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的紐約印象是高樓大廈林立、地鐵髒亂老鼠橫行,就像黑暗騎士高譚市那般,或電影場景中的時代廣場、中央車站、中央公園,又或是最著名的地標自由女神,但這些全部都來自影像,唯有踏入其中才能親自感受到她的聲音以及多元的味道。

ESTA 簽證
ESTA電子旅遊授權申請
美國有針對特定被授權的國家(免簽證)辦理的電子旅遊授權簽證ESTA(台灣為名單內),其餘需申請B1/B2簽證入境,但建議買飛機票前先申請,避免買機票後無法入境,或因意外沒有申請到ESTA要走其他流程。ESTA申請時效兩年可多次出入境美國,最常停留三個月,通常線上申請很快大概48小時就會處理好,費用為21美元。
入境問題
前往美國前,網路分享文章大多會提到入境美國較困難,但其實只是旅遊的話都沒有問題的,畢竟美國是國際旅遊大國呢,只要準備齊全通常都可以入境,完全不需要擔心,想要多了解的可網路查詢更詳細的入境美國注意事項,以下針對個人經驗提供參考:
從桃園機場TPE起飛搭乘長榮航空直飛紐約,歷經14個多小時(回程將近17個多小時)抵達甘迺迪機場JFK,入境海關時被詢問的問題如下:
1.此次入境美國的目的?
2.此次行程待在美國幾天?
3.攜帶多少錢?
4.是否有帶食物?
因為我有帶食物,所以她又多問是哪些食物?有哪些品項?如實回答即可。若擔心問題反應措手不及,可以把網路上入境美國通常被問的問題列出來,事前先演練。我個人認為如果平常習慣就會用信用卡的人,不用攜帶太多現金,紐約幾乎都用信用卡消費較多,用現金反而不方便,而且會有很多硬幣,後來都拿去麥當勞自動點餐機投一投了(有些為可鈔票與硬幣付款的機器),是一個我很喜歡又覺得方便的設計,畢竟台灣只能刷信用卡,若要用現金只能櫃台結帳,都來美國了當然要吃麥當勞吧!
甘迺迪機場很大,目前有五個航廈在營運,其機場捷運AirTrain是一個環狀系統路線,若抵達於第一航廈T1想要到曼哈頓的話,則需搭紅色線的Jamaica train逆時針繞一圈(於下圖中可以看到箭頭方向)在Jamaica station下車轉乘E線。可以購買MetroCard或直接使用信用卡感應支付(包含apple pay/google pay),搭乘機場捷運AirTrain費用為8.25美元,若是再轉乘市區地鐵單一價2.90美元,總共進出機場就要11.15美元,雖然體感有點貴,但比起其他方式算是便宜了,因為貴的是物價,來到的地方可是紐約。

機場捷運AirTrain路線圖
Guide 小指南
MTA地鐵與公車
既然講到地鐵,單次搭乘不限距離每次為2.90美元,連同公車也是,且七日內用同一張卡搭乘最多只需付34美元,計算下來只要搭乘12次以上就划算,要注意搭乘方向再進站,因月台往北往南的方向常常是不互通的,若重新進站還會再扣款。且因紐約地鐵從1904年就開始運行,所以並無電扶梯或電梯可供使用,可能只有幾個重要的大站才有,所以攜帶大型行李的人要注意會需要搬上搬下。而多數車站及車廂都蠻髒的,也可以看到鐵軌間有老鼠穿梭,入境隨俗不比較的話觀察其實挺有趣的,有時候發現比較乾淨的車站或車廂時會特別驚訝。但紐約地鐵有趣的地方我想在於體驗,你可能可以看到跳過刷卡閘門的人,你也可能看到在車廂內表演想賺錢的人,也會發現常常有揹著孩子或身邊有孩子的移民媽媽穿梭車廂賣糖果,也會看到用西班牙文大聲朗讀聖經的人,以上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我想紐約正在發生的都跟「人」有關,這會在最後討論。

