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影評|《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如果不能給我幸福,不如不要生下我。

2019/07/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We Are Little Zombies) / 2019 / 日本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電影海報。
不曾感到愛,憑什麼要流淚。
憑首部作品《金魚亂倒少女日記》贏得日舞影展短片評審團獎的長久允導演,秉持著獨樹一格的電影語言,帶來色彩斑斕首部劇情長片《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劇情描述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四名陌生的青少年在火葬場巧遇彼此,他們的父母各因車禍、自殺、謀害、氣爆身亡,卻沒有一人流出一滴眼淚。失去情感能力宛如冷血殭屍的他們,受街友啟發,展開一場搖滾冒險,以冷感吶喊炸出暢銷金曲!
(全文無雷)

長久允導演,是日本目前最受期待的新秀導演,從上一部短片作品《金魚亂倒少女日記》中,就展現了自己對於青少年的共感與了解,那對於少年觀看世界與自己的眼光,那厭世卻閃耀的生命力,那古靈精怪又能成大事的生活態度,都在導演絢麗狂放的手法下成為深刻理解。而在《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中,他彷彿將上部作品進行更大更完整的描繪,當中讓四個父母雙亡卻不想流淚的孩童,如懷舊遊戲闖關般的一點一滴挖掘自我內心,從中帶來那不曾有大人了解過的年少世界與狂想。而以廣告拍攝出身的導演,也不乏展現自己對於形式、吸睛度和音樂品味與音樂結合影像的熱情,在〈We Are Little Zombies〉不到3分鐘的歌曲片段內,肆無忌憚的玩耍長鏡頭、光彩,甚至是以iPhone進行拍攝,可說不僅令觀眾感受到孩子的天馬行空與斑斕想法,更在光鮮亮麗的鏡頭之下,傳遞出四位喪到無可救藥少年們的重重壓力,和那導演對於電影形式的熟悉。
虛情假意的關切之下,密不通風的人生規劃中,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還是完成父母期許的魁儡?那從小就不曾真正關心過你的父母,卻在你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獲得點成就的時刻,突然出現的極力討好你,並要求你完成某些他們做不到的事情,「畢業後讀個研究所拿高學歷吧!」、「學習點技能當個公務員吧!」、「到30歲之前成家生子吧!」;何時開始,原先懷抱夢想的我們逐漸被父母所控制,他們壓抑了我們的創造天賦,阻止了我們一展長才的每個機會,他們要你去做些看似「正常」的事情,即便在外人眼中,這才是個像樣的大人,但有多少個青年、多少位藝術家的人生因此盲目,原先在他們心中,那未來登上舞台閃閃發光的樣貌,已不再有機會成為現實。現代社會的樣貌,大人給予孩子的期待,已經不再是真正為孩子好,反倒成了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若你觀看過本片,請好好想想在為他人著想的你,是否如同片中樂團經紀人般的「好意」,在利益之前,他,只是個工具。
四位笑不出來也哭不出來的青少年,該如何面對茫然的人生?
本片塑造的四位角色,那對感情冷感的態度,究竟是天生排斥愛的感受,還是因經歷的付出不曾獲得回報,才將自己封鎖?我想我們都知道孩子面對世界的眼光,就是世界對待他的眼光,而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他的世界,就是父母的給予,他們從小跟隨在父母身後學習,但當父母開始遮蔽孩子的雙眼,他看到的世界就是漆黑的,感受到的感情就是空洞的。如果說《金魚亂倒少女日記》描寫的青春是肆無忌憚、無聊也能感到有趣,那麼本片則是在毫無表情、充滿壓迫的青春中,一次一次的嘗試關懷,一次一次的讓四位孩子放開自我,說出、做出、表現出那在內心深處的青年樣貌和遠大志向,而那從小就被父母扼殺的靈魂,也開始天馬行空了起來。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在惡趣味底下充滿給予現代社會的深刻警惕,從失職無能的父母、貪婪自利的大人,到同儕霸凌、無視弱者、低頭族等等,處處諷刺著這時代的人性與社會,而最後那關於「媽媽」的假反轉,是否也能視為對戀母或戲劇的一種諷刺,我想這也是導演交給觀眾的提問與互動所在。然而在這如喪屍般的苟且生活之中,本片並非單純地給予我們絕望,細細品嚐之後,反倒獲得的是一絲渺小的希望。
孩童的世界,永遠那麼天馬行空,我們不該控制他們的發展機會。
古靈精怪又何妨?這就是青春的色彩。
推薦指數 ☆8.8/10
台灣上映日期:2019.07.12
台灣代理片商: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我們所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