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規格】:
HGUC 191 鋼彈 (新生版)
【完成時間】:
2021年
【加工項目】:
1.改色(銀色、白色、紅色)
2.舊化(黑舊、刷銀)
【使用工具】:
1.田宮補土噴罐 白色
2.田宮噴漆罐 TS-27消光白色
3.田宮噴漆罐 TS-76亮銀灰色
4.田宮噴漆罐 TS-49亮紅色
5.郡氏水性 N-18黑鐵色
6.田宮舊化粉餅組 A型、B型
7.筆型打磨機
8.西班牙vallejo水性消光漆
【套件心得】:
這篇本來是百科早期放初鋼的頁面,但因為現在打算將阿姆羅在一年戰爭的故事拆成2篇,並放在較後面的號碼更新,於是這篇就被我拿來當出廠式樣的介紹。
製作出廠式樣前一直很猶豫要拿哪個版本的初鋼來改,因為1/144的初鋼版本很多,最後因為方便性而選擇新生版,畢竟要特地找舊版反而比較難,EG則是玩具感太強。
新生版的成形色是動畫中的吉姆色,因此要改出廠式樣必須全機噴白,然後在腰、小腿、頭罩、盾牌底、光束步槍等部位噴銀色,胸口散熱孔、駕駛艙蓋則是噴紅色。
我很少做改色機體,因為我很不會做分色處理,完成後突然覺得如果是做RG或許比較容易。
【套件評價】:
請參考同套件「U.C.鋼普拉百科151」之評價。
--------------------------------------
【中英文名稱】:
鋼彈 出廠配色 / Gundam Rollout Colors
【機體編號】:
RX-78-2
【登場作品】:
機動戰士鋼彈MSV設定集
【活躍年代】:
U.C.0079
【所屬陣營】:
0079地球聯邦
【生產廠商】:
地球聯邦-V作戰計畫
【代表駕駛/稱號/標誌/所屬】:
無
/無
/無
/無
【規格】:
機體高度:18公尺
機體重量:60噸
【機體簡介】:
本機是著名的鋼彈代表RX-78-2(初代鋼彈/鋼彈2號機)僅於設定中出現的「Rollout Colors出廠式樣」配色,是一般鋼彈粉絲比較少見的型態。
RX-78-2(初代鋼彈/鋼彈2號機)是地球聯邦軍於一年戰爭時期結合眾多科技、技術集大成的機體,而技術的起源正是來自吉翁軍侵略地球時的MS-06(薩克II)。
早在戰爭前幾年,地球聯邦軍就已經嘗試開發「Mobile Suit(簡稱MS)」機體,但此時尚未被軍方高層重視,因此所能運用的資金有限,而受邀參與「RX計畫」的主工程師是「托雷諾夫•Y•米諾夫斯基」博士的頭號學生「提姆•雷」博士,RX計畫是地球聯邦軍新銳高端兵器的代號,最初作品為0075年的RX-75(鋼坦克系),是由聯邦軍從坦克兵器開發的半機器人型MS,而0077年的RX-77(鋼加農系)才是聯邦第一項二足步行的MS設計案,0078年則是設計了RX-78(鋼彈系)的初稿,不料隔年0079年一年戰爭爆發,吉翁公國靠著搶先投入實戰的MS,戰勝聯邦軍引以為傲的艦隊戰,使得開戰初期聯邦軍不斷失勢撤退,而吉翁軍執行「地球降下作戰」後,大批的MS與地面部隊鎮壓了地球各地重要據點,這段期間聯邦軍只能以撤退戰術減緩兵力消耗,也因為MS帶來出乎意料的戰舉,軍方高層才開始重視自軍MS的開發,也是在此時將大筆的開發預算挪用至RX計畫,後來聯邦軍在無MS的情況下靠著戰車部隊以及奇襲戰術,勉強擊倒了烙單MS-06(薩克II),並將擄獲的薩克II運用聯邦的技術修復成RFF-06(薩尼),成功掌握MS的基本設計概念,之後透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分析,催生了原本擱置的RX計畫機體,最終在0079年7月完成了鋼彈1~3號機,分別為RX-78-1(原型鋼彈/鋼彈1號機)、RX-78-2(初代鋼彈/鋼彈2號機)、RX-78-3(G-3鋼彈/鋼彈3號機)。
當時鋼彈的誕生大大超越了既有的吉翁軍MS,因為鋼彈使用了生產難度高的罕見高強度鋼材「月神鈦合金」,這種裝甲材幾乎讓薩克機槍這種小口徑的子彈毫無殺傷力,再加上「半單殼」裝甲設計,讓機體保有高防禦力的同時實現輕量化的優勢,關節部分則是利用「I-力場」技術的「力場馬達」來提高機體的運動性,這個部分在後來故事中被「莫斯克•漢恩」博士延伸開發出技術更佳的「磁氣覆膜」。
而鋼彈搭載的「教育型電腦」也是聯邦軍後期快速將新兵送上戰場的重要技術之一,這種電子技術屬於輔助駕駛員的設備,能藉由每次出擊作戰經驗不斷紀錄與蒐集資料,隨著戰鬥次數的提升能更準確快速的判斷戰況提供給駕駛員最佳的作戰建議,聯邦軍將MS投入戰場後利用這種技術的回饋不斷更新戰鬥資料,而這些資料成功為一年戰爭後期初次搭乘MS上戰場的新兵提供協助,大大的提高戰鬥能力以及存活率。
除了機體本身的性能以外,鋼彈所屬的「V作戰計畫」中設計了「核心區塊系統」,這是一種將FF-X7(核心戰機)安裝於鋼彈腰部內的設計,可透過分離上、下半身讓戰機脫離,目的在於駕駛員的緊急逃脫手段以及「教育型電腦」的實戰資料回收,並且因為上下接合處採用同規格構造,因此鋼彈能與同樣為V作戰計畫的RX-75-4(鋼坦克)、RX-77-2(鋼加農)做不同組合,甚至能與「G-戰機」結合運用,算是當時最初擁有替換裝甲概念的設計。
武裝方面,鋼彈配備了宇宙世紀首度出現的攜帶式mega粒子砲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光束步槍」,這是聯邦軍採用「能源CAP」技術,將原本戰艦上的mega粒子炮成功小型化的成果,以及利用「I-力場」發生器凝聚加壓「米諾夫斯基粒子」而形成光束刃的「光束軍刀」,前者光束步槍破壞力極高能一擊貫穿MS,後者光束軍刀能輕易熔斷切割MS裝甲材,攻擊範圍廣且收納方便,兩種創新發展相對於技術還在實彈武器的吉翁軍來說是一大威脅,這也是後來鋼彈投入戰場後不斷立下戰功的原因之一。
而RX-78-2(初代鋼彈/鋼彈2號機)在剛出廠時的原件配色為銀底搭配白色相間,並在部分細節使用紅色點綴,故事中搬入side7整備時才重新塗裝成我們現在熟悉藍、白、紅標準配色,並隨著故事發展成為一年戰爭聯邦軍第一位駕駛鋼彈活躍的ACE「阿姆羅•雷」的代表座機。
關於初鋼以及阿姆羅的其他介紹請待之後的更新,本篇僅作基本設定介紹。
【配備武裝】:
1.頭部60mm火神砲
2.鋼彈光束步槍
3.光束軍刀
4.聯邦標準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