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的責任、身分的保護色]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為什麼你會這樣做?也許,是因為你握有這個身分。

|身分是個很有趣的議題

有身分、沒身分、身分怎麼用、怎麼被身分用⋯都是可以好好討論的議題,這邊只談一個部分。

|身分的功用

很多人會因為「有身分」而取得一定程度的「權力」,是常見的一種角色正當化現象。

換言之,當這些身分被認定為「具有正當性」,就會帶來相應的話語權力:也就是說,你說的話比較容易被聽見、被接受,甚至被執行。

舉例一:擔任導師時,在班級事務內,你對學生說話有權力。

舉例二:擔任教師會長/家長會長,在校園內,對學校而言,身分讓你講話有權力(影響力)。

以上以此類推。

|校園內另外的身分-家長

教育現場,具備身分的不僅只有教師/行政/校長,也包含著家長。因為家長對於學生的責任與關愛,使得家長在親師互動中握有高度正當性。

因為是他的孩子,也因此藉由這個身分取得對學校/教師的話語權力。

|教育現場的「權責落差」現象

在學校裡,教師們常常面對一種「話語權與責任義務不對等」的處境。以家長為例——家長的確是孩子最直接的照顧者,也應該在親職教育上發揮重要角色。但在現行制度中,「家長」這個身分逐漸給「部分家長」在這個制度與文化下,放大成一種難以挑戰的優勢位置。以下情況常上演:

1、老師不能不讀不回,怕家長說「老師不積極」

2、主任不能不接電話,怕家長說「學校沒處理」

3、校長不能回應太慢,怕被投訴「推諉塞責」

4、24小時聯繫老師的

5、質疑教學、挑戰規範的正當性

因為「愛孩子」而不顧老師的工作與情緒界線⋯⋯⋯⋯族繁不及備載,這些背後其實是一種制度對「家長身分」過度放大的默許。

|被包裝過的「免責霸凌」

說穿了,這些情況就是職場霸凌的翻版,只是換個包裝而存在。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公務體系上對下/下對上,或是職場的辦公環境中,就是「職場霸凌」。若這一切發生在學校、家長與教師之間,卻被包裝成親師溝通的障礙。

職場霸凌有相對應的責任,但這樣溝通的家長,卻沒有相對應的課責。

這種責任配置導致一個結構性失衡的現象:家長握有高度話語權與期待施壓的權力,卻未對教育成敗承擔等比例的責任。這也讓「權力與責任應對等」的制度理想成為空話。

雖然我們經常聽到「權力越大,責任越重」這樣的警語,但那是一種規範性的理想,提醒我們權力的行使必須配合責任的擔當。然而,現實社會中,權力與責任往往並不成比例,尤其在教育現場,最常見的情況反而是「權力大但無需負責」與「權力小卻責任沉重」。

舉例來說,當家長對學校不滿時,可以透過申訴、媒體曝光、社群壓力等方式施壓,這些作為實質上已形成一種話語與輿論上的權力。但他們不需為孩子的偏差行為直接負責,也無法律規範要求其提供具體改善措施。

反觀學校與教師,在此局面中承受行政責任、社會期待,甚至媒體審判,卻常常連最基本的教育介入權與家長配合都難以取得,形同「有責無權」的制度角色。而這樣的情況,會讓教師長期處在高壓、無力與無助的狀態中。因為換個環境,同樣的的行為會變成霸凌,但在教育環境中,卻不會?!

|被包裝的「免責家長失職」

這裡我們要談另一個更沉重的問題:當家長的親職教育失當時,責任卻常常轉嫁給學校孩子行為失序、情緒失控、網路沉迷、課業怠惰……第一線教師每天都在接手這些來自家庭的未處理問題。社會卻很少問一句:「家長盡到了什麼責任?」,反而常常問的是:

