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易經故事 小過九四 周成王 禁室培育七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4744707?pr=true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咎:爭相走向出口,引伸災禍。

    無咎:沒有災禍。


    弗:用絲繩彎曲回環矯正樹木,引伸矯正、否定。

    過:支離破碎的道路,引伸經過、過失。

    遇:禺猴在路上結伴行走,引伸遇上。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往:路上行走,揚起塵土,引伸前往。

    厲:山崖下的蝎子,引伸厲害。

    必:以利器分開物體,引伸一定。

    戒:雙手持戈,引伸警戒。


    勿:用刀割至出血,引伸不要這樣做。

    用:量米用的斗桶,引伸有用。


    永:水不斷分流,引伸永遠。

    貞:用刀刻鼎,引伸經過驗證。


    意思是沒有災禍,矯正過失就可以,繼續作惡必受到懲罰,不要這樣做,要永遠經得考驗。


    周成王的故事,可解爻義。


    姬誦(前1056年—前1025年),姬姓,名誦,岐周人。

    周武王姬發與王后邑姜兒子,太師姜子牙外孫。


    周武王在牧野之戰滅亡商朝後,為有效統治商朝遺民,將原商朝領地劃分為四個區域:在原商都朝歌建立殷國,封給商紂王兒子武庚(《史記》稱為祿父)。


    周武王將三個弟弟封於殷國周邊,用來監視武庚,統稱「三監」。


    朝歌以東地區建立管國,封給管叔鮮(周文王三子)。

    朝歌以西地區建立蔡國,封給蔡叔度(周文王五子)。

    朝歌以北地區建立霍國,封給霍叔處(周文王八子)。


    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同胞弟弟周公旦,封地在周,受封頭等公爵,有周公稱謂。


    《尚書·金縢》記載:周武王得了重病。

    周公旦設法壇向周室三王(太王、王季、文王)禱告:您的長孫姬發得了十分危重的病,我願意代替武王去侍奉鬼神(代替武王去死),我柔順巧能,多才多藝,比武王更善於侍奉鬼神。

    而武王正接受天地的任命,掌握天下,使百姓安定,就讓武王繼續履行上天降給周室的使命吧。請先王定奪。


    禱告後卜筮,都出現吉兆。

    史官記錄周公的禱詞,放進金屬裝束的匣子收藏。

    第二天,周武王的病痊癒。


    前1043年,周武王逝世,遺命營建東都雒邑。


    夏、商王位傳承,有兄終弟及傳統,王位可在兄弟之間依長幼次序傳承。

    按兄終弟及,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可繼位,其次是第四子周公旦。


    最終沒按兄終弟及傳位,周武王十三歲兒子姬誦即位,是為周成王。

    周公旦以成王年幼「恐諸侯叛周」為由攝政,代周成王行事。


    「周初四聖」的周成王叔叔周公旦、召公奭(召公)、周成王親外公姜子牙(太公)、外族重臣太史佚都沒有反對。


    《史記·周本紀》記載:公乃攝行政當國。


    《禮記明堂位》卷三記載: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尚書·大傳》卷三記載:周公身居位,聽天下為政。


    《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


    周成王生病,周公旦剪下指甲沉入河中,向河神祈禱說:王年幼沒有主張,冒犯神靈的是我自己。

    隨後將祝告冊文藏於秘府,周成王果然痊癒。


    管叔、蔡叔等以周公專權為藉口,聯合武庚及淮夷諸國發動叛亂。


    《尚書‧周書‧金縢》記載: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

    (「流言」最初在此出現)


    《周書·金滕》記載,周公旦對太公與召公說: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弗辟是不坐王位意思)


    周公旦親自率領部隊討伐,經三年時間平定叛亂,誅殺武庚及管叔,囚禁蔡叔於郭鄰,廢霍叔為庶人,史稱「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後,周成王統治期間延續周武王分封制度,包括宋國、衛國、魯國、晉國、楚國、蔡國、聃國。


    周公旦授權太公望,征討不服周朝的東方各國諸侯,太公望很快就控制東方。


    周公旦將國家勢力擴展至東海,史稱「周公東征」。

    一大批商朝貴族成了俘虜,稱為「頑民」。


    周公旦計劃在東面營建雒邑。

    周成王接見過「何」,「何」的先父曾追隨周文王,周成王賞賜「何」一些貝幣,「何」為了紀念此事鑄造「何尊」。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在鎬京祭拜武王廟,步行至豐京祭拜文王廟,派召公奭到雒邑周圍測量,反覆勘察地形。

    三月,命周公旦占卜,得到卦象大吉。


    周成王成功營建雒邑,放置九鼎,將「頑民」遷往雒邑,命周公旦寫《多士》訓誡「頑民」。


    《多士》說:自湯至帝乙,殷代諸王無不遵循禮制去祭祀,勉力向德,都能上配天命。後來到殷紂時,大為荒淫逸樂,不顧天意民心,萬民都認為他該殺。


    周朝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雒邑,又稱「東都」。


    周公旦攝政第六年,重新制定禮儀,譜制雅樂。

    《儀禮》記載,周初禮共有十七項,禮和樂相輔相承最終形成禮樂制度。


    周公旦攝政七年後,周成王八年正月初一還政周成王,自己以大臣身份繼續輔佐周成王。


    周成王親政後,有人說周公旦壞話,周公旦逃亡到楚國。


    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官,《放言五首·其三》是說周公旦逃亡一事:

    贈君一法決狐疑,

    不用鑽龜與視耆。

    試玉要燒三日滿,

    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下士時。

    向使當時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


    周成王打開秘府,發現周公旦當年以自身代替周武王去死、為自己向河神禱詞的兩篇冊文,感動得淚流滿面,迎回周公旦。


    周公旦回國後,為免周成王驕奢淫逸,寫《尚書·無逸》勸諫:做父母的,經歷很長時間創業成功,子孫驕奢淫逸忘記了祖先的困苦,以致毀敗了家業,做兒子的能不謹慎嗎?


    周成王去世前,擔心太子釗不能勝任國事,命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基。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離世前,召公奭、畢公高率領諸侯,帶太子釗拜祭先王宗廟,用周文王、周武王開創基業艱難,反覆告誡太子,讓他力行節儉,戒除貪慾,專心治理國家。

    太子釗繼位,是為周康王。


    周成王與周康王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頌德之聲四處興起,被譽為「成康之治」。


    《史記》記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


    周成王葬於畢原,清代陜西巡撫畢沅在周陵附近立碑,即漢平帝康陵東南,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院內的大冢。


    現代考古證實,畢沅立碑的位置,不是周成王陵,而是漢平帝康陵的陪葬墓,孝平王后陵。


    1963年,考古學家在陜西寶雞出土「何尊」,銘文中記載周成王「宅於成周」,還有「宅茲中國」四個字,這是首次出現「中國」一詞。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收藏一批戰國竹簡,經碳十四測定,證實為戰國中晚期文物。

    戰國竹簡全篇簡文與《尚書》的《金縢》大致相合,應為《金縢》篇的戰國寫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