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常常睡不著、感覺心裡空蕩蕩的,或是一個人發呆、聽到肘個聲音就心跳加快,腦中時不時冒出一句吶喊:「為什麼是我?」。
別擔心,這些反應都很正常。你可能剛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過天災、意外失去摯愛,或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你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哭,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要堅強、要撐下去,但每當夜深人靜時,一閉上眼,彷彿又回到那個痛徹心扉的畫面,像是走進一個無限的迴圈,怎麼樣也逃不出來。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一本書《擁抱B選項》。作者是雪柔.桑德伯格和亞當.格蘭特。
雪柔.桑德伯格曾是 Facebook 營運長,她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過著令人稱羨的「A選項」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們夫妻倆一起到墨西哥度假時,丈夫大維獨自一人在健身房運動,突發心臟病發,送醫急救後仍迴天乏術。那一刻,她的世界瞬間崩塌了。
雪柔的故事提醒我們:當人生只剩下 B 選項時,該如何繼續前行?
❤️🩹承認內心的脆弱
雪柔在告別式上,和10歲不到的兒女一起哭喊、悲傷地癱倒在地。她經常會回想起那天急救的過程和畫面,無數個失眠的夜晚,她對著星空吶喊:你為什麼要離開我?她在每個夜晚哭著睡去,然後從惡夢中驚醒。
即便幾個月過去了,她回到公司上班、開會、做簡報,但內心的痛苦卻如影隨形。她覺得她的人雖然坐在會議室裡開會,心卻一直留在健身房,那片丈夫倒下昏迷時的地板上。
很多人以為,想要走出悲傷,就是要激勵自己「堅強一點」、「要振作起來」。但雪柔說:真正的堅強,是從允許自己軟弱開始。
❤️🩹三個P的陷阱
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在書裡提到,人在創傷之後很容易掉進「三個P的陷阱」。我們要理解這三個陷阱,目的是認清大腦的反射機制,避免被這些不正確的想法綁架了。
第一個P,是個人化,總是責怪自己。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當時我多注意一點、多待一會兒,就能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
雪柔也是這麼想,但醫師告訴她:心臟病發作是突發性的,就算她在旁邊也無力挽回。
第二個P,是普遍化,覺得生活完蛋了。
你是不是會覺得:我的整個人生都毀了,工作、家庭、生活都崩壞了?
雪柔一開始覺得自己再也無心於工作、把孩子照顧好。但親友同事不斷給予她必要的支援,讓她意識到,生活可以慢慢回到正軌。
第三個P,是永久化,覺得傷痛會永遠持續。
你是不是會覺得:我再也不可能快樂了,人生從此由彩色變成黑白,永遠不會再擁有幸福?
雪柔每次看著孩子,就會想到他們從此沒有了爸爸,家裡不可能會有歡笑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注意到,孩子們能一夜好眠,甚至沒有爸爸的生日派對,也能和朋友一起開懷大笑。
面對傷痛,不是一直要自己「放下」,而是「學會帶著傷口,繼續好好過每一天」。
雪柔的好友曾經經歷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他的愛子在24歲時意外過世,他曾說:快樂的一天彷彿只有15分鐘,痛苦的一天卻好像15年。
我活著的每分每秒都很難熬,但是
人生的功課,就是把快樂的15分鐘變成15年,把痛苦的15年縮短為15分鐘。
❤️🩹培養心理韌性的三個練習
想要破除這三個陷阱,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如同訓練自己的肌肉一樣,不斷地練習,可以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強大。
以下三個小練習,能幫助你從傷痛中,慢慢找到前進的力量:
一、允許自己軟弱
當你覺得想哭的時候,就哭吧;當你什麼也不想做,就讓自己休息一下。悲傷不需壓抑,而是讓情緒找到出口。
試著在很難過的時候,問自己一句:「我現在感覺到什麼?我能明確形容嗎?」這就是給負面情緒一個標籤。例如:說「我現在覺得很孤單」,會比說「我覺得很糟糕」要好一些。把感覺「標籤化」,會讓自己對自己的情緒多一分掌控感。
雪柔曾經一天說上許多次「對不起」,她把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心理學家好友格蘭特給她一個建議:練習減少說「很抱歉」、「對不起」這類詞語。
當我們犯錯時,試著想:「我在這件事上犯了錯」,而不是「我是個失敗的人」。這兩句話差別很大。前者是說這個「行為」沒做好,代表可以改進;後者則是否定整個人,讓你覺得自己很糟糕。
正向的身分認同,能協助你慢慢重建自信心。
二、「永遠」並不存在
當你腦中閃過:「我永遠不會好起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等念頭時,輕聲問自己三個問題:
-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想法?例如:我現在真的很痛苦。
- 有什麼證據反對它?例如:昨天我看了一則短影音,有笑了3秒鐘;早上起來有感覺到一點餓,吃了兩口三明治等等。
- 最平衡的看法是什麼?例如:現在還是感覺頭很痛,但有時候會有好一點點的感覺。
舉例,雪柔試著把「我永遠不會快樂了」的想法改成「我最近不太好」。她開始注意到:有時候悲傷的情緒像潮水一波一波襲來,但偶爾還是會有喘息的時候;工作時可以專心個幾分鐘了;孩子們偶爾發出的笑聲,可以讓她心裡感到暖暖的。
