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乖巧的孩子總是被教導要順從,要聽話,要反省,要認錯,卻沒有學習自我保護,照顧自己,拒絕他人的能力。
於是,永遠都在道歉,不懂得為自己爭取,為自己說一句公道話,只能委屈和自卑。
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自己,可以拒絕跟他人說話,可以對於不合理的對待,提出異議。而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話到嘴邊又嚥下去的跟屁蟲。
而是說話有了份量,不再被別人輕視,嘲諷譏笑的可憐蟲,連自己看了都很討厭。
終於,懂得忽視是保護自己,建立界限,不再任人宰割,備受壓迫,而是可以爭取自主權,活得自尊與自由。
它並不是逃避,而是以更高的層次審視問題,從而主動選擇不讓某些外界的紛擾影響自己的內心。在中國哲學和西方信仰中,忽視常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其背後的精神卻是一致的:選擇性地關注真正重要的事物,從而達成內心的平靜與生命的自由。
在中國哲學中,忽視的智慧深深扎根於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儒家強調「中庸之道」,主張不偏激、不走極端。忽視一些無關大局的小事,是實踐中庸之道的表現。例如,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小不忍,則亂大謀。」意思是,對一些小事或短暫的情緒不能忍耐和忽視,往往會導致大的失誤。因此,忽視瑣碎的矛盾和外在的干擾,是儒家智慧的體現。 道家則更進一步,提倡「無為而治」,主張順應自然,避免強求。《道德經》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的智慧在於簡單和從容,而不是被外界的繁瑣或瑣事牽絆。忽視那些不必要的爭奪和判斷,才能更接近生命的本質。莊子以其寓言故事「庖丁解牛」為例,庖丁專注於刀與牛之間的自然契合,無視外界的干擾,最終實現了技藝與道的融合。 佛教則以「放下」來表達忽視的智慧。放下執著於名利、情感和物質的得失,是修行的重要部分。經典故事「杯滿之禪」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一位年輕人向禪師請教智慧,卻不停地自述自己的成見,禪師往杯中倒水,直到水溢出,告訴年輕人:「杯已滿,再無空處可容。」意思是,如果不放下舊有的偏執,就無法接受新的智慧。
在西方社會,基督教、斯多噶學派和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也體現出忽視的重要性。基督教中,耶穌常以寬容與愛來面對衝突,教導人們忽視仇恨和傷害,以愛的力量來化解問題。在《馬太福音》中,耶穌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句話並非鼓勵懦弱,而是教人不要執著於報復,把注意力放在更高尚的信仰和愛中。 斯多噶學派(Stoicism)則直接將忽視視為實現心靈平靜的重要手段。他們強調「區分控制的能力」,即分辨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以控制的。對於後者,選擇忽視,是保持理性和平靜的關鍵。例如,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說:「事情本身不會傷害我們,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才會。」這種思想幫助人們將注意力從外在的喧囂,轉移到內在的價值和修養。
現代心理學中的「選擇性注意」與正念療法,進一步延續了這種智慧的應用。正念(Mindfulness)教導人們接受當下的現實,而不對某些消極的情緒或無法改變的情境過分糾纏。例如,當一個人被批評時,正念的實踐教他們忽視負面評價的影響,專注於自己的真實價值。
有一個故事可以很好地詮釋忽視的智慧。 從前,有一位農夫養了一匹馬。一天,馬跑了,鄰居們都來安慰他:「真不幸!」但農夫淡然一笑,說:「誰知道呢,或許是福。」 幾天後,那匹馬帶著一群野馬回來了,鄰居們羨慕地說:「你真幸運!」農夫依然平靜:「誰知道呢,或許是禍。」 後來,農夫的兒子在馴馬時摔斷了腿,鄰居們再次來安慰:「真不幸!」農夫說:「誰知道呢。」 不久後,戰爭爆發,所有年輕人都被徵召,唯獨農夫的兒子因傷得以免除兵役。鄰居們感嘆:「你真幸運!」而農夫還是那句話:「誰知道呢。」 這個故事源於莊子的「逍遙遊」,體現了忽視短期得失、追求長期平靜的智慧。農夫對外界的變化保持了適當的距離,不被情緒牽動,從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
忽視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它讓我們擺脫那些無法控制或不值得關注的事情,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在工作中,忽視不必要的批評,可以讓人更專注於提升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忽視小矛盾,可以促進理解與和諧;在生活中,忽視短暫的挫折,可以幫助我們堅持長期的目標。 從中國的「無為」到西方的「內心平靜」,忽視的智慧讓我們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找到一種活得更輕鬆、更快樂的方式。這是生活的藝術,也是一種深刻的智慧。
根據心理學理論,良好的溝通需要兼顧「自己」、「他人」與「情境」三要素。在面對衝突時,適當的忽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讓雙方冷靜下來,從而促進理解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此外,忽視某些負面情緒或無意義的爭論,有助於提升自我覺察和情感管理,從而改善人際互動的質量。這種智慧不僅體現在個人生活中,也對家庭和社會關係的和諧至關重要。
當面對負面情緒、衝突或壓力時,選擇忽略某些事物可以減少焦慮和不適。例如,透過忽視不愉快的對話或人際衝突,個體能夠維持心理的穩定和自尊。 然而,這種防衛機制若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當一方經常忽略另一方的需求或感受時,會造成信任缺失和情感距離,進而影響關係的質量。因此,雖然忽視有助於短期內保護自己,但長期而言,開放的溝通與理解更能促進健康的人際關係。
當我們無法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時,持續的怨恨會佔據心靈,影響生活質量。忽視這些情緒,雖然不代表忘記或接受傷害,但可以減少對自身的負面影響。 透過忽視,我們能夠釋放對過去事件的執著,專注於當下和未來。這樣的選擇有助於恢復內心的平靜,避免讓過去的傷害繼續掌控我們的生活。最終,這種忽視可以成為一種智慧,讓我們學會珍惜自己、重新開始。
允許情緒流動:接受自己的憤怒和傷痛,這是療癒過程的一部分。不要強迫自己原諒,讓情緒自然發展。
自我原諒:認識到不原諒也是一種選擇,並且允許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不安和矛盾,這樣可以減少自我責備。
專注於自我照顧:將重心放在自己的需求和幸福上,透過運動、冥想或興趣愛好來提升心理健康。
建立支持系統:與朋友或專業人士分享經歷,獲得情感支持和理解,這有助於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
轉移注意力:參與積極的活動或新興趣,幫助你從過去的傷害中解脫出來,重新建立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