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習慣依靠堅強的意志力與高度自律,推動自己不斷成長與蛻變。然而,當我深入閱讀現代認知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後,才驚覺意志力其實是一種有限資源。一旦耗盡,人往往會半途而廢,甚至回到自己不願面對的原狀。
最近,我陪伴母親接受癌症放射治療,在這段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再堅強的意志力,也無法抵擋成為照顧者後日積月累的焦慮。
於是,我開始尋找與「焦慮」相關的科普書籍,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因應方式。就在這時,我讀到了《鬆綁你的焦慮習慣》(Unwinding Anxiety: New Science Shows How to Break the Cycles of Worry and Fear to Heal Your Mind),這本書為我開啟了全新的理解視角。

書中首先介紹了人類習慣迴圈在大腦中如何形成,接著作者賈德森‧布魯爾(Judson Brewer)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在改變焦慮習慣之前,我們必須先覺察是哪些人事物引發了焦慮。
透過內省與覺察,我開始辨識自己的焦慮來源與反應模式。接著,我嘗試運用書中提到的「好奇式呼吸法」——以好奇心結合有意識的呼吸,讓自己暫時抽離焦慮的慣性迴圈。

這個方法對我幫助極大。過去,我總是急著尋找解決焦慮與待辦事項的策略,反而讓大腦陷入更深的焦慮迴路。如今,我學會透過覺察式呼吸,讓自己有意識地暫停那些自動化的焦慮思緒。搭配幾分鐘的「好奇式呼吸」與「慈愛冥想」練習,我發現自己不再那麼焦慮,也更少做出或說出令自己事後懊悔的行為。
如果你也常在生活或工作中陷入焦慮的迴圈,不妨試試這本書,給自己一個重塑大腦迴路的機會。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真正的轉變,不是來自更強的意志力,而是來自更深的覺察力。
圖片出處:Brewer, Judson(賈德森.布魯爾). (1983)Unwiding Anxiety: New Science Shows How to Break the Cycles of Worry and Fear to Heal Your Mind《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