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4859185?pr=true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密:在家中生火取暖,引伸密封。
雲:雨的來源,即雲。
不:根向下生長,引伸否定。
雨:天上降下的水,即雨。
自:鼻,即自己。
我:刖刑用的三齒鋸,後借用為自己。
西:鳥在太陽西下時回巢,引伸西面。
郊:城邑以外地方,即郊外。
公:均分物品,引伸公平、公正。
弋:長木柄頂端有利器,引伸武器。
取:手執耳朵,引伸取得。
彼:路上遇到他人。
在:種子破土而出,引伸存在。
穴:挖地得到居住空間。
意思是我所在的西邊郊外,雲層堆積但不下雨,躲在洞穴內以武力守護。
宋末文士謝枋得的故事,可解爻義。
謝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江南東路弋陽縣人,祖籍福建路邵武軍。
謝枋得父親謝應琇因忤據要津者,被丞相董槐冤劾死。
母親桂氏,江西貴溪人,賢惠明達,誥封正二品碩人。
桂氏共生有四個兒子:長子謝君禹,次子謝枋得,三子謝君烈,幼子謝君澤。
謝枋得妻子李氏,是饒州安仁人。
《宋史列傳》記載:為人豪爽,每觀書五行俱下,一覽終身不忘。性好直言,一與人論古今治亂國家事,必掀髯抵幾,跳躍自奮,以忠義自任。
寶祐四年(1256年),謝枋得與文天祥同科考進士,對策時,嚴厲攻擊丞相董槐與宦官董宋臣。
謝枋得原擢升中進士甲科,公布考生名單時,考中乙科。
謝枋得任命擔任撫州司戶參軍,董槐仍在位,隨即棄職而去。
寶祐六年(1258年),蒙古軍大舉攻宋,朝廷任謝枋得為禮兵部架閣,負責招募民兵,籌集軍餉,保衛饒、信、撫三州。
謝枋得變賣家產,八方奔走,經多方籌措,共募得民兵萬多人。
景定五年(1264年),謝枋得在建康當考官,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奉幣向蒙古軍求和。
蒙古大汗蒙哥剛死,內亂發生,忽必烈答應條件,率蒙古軍北撤爭奪王位。
蒙古軍剛撤,賈似道誣陷各地抗蒙將領貪污軍費,逼他們破產賠償。
謝枋得極為憤慨,以賈似道政事為題,言「兵必至,國必亡」,指賈似道「竊政柄,害忠良,誤國毒民」。
漕使陸景思送上文稿給賈似道,賈似道以謝枋得居鄉不守法紀、起兵時冒領使用科降錢,誹謗他,追奪兩官,貶謫興國軍的疊山,謝枋得以「疊山」為號。
咸淳三年(1267年),謝枋得被放回家鄉,沒有出仕,在弋陽家中隱居,閉門講學。
謝枋得青年時期精通《易經》,中年時期信奉道教,對功名利祿一向看得很淡,不與豪門接近,生活儉樸。
1269年,謝枋得開始學道家「辟谷養氣」。
德祐元年(1275年),元將伯顏率元兵大舉攻宋,逼近臨安,情勢緊張。
左丞相留夢炎棄職逃跑,兵部尚書呂師孟降元,不少封疆大臣與前線將領紛紛投敵,大片國土淪喪。
謝枋得與呂師夔友善,應詔上書,以一族人舉保呂師夔。
朝廷同意,謝枋得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身份擔任信州知州。
伯顏大軍殺來,呂師夔主動迎接,城池陷落。
呂師夔率兵攻打謝枋得防守的信州,謝枋得不知道呂師夔已經叛變,還以為是來協助自己。
呂師夔率兵沖殺,謝枋得戰敗潰逃,信州失守,元軍乘勢攻略江西各地。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謝枋得與留夢炎率兵對抗元軍。
安仁血戰時,留夢炎投降,謝枋得孤軍奮戰,大戰三天三夜,最終戰敗,妻小皆被俘,押於金陵監獄。
三月,元軍佔領南宋首都臨安,俘擄宋恭宗、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謝氏,往元朝上都。
謝太皇太后寄詔書,命令南宋臣民降元。
謝枋得悲憤欲絕,得知文天祥、張世傑冊立幼帝,他再次招兵買馬,對民眾曉以大義,得到數萬人。
五月,南宋景炎帝即位,謝枋得被任江東制置使,再次招集義兵,繼續抗元鬥爭,終因寡不敵眾失敗。
為避過元軍追捕,謝枋得隱姓埋名,逃亡福建,隱遁建寧唐石山中。
至元十五年(宋帝昺祥興元年),謝枋得妻子守節縊死。
女兒謝葵英散盡家資,修孝烈橋後投水自盡。
謝枋得兄長謝君禹、兩位弟弟謝君烈、謝君澤皆先後遇難。
謝枋得每天穿麻衣草鞋,面向東方痛哭,悼念故國,到武夷山拜訪遺民熊禾。
謝枋得寫《武夷山中》詩: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祥興二年(1279年),文天祥兵敗被捕,陸秀夫背幼帝蹈海,張世傑投海殉國,南宋由此滅亡。
