持動態的「持續進化」和「刻意成長」,才能真正適應這個變動的環境。靜態的「完美主義」會讓人燃燒殆盡,甚至損害心理健康;我們需要將「完美」轉變為一個成長的過程,擁抱變化,不斷自我革新。

如何克服完美主義?

停止追求脫離現實的「完美主義」,改變心態,把「完美」設定為在當下可以達成的目標,不斷向前探索。認識到失敗也是成長的一部分,減輕壓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我們可以透過設立合理的目標,將挑戰視為一個獲取動力和成就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管理職場壓力。

那麼,你願意放下心中那個僵化的「完美主義」,擁抱一個持續進化、成長的自我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