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07] 47張3430 奇鈦科 出清](https://resize-image.vocus.cc/resize?norotation=true&quality=80&url=https%3A%2F%2Fimages.vocus.cc%2F2e42d914-265f-41d7-b842-f6c33eecc5a8.jpg&width=740&sign=d8nHxBRWLWV1us6IPvElxg9TNvHR1bBzFOWbbD4Ze_c)
[2025.10.03、07] 47張3430 奇鈦科 出清
※ 建倉部位:47000股。(最後兩張原本是打算先賣後買賺個便當錢但一開始就按成買了所以就留著沒動)
※ 建倉期間:2025/06/18~2025/09/15
※ 出清時間:2025/10/03、2025/10/07※ 盈虧 [報酬率]:+1331934元(含股息) [57.74%]
※ 心得:
老實說,近幾年的我對於投資非常的被動,早期可以為持股(甚至是非持股)的一個細節打整篇文章,但後期習慣自己快速看過去(有興趣再深入探索進而決定是否建倉)。早期的自己也比較偏向以財務數據為主但後期則是探索該公司業務範圍未來可能的動向再以財務數據輔助判斷。我發現改變了思維後看公司的方式及建倉部位也有很大的不一樣。
現在網路資訊真得太過發達,很多資訊只要你願意花點時間真的是信手捻來,所以重點在哪?我認為並非資訊的取得而是『篩選訊息的能力』更為重要;當然要加上自己的看法整體結合。(有時候我反而覺得如果本身就沒有判斷的能力可以的話少看論壇及群眾的想法反而對自己是好事。)
用1~2招要一路在這條路也不是個很正確的方式,大方向抓到但細節必須不斷的改變,如果自己用過的招式一段時間後發現效益不佳就可能要試圖思索該如何改變。
對我來說,投資最大的致命傷就是不太懂得何時賣(倒不是如何看一間公司或是持有過程中的磨練與耐心),原本我還打算留約1/4(就大概12張)賭接下來的可能,但最後還是決定全數賣出了。
我不是個手上沒有股票就感到落寞或不踏實的人,但我只要看到是個『不錯的機會』我就會勇於建倉。
以上,單純做個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