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失戀」過嗎?
失戀,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難受且痛苦的事。看著最親近、最了解自己的人,離開我們,就像有人從你身上撕下一塊肉,真的很痛。
所以,有人說,當一段關係結束的時候,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伴侶,同時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己」。為什麼失戀,會讓人這麼痛?有哪些科學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走出傷痛?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失戀讓人這麼「痛」?
從腦科學的角度,當人墜入愛河時,大腦會分泌各種化學物質,像是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會讓人產生愉悅、依戀和幸福的感覺,因此也被稱為「幸福荷爾蒙」。
而當關係結束時,這些化學物質會迅速下降,從而讓人感到空虛、絕望和孤獨。
科學家也發現,人在戀愛的時候,大腦的反應跟「成癮行為」非常相似。所以,當人失戀時,在某種程度上,就跟戒菸、戒酒、戒毒是一樣的,都會讓人有戒斷反應。
這種感覺有多不舒服呢?
有一項實驗找了一群剛分手六個月內的人,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觀察受試者在兩種情況下的大腦反應。
第一種情況,用針去扎受試者的手臂,是不是聽起來就很痛啊!
第二種情況,讓受試者看前任的照片,回想跟對方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結果發現,這兩種情況,他們大腦被激發的區域,幾乎是相同的。也就是,分手帶來的「心痛」,跟「身體上的疼痛」是一樣的。
也因為分手真的讓人很痛苦,所以,每一個失戀的人,都很想知道,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盡快走出情傷?
跟你分享「3 件不要做的事」和「3 件推薦做的事」,這些方法,都是科學實證有效的喔!
分手,3 件「不要」做的事
第一,不要馬上進入下一段關係。
你可能聽過一句話,「治療失戀最快的方法,就是再找一個新的伴」。
但專門研究離婚的治療師,布魯斯.費雪(Bruce Fisher),他就特別提醒,在你「完全放下」上一段關係之前,不建議找新的伴侶。
因為這時你的心裡狀態,一定會帶著對前任的「不捨」或「不爽」。
在這樣的狀態下,冒然進入關係,會吸引你的人,要嘛是跟前任「很像」的人,要嘛是跟前任「完全相反」的人。不管怎麼選,你考慮的點,都不是對方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而是對方跟前任有多像。
所以,如果你沒有趁著失戀時,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緒跟思緒,處理好自己在上一段感情裡的課題,那麼下一段感情,就算遇到再好的人,還是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卡住。
所以,給自己和「未來的他」一點時間。暫時的單身,是尋找幸福的必經過程。
第二,不要有悲觀的歸因。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人在遭遇壞事時,有三種歸因方式會阻礙人復原:「自我化」、「普遍化」、「永久化」。
它們的意思分別是──
自我化:你認為壞事會發生,都是「自己的錯」、「自己的問題」。
普遍化:你認為壞事會產生連鎖反應,自己的「世界全毀了」。
永久化:你認為壞事帶來的影響和傷痛,會「永遠存在」。
如果你發現,你有這三種悲觀的思考習慣,你可以從「語言」做入口,藉由調整語言,來修正自己的想法。
提醒自己,不要把「都是我的錯」、「都是我造成的」這些話掛在嘴上,把「永遠」、「總是」,改成「現在」、「有時候」。
例如,「我永遠忘不了他」改成「我現在還沒辦法忘記他」;或是「我總是很難過」改成「我有時候會很難過」。
第三,不要看前任的 FB 或 IG。
加拿大有一名學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她想了解人們在分手後,看前任臉書的情況。
結果顯示,有 70% 的人會去看前任的臉書;有 74% 的人會去看「前任新伴侶」的臉書;64% 的人會重讀跟前任的對話訊息;50% 的人會在自己臉書留下前任的照片。
研究發現,你越是關注前任的臉書,你難過的時間就越久,復原的就越慢。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難過,而且會無法克制的,一直想去看和前任有關的訊息,那麼建議你,先封鎖或刪除對方,這會讓你好過一些。
講完了失戀不要做的事,我們來看「3 件推薦做的事」。
分手,3 件「推薦」做的事
第一,寫感恩日記。
心理學有大量實驗發現,寫感恩日記可以帶來正向情緒,有效提升「幸福感」。
腦科學研究也證實,當人感恩的時候,大腦會分泌「血清素」跟「催產素」,兩種能為你帶來幸福感的荷爾蒙。
所以,你可以試著在睡前,回想今天讓你開心,或值得感恩的三件事情,把它紀錄下來。
它不見得要是升職加薪、中樂透這種大事,只要是簡單的小事就好了。例如中午的便當很好吃;下班回家,看見美麗的夕陽;跟大樓清潔人員,說了聲「謝謝,辛苦了」;發現了一本好書、一部好劇。
失戀的人,之所以會不快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活在「過去」,一直去想那些已經失去、過去的事;卻很少花時間,活在當下,專注在日常生活裡,你現在擁有,會讓你幸福的事。
寫感恩日記,能幫助你把注意力重新放在讓你開心、值得感恩的地方。
而之所以要「睡前」寫,也是有原因的。
一來,它可以幫助你睡前不要胡思亂想;二來,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峰終定律」,說的是人對於一件事的「高峰」跟「結尾」,會特別有印象。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你過完了一天,最後能留在你腦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天裡,「你最開心的事」跟「你睡前的情緒」。
所以,睡前寫感恩日記,能讓你每天都帶著幸福感入睡。
第二,專注一件自己有興趣的事。
你可以選一件你有興趣,想學的事,讓自己全心投入,盡可能佔據你的時間。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一來,你不會有太多時間東想西想,陷在痛苦裡。
二來,當你在學習新事物,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你感到開心、有成就感
三來,當你專心做有興趣的事情時,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而心流,是心理學家認為「最高級的幸福形式」。所以,你待在心流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感到幸福。
最後,第三個推薦做的事情,多跟家人和朋友在一起。
人都渴望「連結」和「歸屬」。談戀愛的時候,我們透過伴侶來滿足這種渴望;分手後,這種需要並不會消失。
這時候,家人跟朋友的陪伴,就非常重要了。他們會讓你明白,你身邊還有許多在意你、愛你的人,你並不孤單。
所以,趁這機會,多陪陪家人,跟家人一起吃飯、聊天;打電話給談戀愛時,被你冷落的那群朋友,約他們出來逛街、運動、看電影。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很有幫助,歡迎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
參考資料:
- 布魯斯.費雪、羅伯特.艾伯提(2024)。《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日出出版。
- 樺澤紫苑(2023)。《自造幸福》。今周刊出版。
- Greenberg, M. (2016, March 18). “This is your brain on a breakup.” Psychology Today.
- Greenberg, M. (2011, April 4). “The neuroscience of relationship breakups.” Psychology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