噩耗傳來,謝枋得悲痛欲絕,移居建陽莒口雲谷山茶阪,尋找精神上的寄託。
南宋滅亡後,謝枋得長期在建陽一帶荒山野嶺之間流亡,一度藏身黃坑鎮坳頭村境內,深山老林中一塊巨石之下避難。
謝枋得輾轉到達建陽朝天橋橋亭,以卜卦、教書度日,不索錢財,惟取米、屨(草鞋),侍奉年邁母親。
《宋史列傳》記載:賣卜建陽市中,有來卜者,惟取米履而已。委以錢,悉謝不取。其後人稍稍識之,多延至其家,使為子弟論學。
謝枋得寫《蠶婦吟》: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元朝統一中國後,開始拉攏漢族士大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謝枋得行蹤被發現,集賢學士程文海推薦入朝,謝枋得推辭不就。
元朝先後五次徵聘謝枋得,被他嚴詞拒絕。
元軍將官為逼謝枋得入朝,拘留謝枋得母親桂氏(93歲)。
桂氏說:我老婦人就當死,不應該教導兒子去讀甚麽書而知曉甚麽禮儀,認識甚麽三綱五常之類大道理,才至有患難。如若不知甚麽禮儀,又不知甚麽三綱五常,那來這麽多為難事!老婦人但願早點死去。
元軍將官沒有辦法,只好釋放桂氏。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書留夢炎推薦謝枋得。
謝枋得寫《卻聘書》:人莫不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決不失志。
冬天,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奉元帝之命,強制送謝枋得往大都。
魏天佑直言:你的朋友呂師夔、趙孟頫、留夢炎都在朝廷辦事,你為何不出來當官呢?
謝枋得直言:讀孔孟之書,理應踐行聖人之道,豈能服侍異族君王,充當貳臣?
魏天佑說:聖人之道,將領守衛疆土,城破人亡。信州陷落,你是守將,為何不自盡呢?
謝枋得:家中尚有九十多歲母親,理應盡孝。君不見,程嬰忍辱,撫養趙氏孤兒,晚死也不影響名節。
謝枋得寫訣別詩《初到建寧賦詩一首》。
為能見到被元軍俘虜的謝太后與宋恭宗,每天吃五顆棗子維持生命。
途中高唱: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謝枋得抵達大都,元世祖忽必烈(75歲)親自勸降,謝枋得拒絕。
謝枋得問太皇太后謝道清、宋恭宗墳墓所在,再拜慟哭。
謝枋得拘留於憫忠寺(北京法源寺),見壁間有曹娥碑,哭泣說:小女子猶爾,吾豈不汝若哉!
初五日絕食,遺書自稱: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歲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今年二月,考終於正寢,某自今無意人間事矣!
尚書留夢炎親自帶醫生煮藥及米湯探視,謝枋得動怒,擲於地。
寫《崇真院絕粒》詩明志。
四月初五(1289年4月25日),謝枋得絕食五日而死,時年六十四歲,至死未降為元臣。
兒子扶棺歸故鄉弋陽,葬弋陽玉亭鄉龔原雷打石。
門人私諡文節,與文文山、袁袁山等人並稱「江右三山」。
謝枋得著《疊山集》十六卷,評點的《文章軌範》,是科舉考試範本。
《千家詩》由宋朝劉克莊編輯,原名《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
謝枋得整理增刪《千家詩》,成為謝枋得編輯《千家詩》。
《千家詩》從此有兩種版本並行於世。
元皇慶二年(1313年),謝枋得弟子虞舜臣,紀念恩師擇地建「謝文節公祠」。
公元1317年,浙江行省奏請朝廷改為疊山書院。
明景泰七年九月,謝枋得與文天祥同賜謚,文天祥賜忠烈,謝枋得賜文節。
明廷在法源寺後街江西會館,謝枋得殉難處建祠,院內現還有一座兩層小樓,供奉謝疊山和文天祥像,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謝疊山祠位於今日北京法源寺後街三號、五號。
「宋處士謝疊山先生賣卜處」,位於建陽城里水南大橋南端西側,緊靠橋南小學圍牆外。
《江西通志》記載,謝葵英嫁給貴溪邊安仁縣通判周銓為妻,早寡無子,投水而死。
鄉人把橋取名叫「孝烈橋」。
1958年修建「烈女湖」時,「孝烈橋」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