學校怎麼沒有及早發現?老師怎麼沒有即時輔導?教育單位是不是處理不當?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種荒謬的現象:教師與學校承擔了親職失職的後果,而家長仍然擁有「有問題就有資格要求學校改善」的話語權力正當性。

|身分,不該是免責的盾牌

身分本應界定責任,而不是免責的免死金牌。若我們繼續讓「家長」這個角色在教育制度中無限擴張、不必負責,那教育現場的崩壞就不會停止。家長對於孩子的職責,不應該具有校園話語權力而被免責。每一個角色都有界線,每一個角色都應有對應的規範。親職的責任不能無限上綱成教育的責任;教育的專業也不該被誤解為服務業。

我們該思考的不是僅僅要求學校再「負起更多責任」,而是要回到制度設計的根本問題:責任應該回到最初該承擔者的身上。否則制度所形塑的,就是一個對家長極度寬容、對教師極度苛責的失衡結構。

|結論

身分,不是讓人為所欲為的保護傘,是一把尺,也是一面鏡。下一次想對老師傳訊、抱怨、施壓時,請先思考:「如果我不是家長,我還會這樣做嗎?」、「我對這個孩子真正的責任,是不是早已丟給了學校?」、「我真的知道怎麼當家長嗎?」

呼籲「部分」家長,讓您的身分不再是攻擊的工具,而是承擔的起點。如何當父母也是要學習的,如何教小孩也是要學習的。各縣市都有「家庭教育中心」,也都會開設許多家庭教育課程。時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是否願意踏出第一步。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教師,都是願意與家長一起合作,讓我們努力善待將來的台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u-lawyer的沙龍
83會員
205內容數
專屬教師學習法律的小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身分認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存在意義的證明,但當身分消失時,如何重新定義自己便是關鍵。這篇文章從《原子習慣》和《刺激1995》中摘取引言,並從中探討了身分認同帶來的影響和後果。
Thumbnail
身分認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存在意義的證明,但當身分消失時,如何重新定義自己便是關鍵。這篇文章從《原子習慣》和《刺激1995》中摘取引言,並從中探討了身分認同帶來的影響和後果。
Thumbnail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對於人、事、物的不同看法,而此種看法,大多是後天養成的,乃至「習性」取代了「本性」。於是,人間便分出了善惡、是非、美醜、好壞、尊卑等等的不同立場。「習性」既成,代表「認知」已然深化,深化後的認知又會形成「固執」,一旦固執到了極點,即便與外界觀感不符,也很難有所改變。
Thumbnail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對於人、事、物的不同看法,而此種看法,大多是後天養成的,乃至「習性」取代了「本性」。於是,人間便分出了善惡、是非、美醜、好壞、尊卑等等的不同立場。「習性」既成,代表「認知」已然深化,深化後的認知又會形成「固執」,一旦固執到了極點,即便與外界觀感不符,也很難有所改變。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你:你的安全感從何而來,你從何處意識到自己的核心身分?你要怎麼回答? 你要怎麼解釋? 忙碌的生活中,很少有時間思考這個重要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你:你的安全感從何而來,你從何處意識到自己的核心身分?你要怎麼回答? 你要怎麼解釋? 忙碌的生活中,很少有時間思考這個重要的問題。
Thumbnail
        人在世上,就爭一口氣。但,爭氣不是向別人爭取,而是自己也看得起自己。
Thumbnail
        人在世上,就爭一口氣。但,爭氣不是向別人爭取,而是自己也看得起自己。
Thumbnail
地位高的人通常都有勢,你的勢不如人,就一定要找到平衡點。在與權勢人士交往時,要注意不要被對方的氣勢所壓倒,而是要以一種冷靜自信的態度應對。順應對方的勢力,不但能夠化解尷尬,更能夠在交流中展現自己的自信和風度,進而獲得尊重和認可。
Thumbnail
地位高的人通常都有勢,你的勢不如人,就一定要找到平衡點。在與權勢人士交往時,要注意不要被對方的氣勢所壓倒,而是要以一種冷靜自信的態度應對。順應對方的勢力,不但能夠化解尷尬,更能夠在交流中展現自己的自信和風度,進而獲得尊重和認可。
Thumbnail
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被學習的人我覺得很重要。
Thumbnail
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被學習的人我覺得很重要。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