再來,曼哈頓巴士系統(Manhattan Bus),簡稱Man-Bus,因此市區公車通常會以M開頭作為公車編號,有三種類型:
1. 普通公車,例如:M1、M4
2. 普通公車之區間車,例如:M2Ltd
3. SBS兩截式公車,例如:M15
另外還會在市區看到快捷巴士是以X開頭的Express公車,費用也與市區公車不同。
紐約市區公車其實比地鐵乾淨很多,通常由前門上車,上車後刷卡,後門下車為主,而後門下車時通常要自己壓門(Touch here)才會開門。
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準備按鈴下車時,有按鈕可以按,也可以拉下車拉繩(如左上圖黃繩)。若使用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或MetroCard較方便於車門處OMNY感應上車,OMNY是非接觸式車費支付系統,可以在地鐵與公車上看到,若是要使用現金則比較麻煩,第一二種可在公車上付現,而第三種的SBS公車則是要於候車處旁的機器購買車票。需要更詳細的購票細節或有購買MetroCard方案的可延伸查詢更多資料。
公共廁所
另外台灣人應該會在意公共廁所在哪?(以我個人為例)因為地鐵站幾乎沒有廁所,所以找廁所這個問題對於台灣人而言應該是相當不習慣,畢竟人有三急,想要上廁所最快的方式大概就是到店裡消費,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紐約市區大部分商家的廁所並非像台灣一樣開放給大眾的,而是要消費才會給你一組廁所密碼(在收據下方),通常沒給收據的話可直接跟店員詢問,沒錯廁所門是用密碼上鎖的,大概是要防範遊民或吸毒者(?),這一點其實也很值得討論。不過應該只有紐約市區才有設置這個廁所密碼,較遠的城鎮店家或車站廁所實測是沒有鎖的,但簡而言之,廁所是非常稀少且珍貴的,建議能上廁所的地方就趕緊去吧。
行李寄放

若是攜帶行李箱需要寄放,發現曼哈頓好像沒有像台灣的寄物櫃,因此若在第一天或最後一天,需要寄放行李的需求,這邊提供一個確定可行的行李房,也剛好是在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附近(第六大道53街),可以將行李寄放至Hilton hotel,有專人在顧,我是從4p.m.寄放到8p.m.,不需要住宿也可以寄放,每一件行李5元美金,提供給大家參考。
行李寄放網站,也可以試試看:
Restaurant 餐廳推薦
Best Bagel & Coffee

來紐約就是要吃Bagel,而最有名的貝果店大概就是這家Best Bagel & Coffee,超級多口味的貝果可以選擇,也有超多其他的三明治等等可以點,可以載他們的菜單看看。
原則通常都要排隊,以下是營業時間:
- Monday – Friday: 6 AM – 4 PM
- Saturday – Sunday: 7 AM – 4 PM
- OPEN ALL HOLIDAYS
Charlotte Cafe
Charlotte是一家咖啡店,在紐約有兩家店,她的品牌圖案很有設計感,整體營造起來的氛圍很溫馨,店員感覺起來比較友善,還可以遇到可愛的美國阿嬤跟阿姨。其中我自己喜歡的Chai Latte是一個很特別的茶,來自印度,一種完全沒有喝過的味道,聞起來是讓人舒服的香,換成濃濃的燕麥奶中和美國喜甜的口感,雖然還是蠻甜的,但特別在冬天時刻來上一杯熱的Chai Latte真的超棒。
- Monday – Friday: 6:30 AM – 7:30 PM
- Saturday – Sunday: 7 AM – 7:30 PM
Chipotle

這是相當有美式特色的墨西哥料理,點餐方式跟Subway一樣,這個模式是美國經典的點餐方式,依序從主餐類別(包含捲餅、碗裝、Taco餅、沙拉)、主菜肉類(食素也可以選蔬菜、豆腐)、主食飯類(White/Brown rice)、豆類(Black/Pinto beans)、配料(pepper、番茄、玉米、生菜、起司、酸奶醬、酪梨要加價)、最後點飲料去飲料機裝(Fountain drink);點餐一開始會讓人有點不知所措,而且當排隊有人的時候就更緊張了, 因此可以先了解怎麼點餐。大致分成三區,最後在結帳時再點要不要飲料,以我點的為例:
Chicken bowl
↓
White rice with black beans
↓
Corn, lettuce, a little sour cream, cheese, peppers and onions
一吃下去雞肉的炭烤味令人非常驚豔,各種香料食物的味道在口中綻放開來,時而點綴,豆子的口感也增添層次,對台灣人來說可能口味偏重,不過因為都剛好是我喜歡的食材,加上飲料裝Mandarin agua fresca也很好喝,整體我很喜歡,推薦大家有機會可以嘗試。
Los Taco No.1

這家是雀兒喜市場Chelsea market的Los Taco No.1,紐約也有其他家分店,是墨西哥料理。先排隊至櫃台點餐,將單子自己交給廚師,廚師會問你要加什麼,原本只點了一個Pollo Asado Taco跟一杯Horchata,後來廚師又偷偷多送一個直接賺到,特別有趣及人情味,Horchata是墨西哥用大米加其他原料製成的家常飲料,從來沒喝過的新口感,稠狀但清爽,很特別。
- Everyday: 11 AM – 10 PM(Sunday 9PM)
以上是私心幾家喜歡的店家分享。另外也有去當地經典的美式餐廳,值得分享的是點餐會先點飲料後才是食物,每個餐點份量都有可能超大,建議不要點太多,點個小東西應該就很夠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