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喝鹼性水比較健康?別再相信「酸鹼體質」的世紀大騙局

2020/06/2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曾經聽過,人體的體質有酸鹼程度之分?像是攝取鹼性食物或喝較多的鹼性水,身體就會比較健康;反之若體質是酸性的,除了會處於「亞健康狀態」之外,也容易遭到蚊蟲的叮咬。
以上種種的說法,其實都是非常不正確,且容易誤導人的迷思。
先提供大家一個重要資訊:在2018年11月的時候,美國加州法院判決發明「酸鹼體質」一說的始作俑者楊恩(Robert O. Young)詐欺罪成立。這個假說被證實是場騙局,最終楊恩遭法院判賠1.05億美元,大約是台幣32億左右。
楊恩的罪行源自於2002年時出版了《酸鹼值奇蹟》這本暢銷書,並在此書中提出他的「酸鹼體質」理論。書中提倡人的身體應該要是鹼性的,若身體的體質變酸,就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一開始楊恩或許是出於好意,但之後他的行徑越來越偏離正軌,像是說服罹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病人不要接受正規的醫學治療,轉而接受他的鹼性飲食法;或使用他販售的「鹼性水」去調整體質,宣稱這樣疾病才會痊癒,導致許多誤信的受害者沒有即時接受正規治療,疾病甚至從初期直接進展到晚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被重罰32億台幣這個天價數字。
近幾年來,靠著這個理論背書而上市的產品非常的多,最大宗的大概是所謂的「鹼性水」。鹼性水的廠商總是宣稱喝了他們的產品之後,可以將人的體質調整成比較健康的弱鹼性,這些說詞直至今日,依然完全沒有醫學根據。
簡而言之,人體的酸鹼體質說,完全就是一個謊言。

為什麼「酸鹼體質」是一個謊言?

要形容體質酸鹼的程度,最常用的數值就是血液的pH值。只要人是在健康的狀態,我們的血液的酸鹼值永遠會維持恆定且呈現弱鹼性,約莫在pH 7.35~7.45之間。
為什麼人體在酸鹼恆定上這麼重要?
因為人體的酵素,也就是所謂的蛋白質,需要在非常精密的pH值的區間才能正常運作。今天血液的pH值如果太酸,小於7.35,就會開始影響酵素的活性,並影響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如果再更酸一點,甚至會使心臟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這種狀態我們稱為「酸中毒」。
反過來說,如果血液中的pH值大於7.45,同樣會有症狀出現。例如過度換氣的患者便會有手腳麻木、頭暈、胸悶不舒服等等症狀,這時的狀態我們稱之為「鹼中毒」。不論血液的pH值過酸或過鹼,對人體都是不好的,且會誘發相關症狀的產生,因此人體的酸鹼恆定是非常重要的。

但人體是如何維持血液中pH值恆定?

答案就是依靠「腎臟」「肺臟」兩個器官。
無論我們吃下的食物是偏酸性或偏鹼性,腎臟跟肺臟都會經由非常精密的分工合作,去調控血液的pH值落在7.35~7.45之間。我們先以腎臟調控尿液量為例,若一個人短時間內喝比較多水,腎臟自然會製造較多尿液以維持體液恆定;反過來說,若飲水量較少,腎臟就會去濃縮尿液,試圖保留多一點水份在體內,這就是腎臟維持體液量恆定的機制。
同理,今天若吃下較多酸性的食物,那腎臟在製作尿液的過程中會排出比較多的氫離子,將多餘的酸性成分排除;反之若今天吃下較多鹼性的食物,那腎臟就會排出較多碳酸氫根的鹼性離子,讓血液pH值維持恆定,因此腎臟是調控我們體內pH值的重要器官之一。
第二個調控我們體內pH值的重要器官是肺臟。負責人體呼吸的肺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我們體內是一種酸性物質(當二氧化碳溶進血液裡面會產生碳酸)。所以今天當身體偵測到血液偏酸時,肺臟就會加快呼吸速度以排出二氧化碳;而若偵測到血液中的PH值偏鹼性,身體自然會放慢呼吸,減少體內二氧化碳的排出,以維持血液中PH值的恆定。
所以當患者處於酸中毒狀態的時候(例如敗血性休克),患者的呼吸會明顯的加快,原因就是身體偵測到的血液酸鹼度太酸了,所以肺臟會加速換氣以排出體內二氧化碳,拉升血液的PH值,試圖讓人體酸鹼值回復到7.35~7.45這個區間。
再強調一次,健康的人體內酸鹼值永遠是恆定的。不管你吃什麼食物、喝多少鹼性水,身體都會經由腎臟與肺臟的合作無間來維持人體的pH值。關於「吃什麼食物能改變體質」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存在。

為什麼仍有許多人相信這個迷思?

許多相信這個理論的人,其實是犯了最基本的邏輯謬誤,倒果為因了。
舉個例子,今天有一個人並不是那麼健康(通常我們稱之為「亞健康狀態」),或是已經是罹患嚴重疾病,像是因為菌血症、敗血症而休克的人,這時器官組織會因為身體的血液循環狀態不佳,產生像是「乳酸」等等的酸性物質,使得血液酸鹼度失衡;或是罹患肺部相關疾病的病人,肺臟無法順利代謝二氧化碳,也會導致病人的血液變酸;又例如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腎臟可能沒有辦法很有效率地排除氫離子,因此病人的體質也會偏酸。
若一個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已經處於中重度疾病狀態時,此時抽血檢測血液中pH值,就可能發現血液pH值較7.35低。所以正確的邏輯是:因為一個人不健康,才導致他的血液偏酸;但並不能因此推論說:只要讓病人血液變鹼性,他就會變健康。
但許多廠商就會拿這樣的邏輯謬誤來呼攏民眾,讓人以為只要服用較多的鹼性食品或飲品,就會改變身體的pH值而使身體回到比較健康的狀態,這在邏輯上是完全不對的。

不要再相信任何的酸鹼體質理論

食物的確有分成所謂的「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沒有錯。但我們只要注重「均衡飲食」即可,不需要特別計算該吃多少的酸性或鹼性食物。無論你吃下什麼樣的食物或喝了什麼水,身體都會經由腎臟跟肺臟去做精密的酸鹼平衡,然後讓血液的pH值維持恆定(7.35~7.45)。
最後記得一件事,人體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它並不是燒杯,加了什麼物質就會任意改變酸鹼性。下次再有人說吃什麼東西身體就會變酸或變鹼,就拿「好的燒杯,是的燒杯」回他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蒼藍鴿
蒼藍鴿
台大醫學系畢業,現為醫學中心兒科醫師,亦為Youtube頻道及FB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著有《蒼藍鴿醫師告訴你:90%攸關性命的醫學常識,沒有人教!》一書,長據博客來暢銷榜。使命是讓更多人能了解生活中的醫學,如果你對醫學及醫院生活感興趣,歡迎追蹤並訂閱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