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下課到家後找不到她最心愛的巾仔跑來問我
我開心地回孩子:「我拿去洗了,正在烘,等下妳就有香香的巾仔可以拿了唷!」
卻沒想到,妞為此對我好、生、氣!!!!
妞低著頭瞪我:『我生氣媽咪!!!』
好的,我道歉:「妞,對不起…我下次拿妳的巾仔去洗之前會先問妳」
妞還是生氣,轉過頭去,不跟我說話
1分鐘不到,又對著我說:『媽咪!我生氣妳!!』
我:「好…我知道了…那我不吵妳…妳先生氣…」
幾分鐘後,妞又跑到我面前哭喪著臉:
『哼!!我生氣媽咪!』
本想她認為是我惹她生氣的我還是別在她面前
即然孩子主動來到面前,我就關心:
「那我能為妳做什麼嗎?」
妞走過來,抱著我一邊哭:『媽媽…抱抱…』
一陣哭泣後,妞似乎不那麼生氣我了,
她看著我改口:『我也生氣為什麼洗衣機要那麼久!』
1小時後,妞已經不在情緒風暴中了
我決定陪妞釐清,她真正生氣的是什麼?
我:「妞,妳剛剛生氣媽咪洗妳的巾仔,是嗎?」
妞:『對啊!』
我:「但之前媽咪洗巾仔妳也沒有生氣呀?」
妞:『之前妳都會問,今天妳沒有先問過我啊!』
我:「哦…那妳氣的是媽咪沒有先問過妳、不尊重妳?還是妳氣的是,媽咪洗的東西是巾仔?」
妞想了一下:『我生氣媽咪沒有先問過我,如果妳有先問我,我就不會這麼生氣了!』
我問:「噢,所以妳是希望我洗妳的衣物前,要先問妳,是嗎?」
妞:『對!』
我:「可是妞,媽咪常常在洗全家人的衣服、我洗妳的衣褲時,也都沒有先問過妳,但我從來沒看妳為此而生氣過呀。那妳到底是生氣媽咪洗妳的東西前沒有先問妳?還是因為媽咪洗的東西是巾仔呢?」
妞終於發現了:『呃…如果是洗別的衣服就沒關係,但是洗巾仔前就要先問我…』
我:「哦…所以妳不是氣媽咪沒有先問妳、不尊重妳,妳生氣是因為媽咪洗的是”巾仔”是嗎?」
妞:『對…如果不是巾仔我就不會那麼生氣!』
我:「所以妳真正在乎的其實是妳找不到巾仔、而不是媽咪洗衣物前有沒有先問妳,是嗎?」
妞愰然:『對…』
我:「嗯,我知道了。那妳覺得還有嗎?還有生氣別的嗎?」
妞:『有…我也生氣巾仔,為什麼我一定要拿巾仔!』
呀?這個邏輯怪怪的…?!
我再來回核對後,我們才發現,原來…
妞:『我生氣自己為什麼沒有巾仔就會生氣…嗚嗚…』
說著說著,妞又哭了…
我:「哦…所以有巾仔妳就開心、沒有巾仔妳就生氣…。」
「所以…妳是氣自己的喜怒,被一條巾仔控制了!是這樣嗎?」
妞:『對…嗚嗚』
我想到佛家說的 #貪嗔痴,
在一個6Y10M孩子的身上,就展現得一覽無疑了。
我:「看來讓妳開心快樂的,也讓妳難過失望痛苦了呢,是嗎?」
「好~~沒事了。知道自己真正氣什麼就好了。妳對媽咪生氣、媽咪也沒有生氣妳呀,那妳也不想這麼依賴巾仔,對嗎?那我們就練習不對自己生氣,好嗎?」
最後我們相擁而泣(其實只有妞泣啦)
一個小小的事件,
陪妞釐清她到底生氣什麼的過程,
看似在繞圈子,其實是梳理的過程
如果沒有這些對話與核對
我們往往停在問題的表面:
孩子生氣媽媽把她的巾仔拿去洗了。
然後事情表面看上去,就是媽媽的錯
(媽媽真冤)
然後人際之間的互動,變得就真的好困難
因為我們不斷會踩到別人的地雷、或被踩雷
畢竟誰會知道
妳真正在意的,是不被尊重?還是不被感激?
還是只是因為自己失望?
(常常連當事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啊)
重新整理一次妞的生氣事件:
1孩子氣媽媽把巾仔拿去洗
2孩子氣媽媽沒有先詢問,是不尊重的行為
3孩子氣洗衣機為什麼烘衣服要那麼久
4孩子氣巾仔讓她生氣
5最後孩子發現,她氣的是自己
她氣自己的開心生氣,竟然受到一條巾仔所宰制。
原來,孩子的生氣,與他人(媽媽)無關:
孩子的生氣,也與事件無關
(烘衣服要很久)(巾仔被拿去洗了)
孩子的生氣,與自己的期待有關
她期待放學到家後想拿巾仔就要拿到
當她期待落空…
媽媽、洗衣機、甚至巾仔,都成了她怪罪的對象
唯一沒有被怪罪,但其實是整個問題源頭的…
是她自己。
當孩子弄清楚,一切原來與自己有關
方能真的開始慢慢學習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而不是怨天尤人、或一直外求了
學習調整期待、學習接納失落,是一輩子的課題
但有機會能早點找到核心問題、處理真正的痛點
就不會忙來忙去都只是在問題的表象虛晃
陪孩子搞清楚她真正在生氣什麼的過程
就是梳理內在冰山的過程。
覺得很珍貴值得記錄一下
也覺得孩子有這樣的媽媽陪她釐清真是好幸福呀
(自己說)(但很認真)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