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海中沉睡的鑽石》將無人島復原為曾擁有世界最高人口密度的小島——塚原導演面臨全新CG拍攝的挑戰


raw-image



TBS本家發的訪談,塚原導演真的每部戲都在挑戰自我,或者說是三位女性聯手逼死自己跟整個劇組 XDDDDD

原文:https://newsdig.tbs.co.jp/articles/-/1500812?display=1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描繪1950年代的端島(長崎縣)與現代的東京之間的故事。故事舞台端島位於從長崎港搭船約40分鐘的地方,是日本近代化的遺跡,並於2015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小島。這座填海造地而成的海底煤礦島上,建有日本首座高層鋼筋混凝土公寓。在全盛期,曾有約5300人居住,並以世界頂尖的高人口密度著稱。此外,端島煤礦的煤質極佳,對日本的近代化貢獻良多。

將端島以連續劇形式影像化尚屬首次。曾在連續劇《Unnatural》《MIU404》以及票房剛突破50億的電影《Last Mile》中合作的編劇野木亞紀子與導演塚原綾子,針對本作所描繪的時代背景以及全新的挑戰進行了討論。


為描繪1950年代的端島進行了一年精密的取材


——在製作過程中,您進行了相當多的採訪是嗎?


野木:為了撰寫劇本,我從去年的夏天開始進行了約一年的取材。塚原和製作人新井因為還有其他作品的製作,難以參與事前的取材,但我絕對不想在未能充分取材的情況下創作,並且獨自進行取材也有其限制,所以我請求了來自長崎縣的林啟史導演參與過《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等的協助。實際上,我到長崎進行了對原島民的訪談,但因為參與者多為八十多歲的長者,且大家都講長崎方言,如果只是我這個對當地毫無了解的外來者去採訪,想必會非常艱難。沒有林導演的協助,這部作品是無法成立的。


——最初造訪端島大約是什麼時候?


野木:其實在端島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之前,我曾經在一次私人機車旅行中去過那裡。那時還沒有被觀光地化,也沒有「軍艦島博物館」之類的設施。因此,我只是登島,並未深入參觀。第二次是偶然和新井(製作人)一起拜訪,聽到了一位原島民的導覽講解,當時我心裡想:「這或許可以拍成一部劇。」島上沒有水源,生活極為艱困,是現在難以想像的生活環境。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生存下去的人們的模樣,讓我想知道會如何被現代人看待。正是因為當時和新井一起拜訪,才萌生了這次企劃的想法。


——端島擁有日本首座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集合住宅。建築物等給您留下了什麼印象?


野木:現在建築已經相當破舊,但依然留有完整的混凝土構造,那種視覺上的震撼非常強烈。然而,要在劇中重現當時端島的風景,就必須從全日本找尋相似的地方來合成影像……塚原導演也頗為煩惱地說:「根本找不到相似的地方!」

塚原:確實如此。我以往在許多作品中曾經找過拍攝地點,但這次尤其讓我傷腦筋。若以面積來說,端島相當於新宿車站那麼大,各種設施集中在那樣的範圍內,約5000人居住其中。如此特殊的地點在現代已不存在,因此無論在哪裡拍攝都必須加以補充才能成立。




——這次的影像化難度相當高呢。


野木:我們的團隊一向無論多麼困難的場景都能設法完成,讓人很有信心。然而這次卻真是難關重重。每一個台本中的柱書(指定場景的地點和時間)都讓人覺得「這不可能吧……」,這次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多無法實現的情況(笑)。

塚原:劇中設定在島頂有一座神社,而這是最難拍攝的場景。即便搭建出與島頂相似的神社場景,背景中的端島住家還是必須用CG來補充。此外,還必須重現1950年代「沒有綠意的端島」,但現代日本根本沒有這樣的孤島(笑)。每天都在努力克服這些不可能的挑戰。

——在拍攝時實際上有進行哪些工夫呢?


塚原:現今的端島只能拍攝廢墟,因此本作大量運用CG技術進行還原。當以空拍角度重現端島時,會以貼圖的形式呈現場景的一部分。將島嶼分成約15塊拼圖,以「樂高積木」的概念拼合出圓形島嶼,然後搭配現今端島的無人機拍攝畫面,完成全景效果。

野木:在實景拍攝島嶼場景時,並不是直接找整座島嶼,而是尋找港口或街道等需要的片段,然後將這些片段組合起來……這才發現自己開始了一項真正艱難的工作。

塚原:這次的拍攝現場挑戰在於如何運用CG技術以合理的成本和速度進行。通常會用綠幕拍攝主體,然後再合成CG,但這種方法既耗時又昂貴,根本無法趕上製作10集連續劇的進度。因此,我們這次挑戰的是先依照現存端島的實際尺寸製作CG,再在現場根據CG的角度進行拍攝。由於時間和預算的限制,以往連續劇很難做到這麼大規模的CG影像製作,但如果這次方法成功,或許能成為未來新型拍攝手法的先驅。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企劃,希望大家能溫暖地見證這個過程。不過,主要還是因為野木老師接連寫出許多場景,讓我們有些吃不消……(笑)。

野木:因為你們說「總之先寫吧」,所以我就總之先寫了!(笑)當然,我和塚原導演還是有討論,也進行了不少修正……

塚原:每次美術部的人看到新完成的劇本,首先會打開分鏡表確認柱書的內容,但當出現新的柱書時,他們會先合上劇本,抬頭望天,深吸一口氣,然後說:「這要在哪裡拍啊……?」(笑)隨後便會說:「…來想辦法吧!」大家齊心協力動腦。我們曾經同樣面臨這些挑戰,並一起克服了《ラストマイル》(Last Mile),所以對這部作品也有信心,認為一定能完成!

野木:劇本已經全數完成,但由於我們需要創造出現代不存在的景象,因此必須到日本各地取景。若不高效推進,時間將會不夠。在這樣嚴苛的拍攝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為了打造畫面而努力,總監督塚原則一邊指揮,一邊與大家協力,朝著完成的目標前進。端島這個狹小土地上曾經林立高樓,並一度擁有世界最高的人口密度,我自己也很期待最終的影像成果。



——在你們的作品中,往往會關注到那些平常容易被忽視的事物。這部作品對此是如何呈現的呢?


野木:在多次採訪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原島民對端島的熱愛。大家談起過去的艱辛,但對於出身端島依然充滿驕傲。然而,我也聽說有些人隱瞞了自己的出身。那個時代若無煤礦供應便無法運作,然而社會對礦工卻存在歧視的眼光。我認為這樣的視角正好自然地成為主人公鐵平珍惜家鄉端島的動機,這也在劇中得到了展現。

塚原:這部作品反映了能源革命時期的職業歧視,但令人遺憾的是,不論在過去還是現代,對職業的歧視和偏見仍然存在。對於那些滿懷驕傲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悲哀。每種職業都有共事的夥伴、完成工作的樂趣,這些都是讓人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的要素。如此想來,當年在煤礦之島上生活的他們的面貌或許就是一個答案。我希望能溫柔地傳達這種「對職業的驕傲」。

野木:本作包含了許多基於採訪的情節,但每個角色並沒有特定的原型。這畢竟是虛構的故事,也會發生虛構的事件。希望大家能以1955年到閉山為背景的端島史實,享受這部描繪當地生活的群像劇。


經過長時間的採訪,精心構思出來的劇本,以及為了將其完整地傳達給觀眾,細節處也毫不妥協、經過精心設計的演出。這部以超越常規的規模製作的影像作品,不僅令人期待,更令人期待的是工作人員們帶著創作者的驕傲所打造出的溫暖故事,將柔和地包裹住現代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