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姨媽」遲遲不來報到時,難免讓人緊張又焦躁。很多女性第一時間會想到「是不是懷孕了?」但其實,除了懷孕之外,生活作息、壓力、荷爾蒙變化等,也都可能造成月經延遲。
中醫師提醒,經期不順不是小事,可能影響到女性的身心健康。想要改善,第一步就是先找到原因,再搭配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以下整理 8 個月經沒來的常見原因,以及讓經期更規律的方法。
月經沒來的 8 大原因
1. 懷孕
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懷孕後子宮內膜轉為孕育胚胎環境,正常月經週期自然暫停。2. 生活作息改變
熬夜、輪班、跨時區出差,這些都可能打亂生理時鐘,導致經期延遲。
3. 壓力過大
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的壓力,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使經期不規律。
4. 過度勞累
長期疲勞或體力透支,容易造成中醫所說的「腎氣虛」「肝腎陰虛」,進而影響月經。
5.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常見症狀包括月經延遲、痘痘、體重過重、多毛、焦慮憂鬱等。是一種需要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的疾病。
6. 藥物影響
避孕藥、抗憂鬱藥、類固醇、化療藥等都有可能影響月經,若有備孕計畫更應特別留意。
7. 更年期前期
45–55 歲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少,常會出現月經紊亂甚至停經。
8. 體重過重或過輕
脂肪組織與雌激素分泌有關,體重異常也可能導致經期不順。
如何讓月經週期更規律?
1. 規律作息
建議盡量在 11–12 點前入睡,避免熬夜,有助於肝膽休養與荷爾蒙調節。
2. 均衡飲食
三餐定時,澱粉、蛋白質、蔬果都要均衡攝取。多吃紅肉、魚類、黃豆、堅果、紅棗、枸杞,有助於補氣血。避免冷飲與寒涼食材,如西瓜、白蘿蔔、白菜。
3. 規律運動
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 75 分鐘高強度運動,並搭配重量訓練,能促進代謝與血液循環。
4. 管理壓力
適度放鬆、深呼吸、瑜伽或冥想,能幫助荷爾蒙維持平衡。
中醫如何調理?
中醫認為月經延遲常見證型包括:
- 肝鬱氣滯:胸悶、脅痛、情緒起伏大,可用「加味逍遙散」。
- 肝腎陰虛:腰膝痠軟、口乾、盜汗,可用「知柏地黃丸」「左歸丸」。
- 腎氣虛:疲倦、夜尿多、注意力差,可用「腎氣丸」。
- 血虛證:臉色蒼白、頭暈心悸、手足麻木,可用「四物湯」「歸脾湯」。
👉 重要提醒:
中藥調理必須依個人體質辨證,切勿自行購買使用,應由專業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
總結
月經沒來不一定就是懷孕,也可能是生活習慣、壓力、疾病或體質問題。
想要經期更規律,建議:
- 保持良好作息
- 均衡飲食+避免寒涼食物
- 適度運動
- 必要時尋求醫師或中醫師專業協助
👉 如果經期遲遲不來超過 3 個月,務必就醫檢查,找出真正原因,才能放心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