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紙的技巧-厚度與質感的完美平衡 - COVER
在設計規劃中,「紙張」較少被提到,多半是到印刷階段,才開始思考使用的紙張,厚度更是要到和業務接洽才會開始想,而且很容易出現「越厚越好」或「有沒有更厚一點」的迷思。事實上,紙張的質感、厚度都會直接影響印刷成品,DM、畫冊、或名片適合的材質都不同,若紙張選錯,設計再好都難以呈現出來。
關於紙張的厚度、重量等單位,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一、紙張厚度不是越厚越好
許多人會直覺認為「厚一點比較有質感」,但事實上,厚度必須依照印刷品用途進行選擇,有的適合厚、有的適合薄,以下提供一些常見印刷品:
- 名片、卡片:250~350gsm(約200~300磅),厚度過高除攜帶不易外,亦容易導致設計點失焦。
- 書冊內頁:建議100~150gsm(約80~120磅),過厚除不易裝訂外,亦不適於翻閱。
- 信封、折紙DM:100~180gsm(約80~150磅)較適合,兼顧折疊性、挺度、印刷穩定度等等。若厚度過高,折疊後易產生裂痕。
💡小提醒:重量與厚度雖然有關,但不同紙種密度不同,因此兩者不能直接對比。上面只是採用較容易理解的單位進行解說。

選紙的技巧-厚度與質感的完美平衡 - 紙張厚度不是越厚越好
二、設計師與印刷廠的溝通關鍵
即使是印刷人,紙張仍然是十分龐大的系統,再加上每個人對「手感」、「厚一點」、「白色」等等特性的認知都有差異,因此溝通難免有障礙。直接和印刷廠索取常用紙樣、或和合作印刷業務約時間看紙、以及注意打樣,絕對是最精準的方式!不過除此之外,以下這些技巧,也可以幫助你(或你的印刷業務)找到合適的紙張。
- 提供樣本:比口頭說明更準確,直接拿出類似紙張或印刷品最有效。也可以額外補充類似但更厚一點、更白一點等等。
- 說明用途與期望手感:例如「印刷效果亮麗」或「適合大力書寫」等等,說明越具體,業務更容易精準推薦。
- 直接請印刷廠推薦:不同印刷方式(平版、數位等等)會影響可用紙材,甚至會影響印刷成本。
- 確認印後加工需求:燙金、打凹凸、上膜等,皆會影響適合的厚度。

設計師與印刷廠的溝通關鍵
三、常見誤會
❌誤會一:「紙張越厚,成品越高級」→過厚的紙張在折紙、燙金等加工,容易因壓力而產生裂痕,在裝訂時也較不牢固。
❌誤會二:「磅數越大,紙張越厚」→磅數指的是重量而非厚度,雖然坊間常用來代稱厚度,但畢竟是不同計算方式,與厚度也未必成正比。
❌誤會三:「不同紙但相同厚度,印出來感覺差不多」→除厚度外,紙張本身還有塗佈、油墨適應性等特性,例如銅版紙、道林紙就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常見誤會
選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一種設計的技巧,與專業的印刷人、印刷廠一同合作,找到最適合的紙張、質感與厚度,才能讓作品從設計稿落地,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品。
FB 社團:設計人聊印刷事
LINE 聯絡我:@minds
IG:@minds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