這些都是證據,證明「永遠」的想法並不是真的。
三、從小小的一件事開始
雪柔說,她剛開始回去上班時,連一秒鐘都無法專心。但她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超級小的目標:「今天只要我能打開電腦就好。」
第一天,她打開電腦,看了一眼就關掉。但她告訴自己:很好,我做到了。
第二天,她打開電腦,只寫了三句話。
慢慢地,她可以專心一分鐘、一小時、半天,最後是一整天。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慢慢累積。
生活中有許多「小勝利」,你也可以試試看,例如:喝了一杯水、伸展身體、扣好鈕釦等。你可以用筆寫下來,每天寫下一件「我今天做到的小事」。
這些小勝利累積起來,就是你重新找回掌控感的證明。
❤️🩹你比你自己想得更堅強
有些朋友可能在心裡吶喊:「不要叫我堅強起來,我不想走出來,我恨這個世界!」
你當然可以這麼想。當痛苦到達極限時,就會出現憤怒和怨恨的想法。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原諒誰,你只需要誠實面對這股情緒:「我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就好。
雪柔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掙扎。有一天她接到醫師通知,說在乳房攝影中出現可疑黑點,不排除可能有壞細胞。
那一刻,她從悲傷瞬間轉為恐慌。她心想:「如果我得了癌症,孩子怎麼辦?他們已經沒有爸爸了,不能再失去媽媽啊!」
幾天後,醫師經過精密檢查,證實只是虛驚一場。那一刻,她第一次感受到內心充滿「感恩」的情緒。
她意識到:原來人生還可能有更壞的狀況發生。而當壞事沒有出現,那一刻的平靜,就值得感恩珍惜。
「感恩」這兩個字,你現在聽起來可能有點刺耳。我不是要你假裝痛苦不存在,而是想邀請你慢慢去想一下:我還擁有些什麼?
❤️🩹你想怎麼過一天
雪柔在丈夫過世一週年的前十一天,突然想到:「如果大維知道自己只剩十一天可活,他會怎麼過呢?」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又該如何過好剩下的每一天?
當我們說「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並不是要你假裝很堅強,而是每一個今天,都有重新開始的可能,都值得認真對待。
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吃一碗飯、曬一下太陽、說幾句話。你會慢慢發現,你比你所想像的更堅強:「我現在還很痛,但我會繼續往前走」,這樣就足夠了。
❤️🩹鄰居小華的故事
你可能會想:「雪柔的故事離我太遠了,她是Facebook高層,有錢又有資源。我不一樣,我只是一般人。」
我再跟你分享一個鄰居的故事,我們叫他小華。他拿到的人生劇本,算是非常不好的「C選項」。
那年他才二十多歲,正是人生最燦爛的青春年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下半身永久癱瘓。
那時候,整條街的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昨天還笑著打招呼的年輕人,沒想到下一刻,竟然再也站不起來。
車禍後的一兩年,小華幾乎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想見任何人。聽他的家人說,他經常覺得:我的人生完蛋了,我拖累了家人,我再也不會快樂了。
那種對未來絕望的失落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他恨這個世界,為什麼是我?但是他的家人和朋友從來沒有放棄他,只是默默支持、陪伴他。
有一天,我發現小華願意出門了!他還幫輪椅裝上電動馬達,像騎車一樣自己到街上買東西。不久後,他甚至學會用手開汽車。看見他自信地倒車入庫那一刻,我真的為他開心。
後來,他重新回到職場,遇到一個願意接受他、真心愛他的女孩。他們結婚了,還有了孩子,這些轉變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小華雖然拿到了C選項的人生,卻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全新光彩。
有時候一個句點的出現,不代表結束,而是下一個句子的開始。
我分享小華的故事,不是要你比較,而是想告訴你:當你覺得「人生完了」、「我拖累了別人」、「我不可能再幸福」,這些念頭,其實都不是事實。
❤️🩹結語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上,都可能會發生某種形式的B選項或C選項。
面對生命的打擊,我們會受傷,會留下傷疤。同時也要提醒自己,大腦產生的念頭不一定是真的。透過微小的行動,培養心理韌性,可以幫助自己戰勝思維慣性,讓心慢慢變得強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比我原本以為的更脆弱,但也比自己想像中更堅強。」
光是單純地好好活下來,本身就已經在積累巨大的力量。請多給自己一點點時間,用屬於你的節奏,活出屬於你的B選項。
如果你真的覺得非常難過、快撐不下去了,請記得向外求助。尋求專業的協助不是懦弱,而是勇敢愛自己的表現。
願你能溫柔地覺察內在,你不需要立刻變好,但你值得被傾聽,也值得被理解。最後,請你記得:這趟人生旅途,你並不是孤單一個人前行。
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打個電話,讓專業的人陪你說一說話。以下這些單位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生命線:1995
- 張老師: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