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解析:那些愛過與被愛過的人《越親近,越想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小說專區」)


林書晴|學會愛自己的女人

她曾經是那種「用力愛人」的女孩

書晴一開始的樣子,大概是很多女生的縮影——在愛情裡不斷確認「他愛不愛我」,把男人的每個表情都放大解讀,沉默三分鐘就開始焦慮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

她會在深夜傳訊息問「睡了嗎」,其實想問的是「你還在乎我嗎」。

她會記得兩人每個紀念日,其實是想用儀式感抓住點什麼。她會一遍遍問「你愛我嗎」,因為沈郁凡從來不主動說。

這種用力,源於不安。而不安,源於對方給不出確定的回應。

出走是她給自己的成年禮

去阿姆斯特丹不是逃避,是她第一次為自己做的決定。

在異鄉,她學會了很多「一個人」的事:

  • 一個人去語言學校,用破爛的荷蘭語買菜
  • 一個人經營畫廊,從零開始建立客戶群
  • 一個人在運河邊畫畫,不需要誰來說「畫得真好」

最重要的是,她學會了不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被愛」上。

她的成長不是變強硬,是變完整

三年後回台北,她已經能平靜地問沈郁凡「可以坐嗎」,能在他接Joris電話時繼續喝咖啡,能在市場裡承認「我回不去了」。

她沒有變成女強人,沒有變得刀槍不入。

她只是變成了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最動人的一幕是她對Joris說:「和你在一起時,我最像我自己。」

這句話的背後是——她終於不需要為了被愛而扮演任何角色。

沈郁凡|困在沉默裡的男人

他的問題從來不是不愛,是不知道怎麼愛

郁凡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這種人的特徵是:

  • 明明在乎,但表現得若即若離
  • 明明想靠近,但總在關鍵時刻退縮
  • 明明心裡有話,但就是說不出口

他會記得書晴每個表情,畫下她的每個姿態,但就是不能當面說「我愛你」。

這種迴避,往往來自童年。雖然故事沒有明說,但從他後來看心理師的片段可以推測——他學會的生存方式就是不表達需求,因為表達了可能會失望。

三年的改變是真的,但改變不等於適合

看心理醫生、學習表達、照顧王阿嬤、主動關心同事——郁凡真的很努力地在變好。

最讓人心疼的是那36封沒寄出的信。每個月寫一封,寫了三年,從自責到反省,從混亂到清明。這種持續的自我對話,比任何戲劇性的改變都真實。

但他的改變有個特點——都是在既定框架內的調整。

他學會了在熟悉的環境裡付出(照顧鄰居)他學會了在安全的距離內表達(寫信但不寄)他學會了在傳統的價值裡找位置(買房、穩定、成家)

他變成了一個很好的人,但不是書晴需要的那種好。

他最後的成熟,是學會放手

「一路順風」這四個字,是他整個故事裡最漂亮的句號。

沒有苦苦哀求,沒有最後的挽留,沒有「你一定會後悔」的詛咒。就是平靜地接受——有些人註定只能陪你一段路。

Joris|另一種愛的可能

他從來不是完美男二,是另一種節奏的愛

Joris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從不急著要答案。

三年的陪伴,他沒有逼問「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書晴回台北,他沒有阻止也沒有情緒勒索等待期間,他只是安靜地幫她澆花

這種愛很成熟,成熟到有點「不夠刺激」。書晴一開始也覺得「太安全到不真實」。

但這恰恰是健康的愛情該有的樣子——給彼此空間,相信對方會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他的溫柔有力量

「我會等你的答案,不管是什麼答案。」

這句話看起來很被動,其實是最大的主動——他主動選擇不占有,主動選擇信任,主動選擇成為那個「不管你去哪裡都可以回來」的人。

他教會書晴的不是怎麼被愛,是怎麼在愛裡保持完整的自己。

三角關係的本質:時間差的愛情

如果把三個人的狀態對調一下時間:

如果一開始郁凡就是現在會表達的樣子 → 他們可能會在一起

如果書晴沒有經歷過那段窒息的愛 → 她可能不懂得珍惜Joris的溫柔如果Joris早三年出現 → 書晴可能覺得他太無聊

所以這個故事殘酷的地方在於——對的人出現在錯的時間,錯的人在對的時間裡成長。

但這就是真實人生啊。

寫在最後

這三個人都沒有錯。

  • 書晴沒有錯,她只是需要被好好愛著。
  • 郁凡沒有錯,他只是學得太慢。
  • Joris沒有錯,他只是剛好出現在對的時間。

如果硬要說誰錯了,大概是時間吧。

時間讓一些人錯過,也讓一些人相遇。

時間讓一些愛結束,也讓一些愛開始。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時區裡,好好長成該有的樣子。

管他是沈郁凡式的緩慢覺醒,

還是林書晴式的出走成長,或是Joris式的耐心等待。

都是愛的模樣,都值得尊重。


筆者的話:

寫這篇解析時,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明明郁凡改變了,書晴還是選擇Joris?

後來我懂了——愛情不是改錯題,不是你改對了就能得分。愛情更像是頻率,有些人天生同頻,有些人努力調頻還是有雜音。

祝福每個還在調頻的人,

也祝福已經找到同頻人的你們。

——思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630會員
836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他們都學會了好好說再見,這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2025/08/08
他們都學會了好好說再見,這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2025/08/01
真實的關係從來不只有甜蜜,還有那些我們努力想要克服,卻發現可能真的無解的部分。不是誰的錯,只是人生。
2025/08/01
真實的關係從來不只有甜蜜,還有那些我們努力想要克服,卻發現可能真的無解的部分。不是誰的錯,只是人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Thumbnail
" 如果很愛很愛一個人,就不要害怕結局,在能愛的時候,就竭盡全力去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讓你魂牽夢繞的人。"                         ---楊絳  
Thumbnail
" 如果很愛很愛一個人,就不要害怕結局,在能愛的時候,就竭盡全力去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讓你魂牽夢繞的人。"                         ---楊絳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Thumbnail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對愛與歸屬感的追求過程。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部作品的人,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Thumbnail
我總是在愛人 卻不曾渴望留住誰 我能夠給你快樂 如果這就是你想要 倘若可以找到更好 請你隨時離去 我明白我的不足與懦弱 不敢伸手討要 我很會療傷 因為我既害怕情感裡的甜 與摻雜其中的鹹 甚至常常被辣出眼淚 我想 若你能讀懂|或者不懂 只是伸手牽住我 我會哭得像是新生第一天 因為我們,好
Thumbnail
我總是在愛人 卻不曾渴望留住誰 我能夠給你快樂 如果這就是你想要 倘若可以找到更好 請你隨時離去 我明白我的不足與懦弱 不敢伸手討要 我很會療傷 因為我既害怕情感裡的甜 與摻雜其中的鹹 甚至常常被辣出眼淚 我想 若你能讀懂|或者不懂 只是伸手牽住我 我會哭得像是新生第一天 因為我們,好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霸佔你。因為愛你!
Thumbnail
霸佔你。因為愛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浪漫和孤獨的文章,描述了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孤獨。作者詳細探討了愛情中的掙扎和成長,並呼籲讀者學會享受孤獨,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浪漫和孤獨的文章,描述了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孤獨。作者詳細探討了愛情中的掙扎和成長,並呼籲讀者學會享受孤獨,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