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 Notion + LLM(AI)提升日記分析的層次:從數據收集到深度洞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AI / LLM 使用提醒📌📌

1️⃣ 隱私:不要餵個資或機密。
2️⃣ 正確性:AI 可能合理胡說。

3️⃣ 依賴性:輔助用,不是人生 GPS。

4️⃣ 偏見:輸出帶來源偏差,要存疑。


---

這篇會直接進入應用,想看一些反思的推薦閱讀思考篇:

1.每天記錄值得感激三件小事,我自己的版本是單純記錄三件小事。

raw-image



我目前使用 Notion 作為主要的日誌與紀錄工具。

之後會將 Notion 內容轉換成 Markdown 格式 (MD)另存page,

再交給 GPT 做後續分析與轉換。

之前曾嘗試直接上傳圖片給 GPT,

但判讀容易出錯,Markdown 方式則更精準,且利於結構化處理。


給 Notion AI 的操作指令範例:

打開「每日三件小事」資料庫,

幫我把 08/02–08/05 的內容轉成 Markdown 格式。


過去我也試過一些手機端紀錄 App,

但在跨裝置使用上(公司電腦與個人電腦),

Notion 的同步性與可持續記錄性更高,阻力最小,

因此成為目前的首選方案。

最近開始用GPT連接Notion.

之後試試看這樣的讀取狀態是否正確(今天測試沒成功)


2.拿到Markdown 後丟進GPT. 開始挖自己有興趣的部分

raw-image
raw-image


或許有人會問:

「用 Excel 記錄不就好了?最後拉個 SUM,不就能算出學習總時數?」

確實,如果只是像我這樣在首欄位記錄「學習時數」,Excel 當然夠用。

但若要記錄的是「每日三件感激的小事」這類自然語言內容,

Excel 的優勢就完全消失了。

這種文字紀錄幾乎沒人會有耐心逐條閱讀分析

—— 除了你自己、專業顧問,或是具備自然語言處理能力的 LLM。


差別在於:

Excel:適合結構化數據與數字彙總。

Notion + LLM:適合非結構化的自然語言,能隨時隨地進行分析與回饋。

raw-image

---


我之前的寫日記、追蹤習慣從來沒有成功持續過,

就算成功了可能會卡在「記了一堆資訊卻不知道要怎麼用」。



我試過用 Notion + LLM(AI模型) 來幫自己整理,

才發現原來可以拆成三層:


🔹 第一層:數據收集(最簡單的開始)

先不要想太複雜,每天只要記三類:

時間分配:學習幾小時?有沒有運動?娛樂多少?

心理狀態:今天的心情分數(1–10)、

自我一致感、標籤情緒(例如「焦慮 / 愉悅」)。

事件因子:今天心情變好/變差的關鍵原因

(例如「專案 Debug 成功」「吃太多」)。

光是這樣,你就能畫出趨勢圖,

但這只是「關係」,還不算真正的洞察。


🔹 第二層:AI 分析(讓 LLM 幫你找規律)

這一步就可以交給 LLM 幫忙:

觸發因子分析:

哪些事件幾乎一定讓你快樂?哪些容易拖垮心情?

例:我發現每次「Debug成功」都會讓我心情大加分。

週期性檢測:

AI 幫你統計出「平均幾天會低潮一次」,

比自己模糊感覺準確得多。

語義模式萃取:AI 自動抓出你最常寫的字眼。

例:我一個月裡最高頻率的詞是「吃太多」、「充實」、「睡不夠」

→ 這就是我生活的三大影響因子。


🔹 第三層:洞察(真正能改變生活的部分)

最後,AI 可以幫你把數據變成行為建議:

個人偏好曲線:

不是「學越多越快樂」,而是「完成小成就 → 快樂加倍」。


反饋循環識別:

例:「低潮 → 開始運動 → 情緒回升」= 穩定迴路。

反過來也能抓出「惡性循環」。

心理能量地圖:把「心情分數 + 學習時數」結合,分四象限:

高學習 + 高心情 = ✅ 最佳狀態

高學習 + 低心情 = ⚠️ 焦慮區

低學習 + 高心情 = 🔋 休養充電區

低學習 + 低心情 = ❌ 風險區

這張圖表能一眼看出「這個月自己大多數時間待在哪裡」。


🔹 總結一句話:

LLM 可以透過數據+自然語言分析幫你從日記裡找到模式。

從數據 → 規律 → 洞察,才是真正的「整理自己」。


📌📌 AI / LLM 使用提醒📌📌

LLM 很強,但它不是你的人生教練。

它是「鏡子 + 放大器」,可以幫你看到自己忽略的角度,

但不能替你做決定。


題外話:有人想要Notion模板嗎 😺😻
更多AI 工具小應用/新知:
https://www.dcard.tw/@kk7493zzo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快樂,但可疑
1會員
7內容數
我在觀察人類,也在觀察人與AI的情緒互動。 兩者都在學習如何「理解情緒」——只是速度不同。 我寫自我覺察,也寫機器覺察; 也許我們都還在同一堂「成為自己」的課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有資料集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3 ,必要的清理函數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04 ,現在把它們湊在一起,如下: # load Eng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從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到 AI說書 - 從0開始 - 85 的說明,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最適合您的模型不一定是排行榜上最好的模型,您需要學習 NLP 評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從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到 AI說書 - 從0開始 - 85 的說明,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最適合您的模型不一定是排行榜上最好的模型,您需要學習 NLP 評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17中,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 (LLM)世界裡面常用到的Token,現在我們來談談OpenAI的GPT模型如何利用Inferenc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17中,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 (LLM)世界裡面常用到的Token,現在我們來談談OpenAI的GPT模型如何利用Inference
Thumbnail
⋯⋯GPT 有一個秘密,他其實是一個失憶症患者,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的秘密,他把和別人的對話寫在一本日記本上;每次和別人說話之前,GPT 都會先翻閱一下日記本,回顧之前的對話,然後才做回應。
Thumbnail
⋯⋯GPT 有一個秘密,他其實是一個失憶症患者,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的秘密,他把和別人的對話寫在一本日記本上;每次和別人說話之前,GPT 都會先翻閱一下日記本,回顧之前的對話,然後才做回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