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假日除了原本排入的UA比賽賽程外,
也在賽間空檔塞了其它TCG體驗的行程。
正好前一個行程都提早結束,而能夠順利都跑完,
甚至還提早到達下一個行程,能有充裕的休息。
LORCANA

直接跟人員表明有聽過前一個場次,所以基礎規則比較快帶過。
額外得知了各個顏色的特性,還有箱配率全圖卡一張的資訊,
也解惑雙色卡在構築上綁定。
最後,順利拿到前一場次沒拿到的PR卡。
對局心得是,剛好自己進牌都偏比較低費用,
到最後其實墨水池就只有疊到4張。
構築偏低費的優勢是,降低了手牌消耗,而且得以迅速鋪場。
利用人數優勢加上角色有飛行不會被打,保持分數領先直到勝利。
顏色
聽完就忘了,還是去找影片補一下:
- 琥珀(黃):治癒、鋪場數量互動增益
- 紫水晶:強抽濾、控制
- 翡翠(綠):探索增益、行動牌配合
- 紅寶石:進攻傾向、強斬殺力
- 藍寶石:跳費、物品牌配合
- 鋼鐵(灰):直傷、挑戰探索並行
MTG

已耳聞多時,但卻是第一次接觸。
趁著CM在地下街辦教學活動,有抽獎活動,便來參加了。
圖中是這次的贈品:
- 塑膠提袋:可拆卸下來變成資料夾。
- 左邊:教學用套牌,選擇的是白色,與其配合的是藍色。
- 右邊:抽獎的獎品,感覺質感不錯的牌套。
最大獎應該是FF的套組,很可惜沒有抽到。
到商品區一看,隨便一副都是七、八千,真是玩不起阿!
規則概述
MTG中,必須透過出手上的地牌來累積可招喚使用的費用,
因此跟UA一樣有起始手牌卡費的問題。
但是,MTG中允許在1次的規則調度之外,作額外調度,
只是隨著額外調度次數增加,必須在調度完後,
依據次數塞回對應張數的手牌回牌底,作為代價。
戰鬥階段,則是以宣戰的形式來進行,
我方先決定由哪些單位出戰,再由對方決定用哪些單位防守、如何對陣,
且對方可以用多個單位來防守我方的一個單位。
交戰時雙方會互給傷害,但回合結束後,傷害就會完全復原,不會繼承到下一個回合。
出牌則是在戰鬥階段前後,各有一個主要階段可以召喚單位,
留有一個誘敵防守,而後偷襲的策略空間。
所有單位只有在自己回合開始才會重置,
也就是如果用了某個單位攻擊,輪到對手宣戰時,該單位就無法進行防守。
因此在攻防的分配上,也成了策略思考重要的一環。
顏色
同樣在講解中,有介紹各個顏色的特性,
不過也是聽完就忘了,還是去找個文章來惡補:
- 白色:秩序,強調鋪場及單位強化
- 紅色:破壞,直接性傷害
- 綠色:自然,快速疊費、強大生物、穿透傷害
- 藍色:知識,控場、反擊
- 黑色:死亡,弱化、墳場互動
小結
比較悠久的MTG,感覺加入會被痛宰;
LORCANA則算是在台灣剛起步,因此有預購第九彈,想說玩玩看,
加上插畫,真的是十分吸引人,激起蒐集慾望。
但說到遊戲機制上的話,如果有機會都想多方嘗試、在探索中掌握、並精進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