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與個人風險管理中,決定如何處理一個風險(是轉嫁、控制還是自留),並不是憑感覺,而是依賴於對該風險的兩項核心維度進行分類:損失頻率(Loss Frequency,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高低)和損失幅度(Loss Severity,一旦發生損失的嚴重程度)。
將風險劃分為這四個象限,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分配資源,選擇最經濟且有效的管理工具。
這道來自「114年人身保險代理人、人身保險經紀人《保險學概要》」的測驗題(第21題),考驗的就是考生對於這些核心風險管理原則的掌握。測驗題目與核心問題
類科:人身保險代理人、人身保險經紀人 科目:保險學概要 題號 21: 有關危險管理方法的選擇,下列何者正確?
(A) 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高的最佳危險管理方法是損失控制 (B) 保險最適合用在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高的危險管理上 (C) 損失幅度大、損失頻率高的危險最適合採用危險自留 (D) 迴避是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低的危險管理首選方案
試題分析與正確答案
根據風險管理理論,對於不同性質的風險組合,有其對應的最佳處理策略。其中,損失控制(Loss Control)旨在透過預防或抑制手段,降低損失的頻率或幅度。
正確答案是 (A)。
當一個風險具備「損失幅度小」但「損失頻率高」的特性時,它代表這類損失雖然單次不嚴重,但經常發生。這類風險的成本是可以預期的,如果放任不理,累積下來的總損失會非常可觀。因此,最有效的策略是採用損失控制,從根本上減少其發生的次數(損失預防)或將單次損失的衝擊降到最低(損失抑制)。
四個選項的風險管理概念解析
以下我們將根據風險的「頻率」與「幅度」組合,解釋每個選項的正確性或錯誤原因:
(A) 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高的最佳危險管理方法是損失控制
- 風險特性: 經常發生(頻率高),但傷害輕微(幅度小) [外部知識]。
- 正確原因: 對於這類風險,關鍵是採用損失預防(降低頻率)和損失抑制(降低幅度)等損失控制手段,以管理其可預期的成本,讓整體經營成本降到最低。
- 簡單生活例子:
- 辦公室的印表機經常卡紙:卡紙(事故)經常發生(高頻率),但單次清理費時費力(幅度小,但時間成本高)。最佳的解決方案是損失控制,例如定期保養機器、員工進行使用培訓,來減少卡紙的頻率。
(B) 保險最適合用在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高的危險管理上
- 風險特性: 經常發生,但傷害輕微 [外部知識]。
- 錯誤原因: 保險是一種風險融資/轉嫁工具。它最適合處理的是損失幅度大、但頻率低的風險。若將小額且高頻的損失交給保險處理,支付的保費將包含保險人大量的行政與營業費用(附加費用),反而使得風險移轉的成本過高,經濟效益低。
- 簡單生活例子:
- 你每天通勤會不小心掉 10 元硬幣:這種損失(幅度小、頻率高)若要找保險公司承保,保費會遠高於你實際損失的總額,因為保險公司必須計算行政費用、佣金等。因此,保險並不適合這種情況。
(C) 損失幅度大、損失頻率高的危險最適合採用危險自留
- 風險特性: 經常發生(頻率高),且傷害嚴重(幅度大) [外部知識]。
- 錯誤原因: 這類風險在風險管理矩陣中稱為災難性風險。由於損失既頻繁又嚴重,保險公司通常不願意承保,而危險自留(Risk Retention)意味著自己承擔損失。對於單次損失或累積損失都可能導致財務崩潰的風險,自留是不可行且最差的選項。此時,應採取迴避(Avoidance)作為首選策略。
- 簡單生活例子:
- 一家工廠生產易燃易爆物品,且每天都發生小規模洩漏或爆炸:如果工廠自行承擔(自留),很快就會破產。唯一的選擇是停止生產線,即迴避。
(D) 迴避是損失幅度小、損失頻率低的危險管理首選方案
- 風險特性: 很少發生(頻率低),且傷害輕微(幅度小) [外部知識]。
- 錯誤原因: 這類風險是所謂的瑣碎風險(Trivial Risk)。由於它不常發生且損失輕微,採取迴避(停止整個活動)是小題大作,會錯失潛在的利益或機會。最佳的策略是採用自留(Retention),由個人或企業自行承擔,是最經濟的選擇。
- 簡單生活例子:
- 你開車上班時,可能偶爾會壓到一顆小石頭造成輪胎輕微受損:這種風險(頻率低、幅度小)應由你自行承擔(自留)。如果為此決定永遠不開車(迴避),將嚴重影響生活便利性,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